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护理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荣秀,曹文媚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440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护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护理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护理技术1
第一节 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1
一、约束法1
二、支被架4
三、辅助器5
第二节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5
第三节 运送患者方法8
一、平车运送法8
二、轮椅运送法11
三、滑板搬运法12
第四节 冷热疗法应用技术13
一、热疗法13
二、冷疗法16
第五节 导尿技术20
一、会阴清洁法20
二、导尿技术21
三、留置导尿管技术23
四、密闭式膀胱冲洗技术25
五、薄膜尿套应用法26
第六节 灌肠技术28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28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法30
三、药物保留灌肠法31
四、肛管排气法31
第七节 胃肠减压技术32
第八节 洗胃技术34
第九节 标本采集技术37
一、动脉采血法37
二、静脉血标本采集法38
三、尿标本采集法40
四、痰标本采集法41
五、粪便标本采集法42
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43
第二章 氧疗及改善呼吸功能技术44
第一节 氧疗法44
一、氧疗设施的准备(氧气筒、中心供氧系统)44
二、给氧法45
[附]人工气道给氧法46
第二节 雾化吸入法47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47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48
三、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法50
第三节 改善呼吸功能技术51
一、呼吸训练法51
二、叩击排痰法53
三、振动排痰机操作法54
四、吸痰法56
第三章 急救技术59
第一节 心肺复苏技术59
[附]心肺复苏机的使用60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术63
第三节 环甲膜穿刺术65
第四节 简易人工呼吸器操作技术66
第五节 气管插管术68
第六节 呼吸机操作技术71
一、有创性通气技术71
二、无创性通气技术75
第七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7
一、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77
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81
第八节 血液净化技术82
一、血液透析技术82
二、血液滤过技术85
三、血浆置换技术87
第九节 腹膜透析技术89
第十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91
第十一节 双气囊三腔管应用技术93
第四章 静脉输液、输血技术96
第一节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96
第二节 锁骨下静脉植管技术97
[附]颈内静脉穿刺植管100
第三节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植管技术101
第四节 静脉输液港植入及应用技术104
一、静脉输液港植入技术104
二、静脉输液港应用技术107
第五节 静脉输血技术108
第六节 输液泵应用技术110
一、静脉输液泵应用技术110
二、微量注射泵应用技术111
第七节 止痛泵应用技术113
第五章 穿刺技术115
第一节 胸腔穿刺技术115
[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法117
第二节 心包穿刺技术118
第三节 腹腔穿刺技术120
第四节 肝脏穿刺技术122
第五节 肾脏穿刺技术124
第六节 腰椎穿刺技术125
第七节 骨髓穿刺技术127
第六章 内窥镜诊疗护理技术130
第一节 胃镜诊疗技术130
第二节 结肠镜诊疗技术132
第三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技术134
第四节 气管镜诊疗技术136
[附1]超声内镜诊疗技术138
[附2]内窥镜的清洗与消毒138
第七章 皮肤、伤口护理技术141
第一节 备皮技术141
[附]备皮范围142
第二节 压疮护理技术144
一、压疮的预防技术144
二、压疮的护理技术148
第三节 伤口处理技术150
一、包扎法150
二、止血法154
三、换药法157
[附]湿性换药法158
四、拆线法159
第四节 造口护理技术161
一、结肠造口护理技术161
[附]造口栓应用法164
二、泌尿造口护理技术165
第五节 微波治疗仪应用技术166
第八章 营养支持169
第一节 肠内营养技术169
一、鼻饲法169
二、置鼻肠管法172
三、胃造瘘肠内营养法174
四、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法175
第二节 完全胃肠外营养技术177
一、完全胃肠外营养配置技术177
二、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技术178
第九章 常用引流管道护理技术180
第一节 伤口引流护理技术180
第二节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182
第三节 胆管T型管引流护理技术184
第十章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技术187
第一节 足底动静脉脉冲泵应用法187
第二节 下肢静脉回流泵应用法188
第三节 弹性绷带应用法190
[附]弹力护腿带应用法191
第四节 压力梯度袜应用法191
第十一章 肿瘤护理技术193
第一节 化疗药物安全操作技术193
一、化疗药物配置防护技术193
[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操作规程196
二、化疗药物泄漏处理198
三、化疗药物运送199
四、化疗废弃物处理199
第二节 静脉化疗给药技术200
第三节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技术204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技术207
一、药浴法207
二、造血干细胞回输技术209
[附1]冻存造血干细胞融化法210
[附2]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211
第五节 多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技术213
第六节 腹腔化疗药物灌注技术215
第七节 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技术216
第八节 颈动脉压迫技术218
第十二章 骨科护理技术220
第一节 骨科常用封闭技术220
第二节 骨科牵引技术222
一、骨牵引术222
二、皮牵引术225
三、颈椎牵引术226
四、腰椎牵引术231
第三节 石膏固定及拆除技术233
一、石膏固定法233
二、石膏拆除法236
第四节 四肢骨折小夹板固定技术237
第五节 抗休克裤应用技术238
第六节 肢体关节康复器应用技术240
第七节 拐杖使用法242
第八节 显微外科常用护理技术245
一、再植肢体和移植组织的皮温测定法245
二、手外科皮管阻断训练法246
三、血管吻合术后局部烤灯照射法247
第九节 多普勒血流探测记录仪应用技术248
第十节 关节置换术后血液回输技术249
第十三章 妇产科护理技术252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252
第二节 新生儿足底采血技术255
第三节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技术256
第四节 新生儿沐浴法258
第五节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259
第六节 新生儿抚触技术260
第七节 母乳喂养方法263
第八节 产后乳房按摩方法265
第九节 阴道灌洗及阴道填塞技术266
第十四章 儿科护理技术269
第一节 静脉穿刺技术269
一、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269
二、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271
三、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272
第二节 新生儿换血疗法274
第三节 新生儿蓝光疗法276
第四节 早产儿口饲法277
第五节 小儿鼻饲法279
第六节 小儿洗胃法281
第七节 小儿头罩供氧法282
第十五章 烧伤科护理技术284
第一节 烧伤创面换药包扎法284
第二节 烧伤创面换药暴露法286
第三节 烧伤创面湿敷法287
第四节 浸浴疗法288
第五节 植皮术290
第六节 翻身床应用法291
第十六章 神经科护理技术294
第一节 脑脊液置换技术294
第二节 脑室穿刺引流技术295
第三节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297
第四节 颅内压监测技术299
第五节 亚低温护理技术301
第十七章 五官科护理技术304
第一节 滴眼法304
第二节 眼浴法305
第三节 电解倒睫技术306
第四节 结膜结石取出技术308
第五节 角膜表层异物取出技术309
第六节 探通泪道技术311
第七节 结膜下注射技术313
第八节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技术314
[附]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法315
第九节 滴耳法315
第十节 外耳道异物取出法317
第十一节 外耳道冲洗技术318
第十二节 鼓膜穿刺技术320
第十三节 滴鼻法321
第十四节 上颌窦穿刺技术323
第十五节 鼻腔冲洗技术325
第十六节 鼻腔填塞技术326
第十七节 咽部涂药技术328
第十八节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329
一、气管切开术329
二、气管内滴药法331
三、气管切开吸痰法331
[附]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法333
四、更换内套管法334
五、气管切开换药法335
六、气管切开拔管法337
[附]一次性温湿交换器的应用338
第十九节 口腔冲洗技术338
第十八章 感染控制技术341
第一节 外科一般换药后处置341
第二节 外科各种引流装置的处置342
第三节 特殊感染的处置344
第四节 职业暴露的感染防护347
第五节 手卫生349
一、洗手349
二、手消毒351
三、外科手消毒351
第十九章 医院卫生学监测技术353
第一节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353
一、手卫生监测353
二、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354
三、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355
第二节 医院消毒药械效能监测技术356
一、消毒剂效能监测356
二、内镜及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监测357
三、消毒灭菌物品监测358
四、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359
第三节 手术部卫生学监测技术360
一、手术部空气卫生学监测360
[附]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的清洗与监测364
二、手术部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365
三、手术区皮肤、黏膜监测366
四、卫生洁具清洁与消毒效果监测367
第四节 供应中心卫生学监测技术367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368
二、干热灭菌器监测371
三、低温灭菌监测372
四、灭菌包装材料监测376
五、质量控制过程的追溯377
附录 临床常见检验项目指标378
参考文献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