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资源与区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资源与区划
  • 杨改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1921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农业资源-农业区划-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资源与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与内容3

第一节 农业区划的发展与研究对象3

一、中国农业区划的产生、形成与发展3

二、国外农业区划的发展7

三、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10

四、农业区划及其相关学科10

五、现代农业与农业区划12

六、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区划13

第二节 农业区划的内涵、功能与研究内容14

一、农业区划的内涵14

二、农业区划的体系15

三、农业区划的特征20

四、农业区划的功能20

五、农业区划的学科性质22

六、农业区划的研究内容24

第二章 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26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26

一、自然资源地域分异及其规律26

二、社会资源地域分异及其规律32

三、生产力资源地域分异及其规律34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38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38

二、农业区位论43

第三节 农业资源经济理论47

一、农业自然资源的价值基础47

二、农业自然资源的特殊使用价值49

三、农业自然资源的价值增殖和价格51

第四节 农业资源配置理论55

一、农业资源配置及其影响因素55

二、可枯竭和共享资源时间配置管理58

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64

第五节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65

一、农业生态经济学基本概念65

二、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66

三、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协调统一70

第三章 农业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方法75

第一节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75

一、农业资源调查的任务和目的75

二、农业资源调查的内容75

三、调查步骤75

四、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76

第二节 农业资源评价方法79

一、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79

二、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80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82

四、农业资源评价方法83

第三节 农业区划的一般方法86

一、农业区划的一般方法86

二、农业区划的一般分区方法89

第四章 中国农业资源分析与评价91

第一节 农业资源概述91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91

二、农业资源的分类91

三、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92

四、农业资源利用原则94

第二节 中国农业资源基本分析与评价95

一、气候资源95

二、水资源101

三、土地资源105

四、生物资源107

第三节 中国农业社会资源分析与评价112

一、科技资源112

二、投入资源115

三、人力资源117

四、地域自然与文化资源120

第四节 中国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24

一、资源利用区划124

二、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128

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29

中篇 中国农业区划实践133

第五章 自然区划与农业区划概述133

第一节 国外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133

一、国外自然与农业区划概况133

二、国际组织的农业区划136

三、美国农业区划136

四、加拿大农业区划139

五、法国农业区划140

六、澳大利亚农业区划141

七、印度农业区划141

八、日本农业区划142

第二节 中国的自然与农业区划142

一、中国近代自然与农业区划发展简史142

二、主要的全国性自然区划研究方案144

三、主要的全国性农业区划研究方案150

第六章 中国气候区划158

第一节 中国气候区划研究概况158

一、学者自发的个人研究159

二、国家机构组织的集体研究159

三、原国家农委组织的全国农业气候区划160

第二节 中国气候区划的目的、作用和任务161

一、气候区划的目的161

二、气候区划的作用161

三、气候区划的任务162

第三节 中国气候区划的内容与特点163

一、综合性气候区划163

二、分类气候区划164

三、分级气候区划165

第四节 中国气候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165

一、气候区划的原则165

二、气候区划的指标165

第五节 主要分区简介167

一、中国气候区划的分区简介168

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的分区简介173

第七章 中国水文区划182

第一节 中国水文区划研究概况182

第二节 中国水文区划的目的、作用及内容183

一、中国水文区划的目的183

二、中国水文区划的作用和任务184

三、中国水文区划的内容与特点184

第三节 中国水文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185

一、分区原则185

二、划分指标186

第四节 主要分区简介190

一、东北寒温带、中温带多水平、平水地区(Ⅰ)190

二、华北暖温带平水、少水地区(Ⅱ)191

三、秦、巴、大别北亚热带多水地区(Ⅲ)193

四、东南亚热带、热带丰水地区(Ⅳ)195

五、西南亚热带、热带多水地区(Ⅴ)196

六、滇西、藏东南亚热带、热带丰水地区(Ⅵ)198

七、内蒙古中温带少水地区(Ⅶ)199

八、北山地中温带、亚寒带、寒带平水、少水地区(Ⅷ)200

九、西北盆地温带、暖温带干涸地区(Ⅸ)203

十、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南部温带、亚寒带平水地区(Ⅹ)204

十一、羌塘高原亚寒带、寒带少水地区(Ⅺ)206

第八章 中国土壤区划208

第一节 中国土壤区划研究概况、目的及作用208

一、中国土壤区划研究概况208

二、土壤区划的目的210

三、土壤区划的作用和任务210

第二节 中国土壤区划的内容与特点211

一、土壤区划的内容211

二、土壤区划的特点212

第三节 中国土壤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213

一、分区原则213

二、指标体系214

第四节 主要分区简介215

一、土壤区域215

二、土壤地区216

三、土区216

第九章 中国植被区划220

第一节 中国植被区划研究概况220

第二节 中国植被区划的目的、作用和任务221

一、中国植被区划的目的及作用221

二、中国植被区划的任务222

第三节 中国植被区划的内容与特点223

第四节 中国植被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依据224

一、植被区划的原则224

二、植被区划的指标依据228

第五节 主要分区简介229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231

二、温带针叶—阔叶林混交区域232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233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34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235

六、温带草原区域237

七、温带荒漠区域238

八、青藏高原植被区域238

第十章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240

第一节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概况240

第二节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目的、作用和任务242

第三节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内容与特点243

第四节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243

第五节 主要分区简介244

一、中国陆地动物区系分区245

二、中国海洋动物区系248

第十一章 其他部门区划255

第一节 公路区划255

一、中国公路分级255

二、中国公路发展256

三、公路建设发展规划259

第二节 海洋农业区划261

一、中国海洋农业资源262

二、海洋渔业263

三、海水农业265

四、海洋污染267

五、海洋农业管理269

六、海洋农业分区269

第十二章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272

第一节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概况272

一、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发展的历程272

二、中国自然区划发展的趋势273

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概念和目的273

一、区划的概念273

二、综合自然区划的目的275

第三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与特点276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和任务276

二、综合自然区划的特点277

第四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分区原则、方法、单位和等级系统278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278

二、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280

三、综合自然区划单位281

四、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285

第五节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分区简介288

一、中国主要综合自然区划288

二、本教材使用的自然区划方案291

三、中国自然区划分区简介291

第十三章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295

第一节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研究概况295

一、我国综合农业区划工作概况295

二、综合农业区划研究趋势297

第二节 综合农业区划的作用、内容和特点300

一、综合农业区划的作用300

二、综合农业区划的内容301

三、综合农业区划的特点302

第三节 综合农业区划的划分依据和指标302

一、主要农业生产特征及生产条件类似性302

二、农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的类似性303

三、保持行政区界的相对完整303

第四节 主要分区简介303

一、东北区304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306

三、黄淮海区309

四、黄土高原区311

五、长江中下游区313

六、西南区315

七、华南区317

八、甘新区320

九、青藏区322

第十四章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325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研究概况325

一、经济区的概念、类型及性质325

二、经济区划与农村经济区划327

三、我国农村经济区划研究概况328

第二节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的目的、作用和任务331

一、农村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331

二、农村经济区划的目的332

三、农村经济区划的意义和作用332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的内容与特点333

一、农村经济区划的研究内容涉及农村全部产业活动333

二、农村经济区划研究中区域经济发展占有更重要的地位333

三、农村经济区划的研究强调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334

第四节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的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334

一、农村经济区划分区原则334

二、农村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335

第五节 主要分区简介336

一、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工作简介336

二、分区概述338

下篇 中国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第十五章 中国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345

第一节 中国农业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345

一、中国区域农业特征345

二、中国区域农业发展战略352

第二节 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357

一、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特征358

二、东部地区农业经济特征362

三、东部地区农村社会特征365

四、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369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373

一、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征374

二、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特征376

三、中部地区农村社会特征377

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向377

第四节 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382

一、农业生产特征382

二、农业经济特征383

三、农村社会特征385

四、区域农业发展战略388

第五节 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战略394

一、优势农产品建设的意义394

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理论395

三、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划401

四、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战略404

主要参考文献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