图书介绍

贵阳市乌当区志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贵阳市乌当区志 下
  • 贵阳市乌当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107857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7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区(城市)-地方志-贵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贵阳市乌当区志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章 政区沿革50

第一节 元、明、清时政区50

第二节 民国时政区5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区59

第二章 现行政区66

第一节 新添寨镇66

第二节 东风镇70

第三节 金华镇77

第四节 朱昌镇83

第五节 水田镇88

第六节 羊昌镇95

第七节 永乐乡101

第八节 新场乡106

第九节 百宜乡112

第十节 下坝乡118

第十一节 新堡布依族乡123

第十二节 偏坡布依族乡128

第十三节 野鸭乡130

第一章 地质地貌139

第一节 地质139

第二节 地貌141

第三节 矿藏141

第二章 气候145

第一节 气候特征145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147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152

第三章 水文157

第一节 地表水157

第二节 地下水159

第三节 水能资源160

第四章 土地、生物资源161

第一节 土地161

第二节 土壤165

第三节 植物167

第四节 动物168

第一章 人口169

第一节 人口变化169

第二节 人口分布172

第三节 人口构成173

第四节 人口控制178

第二章 民族186

第一节 汉族186

第二节 苗族186

第三节 布依族187

第四节 其他少数民族187

第五节 民族工作188

第三章 宗教193

第一节 佛教193

第二节 道教195

第三节 天主教196

第一章 经济发展197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97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现价)19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200

第二章 经济管理207

第一节 计划管理与执行207

第二节 经济协作213

第三节 劳动工资管理214

第三章 物价管理221

第一节 价格221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225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227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227

第二节 计量管理228

第三节 质量管理229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231

第一节 集贸市场231

第二节 个体经济的发展与管理233

第三节 企业登记237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238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239

第六章 统计管理242

第一节 统计机构242

第二节 统计调查243

第三节 统计资料249

第四节 统计法律法规监督与实施249

第七章 国土资源管理250

第一节 地籍250

第二节 农地规划251

第三节 城镇基准地价253

第四节 建设用地254

第一章 工业体制257

第一节 私营工业257

第二节 集体工业259

第三节 国有工业259

第二章 区属企业261

第一节 造纸261

第二节 化工262

第三节 机械制造262

第四节 电力工业263

第五节 其他277

第三章 驻区企业278

第一章 基础设施及支柱产业288

第一节 基础设施288

第二节 支柱产业288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及上市公司292

第一节 高新技术创新服务292

第二节 市场融资292

第三章 重点企业介绍293

附录303

第一章 产业构成304

第一节 工业企业304

第二节 农业企业308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309

第四节 建筑施工企业311

第五节 商业、餐饮及其他服务业311

第二章 乡镇企业管理313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3

第二节 安全管理315

第三节 生产管理317

第四节 财务管理318

第三章 企业选介319

第一节 生物制药企业319

第二节 冶炼企业320

第三节 建材企业321

第四节 橡胶、食品、机电企业322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324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土地所有制324

第二节 解放后的土地所有制325

附录一339

附录二346

第二章 农村生产条件352

第一节 耕地演变352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352

第三章 农业生产354

第一节 粮食作物354

第二节 经济作物358

第三节 养殖业361

第四节 蔬菜368

第五节 农技推广371

第四章 农业机械379

第一节 农具、农机379

第二节 农机修造与营销382

第五章 农村工作3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工作388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作389

第一章 森林资源394

第一节 林地资源状况394

第二节 森林资源分布及林种结构395

第三节 珍稀动植物397

第二章 营林造林400

第一节 采种育苗400

第二节 造林402

第三节 绿化建设407

第四节 林副产品生产408

第三章 森林保护410

第一节 封山育林410

第二节 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411

第四章 林政管理413

第一节 林业管理机构413

第二节 木材采伐与审批414

第三节 林业“三定”、山林权属管理415

第四节 林业资源保护416

第五章 林业技术培训、技术试验417

第一节 技术培训417

第二节 技术试验418

第一章 水利工程420

第一节 引水工程420

第二节 蓄水工程423

第三节 提水工程424

第四节 饮水工程426

第二章 水库建设428

第一节 建库进程428

第二节 勘测设计428

第三节 施工430

第四节 工程效益431

第三章 管理434

第一节 工程管理434

第二节 用水管理435

第三节 经费管理436

第四节 水土保持437

第一章 城乡规划与建设440

第一节 城乡规划441

第二节 城市建设449

第三节 乡村、集镇建设452

第四节 建筑管理453

第二章 城市管理453

第一节 市容与环卫453

第二节 市政与绿化456

第三章 房产开发管理及住房制度改革458

第一节 房产管理458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460

第三节 拆迁管理461

第四章 环境保护461

第一节 环境质量462

第二节 环境保护464

第三节 污染治理及防治规划467

第四节 环境调查与功能区划分469

第一章 交通运输470

第一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470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与管理480

第二章 邮政48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82

第二节 投递484

第三节 营业485

第三章 电信48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88

第二节 固定电话489

第三节 电报业务494

第四节 寻呼、移动电话495

第一章 供销合作497

第一节 机构沿革497

第二节 收购499

第三节 供应501

第二章 国营商业511

第一节 商业机构511

第二节 商品贸易512

第三节 国有商业企业514

第三章 粮食515

第一节 粮油征购515

第二节 粮油销售与调运523

第三节 粮食储存533

第四节 经营管理539

第一章 财政546

第一节 财政体制546

第二节 财政收支549

第三节 财务管理554

第四节 财政监督555

第二章 税务557

第一节 税制改革557

第二节 税种税收558

第三节 征收管理563

第三章 金融564

第一节 金融机构564

第二节 货币566

第三节 债券571

第四节 存款和贷款572

第五节 集体金融579

第四章 保险583

第一节 保险机构583

第二节 财产保险585

第三节 人身保险586

第四节 农村保险588

第五章 审计589

第一节 审计组建589

第二节 审计制度590

第三节 审计工作59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593

第一节 组织机构593

第二节 中共乌当区历次代表大会597

第三节 党建工作609

第四节 干部管理613

第五节 宣传教育618

第六节 统战工作625

第七节 纪检监察627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631

第一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631

第二节 区人大常委会637

第三节 依法行使职权644

第四节 代表工作647

第五节 乡镇人代会及乡镇人大工作649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选举650

第三章 人民政府652

第一节 区历届人民政府652

第二节 区政府工作机构658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666

第四章 人民政协667

第一节 机构沿革667

第二节 历届全体会议671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680

第四节 参政议政682

第五节 文史资料和智力支边685

第五章 民主党派、群众团体686

第一节 民主党派686

第二节 群众团体691

第一章 公安710

第一节 政治保卫711

第二节 经济文化保卫712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713

第四节 治安管理715

第五节 户籍管理718

第六节 监所管理719

第七节 消防720

第八节 安全防范720

第二章 人民检察721

第一节 刑事检察722

第二节 自侦案件724

第三节 监所检察725

第四节 控申民行726

第三章 审判727

第一节 刑事审判728

第二节 民事纠纷案729

第三节 经济纠纷案729

第四节 行政案730

第五节 告诉申诉案730

第六节 执行工作731

第四章 司法731

第一节 法制宣传731

第二节 人民调解734

第三节 公证735

第四节 律师735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736

第一节 组织建设736

第二节 制度建设737

第三节 平安工程737

第四节 综治宣传738

第一章 社会福利739

第一节 五保供养739

第二节 孤儿教养740

第二章 救济740

第一节 灾害救济740

第二节 社会救济744

第三章 优抚745

第一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优抚745

第二节 解放后的优抚746

第四章 安置749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749

第二节 移民安置750

第五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751

第一节 村、居民委员会751

第二节 村民自治示范活动751

第三节 村务公开752

第六章 婚姻、丧葬753

第一节 婚姻登记管理753

第二节 殡葬改革754

第一章 区境军事机构755

第一节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75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55

第二章 人民武装工作757

第一节 政治教育757

第二节 部队民主758

第三节 其他工作759

附录一760

附录二761

第三章 武装763

第一节 守兵、团练763

第二节 保警、民团764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队766

第四节 民兵767

第四章 驻军770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驻军770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771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772

第五章 兵役773

第一节 兵役制度773

第二节 兵员征集774

第六章 防空战备777

第一节 民国时期77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77

第七章 兵事779

第一节 号、苗联军占领乌当779

第二节 中国工农红军过乌当779

第三节 清匪反霸、“五大任务”782

第一章 私塾785

第一节 私塾概述785

第二节 办学方式786

第二章 学前教育787

第一节 发展概况787

第二节 保教工作788

附录790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791

第一节 发展概况791

第二节 教学793

第三节 德育795

第四节 体育、卫生796

第五节 校外活动799

附录801

第四章 师范教育、职业教育811

第一节 师范教育811

第二节 职业教育812

第三节 技工学校814

第五章 成人教育815

第一节 农民教育815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817

第六章 教师820

第一节 教师队伍820

第二节 教师的任用、培训、考核821

第三节 教师的地位及待遇823

第七章 教育管理825

第一节 教育行政825

第二节 教育科研826

第三节 招生工作828

第八章 学校建设830

第一节 经费投入830

第二节 校园建设和设备配置831

第三节 实验室建设与图书配备833

第一章 机构组织835

第一节 科技机构835

第二节 科技队伍836

第三节 科技网络838

第二章 科技活动及成果841

第一节 科普宣传841

第二节 科技扶贫服务842

第三节 科技立项及部分获奖科技成果843

第四节 科技“三项”费的管理844

第三章 科技创先847

第一节 建立科技示范乡847

第二节 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先进区848

第四章 科技政策及法律法规贯彻849

第一节 政策制定849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850

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培养与提高851

第四节 职称评定与职称改革851

第一章 文化设施853

第一节 文化馆(站)853

第二节 图书馆(室)854

第三节 文物管理所857

第四节 电影公司857

第五节 新华书店858

第二章 群众文化859

第一节 文化活动859

第二节 文学艺术861

第三节 书法、美术、摄影863

第四节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863

第三章 档案管理870

第一节 档案管理870

第二节 档案利用与开放872

第四章 体育873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群众体育协会873

第二节 群众体育874

第五章 广播电视878

第一节 广播878

第二节 电视880

第六章 文物古迹882

第一节 古遗址882

第二节 古墓葬884

第三节 古建筑885

第四节 碑刻888

第五节 近现代重要史迹894

第六节 重要文物出土点895

第七章 旅游景点896

第一节 线路与景点分布896

第二节 景区特点897

第八章 地方风俗908

第一节 民风民俗908

第二节 民族风情911

第一章 卫生914

第一节 机构沿革914

第二节 医疗单位915

第三节 医疗制度918

第四节 经费管理920

第二章 防疫922

第一节 计划免疫922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925

第三节 公共卫生933

第四节 爱国卫生工作935

第三章 妇幼保健937

第一节 妇女保健937

第二节 儿童保健939

第四章 医药941

第一节 药材资源941

第二节 医药管理942

人物946

人物传记946

革命烈士名录957

附录一 获省部级表彰名录962

附录二 获高级职称人员名单968

首轮修志始末9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