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
  • 童世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003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现代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视野中的西方思潮1

第一章 “新”与“后”的时代——1968年以后的欧洲思潮1

一 “1968年”4

二 “新社会运动”9

三 “新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16

四 “新右派”和“新保守主义”26

五 “后现代主义”37

六 “乌托邦的终结?”42

第二章 超越传统的选项——1989年以后的欧洲思潮52

一 第三种政治?——难分“左”“右”的“认同政治”53

二 第三条道路?——欧洲大陆的“资”、“社”之争71

三 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84

四 “历史的终结?”——关于乌托邦的新争论105

第三章 社会主义今天意味着什么——当代西方左翼思想家的社会主义观121

一 引言:社会主义“过去意味着什么”?122

二 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125

三 社会主义和市民社会的关系134

四 社会主义和法治的关系144

五 社会主义和(新)社会运动的关系159

六 余论:社会主义——一种“必要的乌托邦”?169

第四章 “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173

一 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的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观念174

二 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观念的思想史背景180

三 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中国相关性183

第二编 西方影响下的中国思想191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用”范畴191

一 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范畴及其在现代的衍化192

二 “由用以得体”、“器变道亦变”:对现代化过程的两种诠释206

三 探索价值与工具之间内在关系的种种尝试211

第六章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民主”观念227

一 民主的多重向度及其统一基础228

二 民主的制度形式和法律保障237

三 理性主义和商议性民主的观念244

四 政治文化和民主的本土基础250

五 民主和社会主义257

六 结束语263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中的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265

一 无产阶级革命的功利主义266

二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274

三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284

四 在群众实践中锻炼和修养的成人之道291

第八章 社会世俗化条件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300

一 “精神生活”概念的丰富内涵301

二 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化特点314

三 世俗化社会中高质量精神生活的条件324

第三编 中西对话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343

第九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内核”与“外围”343

一 把理论区分为“内核”和“外围”的必要性343

二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回答345

三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二:对现实和理想关系问题的回答346

四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三: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347

五 否定“内核”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逻辑矛盾349

六 在坚守“内核”的同时放宽和调整“外围”351

七 对“内核”与“外围”之间关系要作辩证和具体的理解352

第十章 “理论”的“实践”意义355

一 “理论工作”的实践意义356

二 “理论态度”的实践意义365

第十一章 合理解决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374

一 现代化过程中理想和现实关系问题的重要性374

二 把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立场运用于理想和现实关系问题377

三 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尊重逻辑又要尊重辩证法381

第十二章 和谐文化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387

一 和谐文化与传统智慧388

二 传统智慧需要作现代诠释390

三 和谐文化的现代语境——以铁凝的小说《谁能让我害羞》为例392

四 构建具有现代精神的和谐文化395

第十三章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401

一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401

二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的内在限制404

三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的当代意义407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414

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共产党宣言》的精神一脉相承414

二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世界意义416

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世界意义417

四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世界意义418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应有的精神境界和理论视野419

后记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