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围棋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围棋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200903.jpg)
- 刘善承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 ISBN:97878070554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围棋-体育运动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围棋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围棋3
第一章 围棋的起源和春秋至三国时期的围棋3
第一节 围棋的起源3
第二节 春秋至秦代的围棋和著名棋手弈秋8
第三节 逐渐普及的两汉时期的围棋14
第四节 迅速发展的三国时期的围棋18
第五节 班固《弈旨》和早期围棋理论以及有关的文学作品25
第六节 早期围棋的制式和规则30
第二章 两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的围棋37
第一节 潇洒儒雅的两晋时期的围棋37
第二节 地位提高和空前盛行的南朝时期的围棋44
第三节 围棋州邑、品棋和王抗、褚思庄、夏赤松等著名棋手49
第四节 民族融合中的北朝围棋和沉寂的隋代围棋53
第五节 专门化的棋谱、棋艺理论著作和敦煌《棋经》56
第六节 丰富多彩的围棋文学作品61
第三章 唐五代时期的围棋65
第一节 唐太宗和面貌一新的初唐时期的围棋65
第二节 影响深远的唐代棋官制度和王积薪等著名棋手69
第三节 风气炽盛的中唐时期的围棋和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士大夫围棋爱好者74
第四节 低沉颓然的晚唐时期的围棋79
第五节 格调卑弱的五代时期的围棋83
第六节 唐五代的围棋观念87
第七节 唐五代的围棋风俗92
第八节 围棋的对外传播和对外交流98
第四章 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围棋103
第一节 宋太宗和充满活力、艺趣兼举的北宋初期的围棋103
第二节 棋艺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刘仲甫、晋士明等著名棋手108
第三节 邵雍、苏轼和独树一帜的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围棋112
第四节 偏安一隅的南宋时期的围棋119
第五节 划时代的棋艺理论著作《棋经十三篇》和《忘忧清乐集》123
第六节 围棋观念的分化和文人士大夫围棋观的最终确立129
第七节 两宋时期的围棋风俗134
第八节 辽金地区的围棋142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围棋146
第一节 元代的围棋和重要围棋文献《玄玄棋经》146
第二节 李东阳、王世贞和重视交流著述的明代文人士大夫围棋150
第三节 高手辈出的明代早中期棋坛和相子先、楼得达、范洪及“三派四大家”等著名棋手155
第四节 群雄并起的晚明棋坛和一枝独秀的著名棋手过百龄160
第五节 蔚为大观的棋艺著作165
第六节 散曲、戏剧、小说中的围棋170
第六章 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围棋176
第一节 战国纷争的清初棋坛和周懒予、汪汉年、周东侯等一代富有追求精神的著名棋手176
第二节 钱谦益、王夫之和感慨抑郁的清初文人士大夫围棋181
第三节 黄龙士、徐星友等承前启后的康熙时期的著名棋手186
第四节 袁枚、李汝珍和推动围棋走向鼎盛的清中叶文人士大夫围棋190
第五节 梁魏今、程兰如、施定庵、范西屏四大家和古代围棋的鼎盛194
第六节 《兼山堂弈谱》、《弈理指归》、《桃花泉弈谱》等重要的棋艺著作202
第二编 中国近代围棋209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围棋209
第一节 中国围棋的衰落209
第二节 十八国手及其他212
第三节 陈子仙与周小松215
第四节 “晚清四大围棋丛谱”及其编者218
第五节 清末——没有国手的中国棋界222
第六节 近代中日围棋交流的开始——高部道平访华226
第七节 中国围棋的改革——废除“座子”229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围棋233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围棋发展概况233
第二节 民国各时期的棋手及其棋力235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中日围棋交流239
第四节 民国前期的棋手244
第五节 长期在民国棋界活动的棋手250
第六节 民国中后期棋手256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围棋著作、书谱259
第八节 民国时期围棋的活动场所与竞赛261
第九节 民国时期的军、政、文艺界人士与围棋265
第三编 中国当代围棋273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围棋活动273
第一节 几个大城市的围棋活动273
第二节 北京棋艺研究社277
第二章 围棋运动发展基础的奠立280
第一节 围棋定为国家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280
第二节 全国围棋比赛285
第三节 过惕生和刘棣怀292
第四节 中日围棋交往296
第五节 围棋书刊和报刊报道301
第三章 围棋新手的崛起305
第一节 新中国成长的棋手开始成为棋坛主力305
第二节 陈祖德309
第三节 中日围棋交往312
第四节 国家围棋集训队的建立320
第四章 围棋运动的挫折和恢复32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前期围棋的遭遇321
第二节 恢复围棋运动的重要决策323
第三节 围棋队伍的重建325
第四节 全国比赛的恢复和发展328
第五节 聂卫平335
第六节 围棋国际交流的恢复与发展336
第七节 围棋书刊和宣传报道345
第五章 围棋运动大发展347
第一节 围棋运动大发展概况347
第二节 中国棋手参加世界比赛348
第三节 围棋等级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352
第四节 加强围棋组织机构建设360
第五节 全国围棋比赛、升段赛和邀请赛363
第六节 中日围棋交流多渠道发展379
第七节 群众性围棋活动的兴盛386
第八节 围棋书刊和宣传报道394
第六章 中日围棋进入对抗时期396
第一节 中日围棋对抗时期的到来396
第二节 中日围棋擂台赛400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围棋交流405
第四节 全国围棋比赛、段位赛和邀请赛414
第五节 围棋竞赛规则的修订425
第六节 国家体委给老干部等授予荣誉称号428
第七节 群众性围棋活动蓬勃发展429
第八节 围棋出版事业和新闻报道的繁荣435
第九节 中国台湾的围棋活动439
附录一 围棋史简表443
附录二 棋手对局选474
附录三 中国国家段位棋手名单537
编后记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