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译理论与实践 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小雪,(德)高立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21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翻译理论与实践 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方法论1
1.翻译工作1
1.1 翻译者的职业实践1
1.1.1 什么是翻译者1
1.1.2 翻译职业在国际交往中的前景和地位2
1.1.3 翻译专业人员的从业领域2
1.2 翻译者的素质条件3
1.2.1 必备的知识和专门能力3
1.2.2 最重要的智力特质4
1.2.3 最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特点4
1.2.4 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5
2.翻译理论5
2.1 翻译学的对象与功能翻译学6
2.2 翻译学的史前史:翻译方法及可译性的讨论7
2.2.1 应当直译还是意译?8
2.2.2 语言可译吗?8
2.2.3 中国的特点9
2.3 翻译学的探索和发展10
2.3.1 翻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0
2.3.1.1 生成转换语法——普遍性要素研究和翻译11
2.3.1.2 翻译语言学——等值理论12
2.3.1.3 翻译理论的转向13
2.3.2 翻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4
2.3.2.1 翻译学的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14
2.3.2.2 描写翻译学15
2.3.2.3 跨学科的研究15
2.3.2.4 功能翻译学——综合性学科16
2.3.3 翻译学的现状、展望与评价16
2.3.3.1 翻译学的现状16
2.3.3.2 翻译教师和翻译家对新翻译学的评价19
3.笔译概论19
3.1 笔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20
3.1.1 笔译的交际场景要素与笔译的定义20
3.1.1.1 交际场景要素20
3.1.1.2 笔译的定义25
3.1.2 笔译的主要种类25
3.1.2.1 文献式翻译26
3.1.2.2 工具式翻译30
3.1.2.3 功能相同的翻译和功能相异的翻译31
3.2 笔译的过程和笔译的能力34
3.2.1 笔译过程的源语语篇接受阶段35
3.2.1.1 对源语语篇的理解37
3.2.1.1.1 理解的内容37
3.2.1.1.2 理解的一般运作方式39
3.2.1.1.3 不同人的不同理解40
3.2.1.1.4 翻译者理解方式的特点40
3.2.1.2 语篇类型和语篇种类42
3.2.1.2.1 语篇类型42
3.2.1.2.2 语篇种类44
3.2.1.2.3 语篇种类的类型归属45
3.2.1.2.4 语篇类型划分的意义46
3.2.1.3 作为译前准备的语篇分析47
3.2.1.3.1 语篇分析的第一阶段:通过总体理解确定宏观对策47
3.2.1.3.2 语篇分析的第二阶段:通过具体理解确定微观对策48
3.2.1.3.3 语篇分析的重要性50
3.2.1.4 与笔译相关的查阅、调研手段的利用51
3.2.1.4.1 类似语篇和背景语篇的收集和利用51
3.2.1.4.2 词典的使用53
3.2.1.4.3 利用咨询人59
3.2.1.4.4 “个人图书馆”60
3.2.2 笔译过程的译语语篇产出阶段61
3.2.2.1 译语语篇的映射与接受者理解的前提条件62
3.2.2.1.1 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62
3.2.2.1.2 非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63
3.2.2.2 译语语篇的拟写65
3.2.2.3 翻译的难点和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68
3.2.2.3.1 翻译的难点68
3.2.2.3.2 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和对策75
3.2.2.4 译语语篇的编辑100
3.2.2.5 译语语篇的外在形式101
4.口译概论102
4.1 口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104
4.1.1 口译的定义104
4.1.2 翻译种类的区分104
4.1.3 口译的主要种类105
4.2 口译的准备107
4.3 单向接续口译109
4.3.1 接受阶段111
4.3.1.1 源语语篇的听辨和理解111
4.3.1.1.1 源语语篇的听辨111
4.3.1.1.2 源语语篇的理解112
4.3.1.1.3 给口译教师的启示115
4.3.1.2 对已理解内容的存储116
4.3.1.2.1 记忆117
4.3.1.2.2 口译笔记119
4.3.2 产出阶段125
4.3.2.1 源语语篇意义的转换126
4.3.2.2 译语语篇的编辑129
4.3.2.3 译语语篇的发布131
4.4 双向接续口译132
4.4.1 双向口译的特点133
4.4.2 双向口译场合的特点对译员意味着什么?134
4.5 同声传译135
4.5.1 同声传译的定义与特点135
4.5.2 同声传译的对策和技术137
第二篇 笔译教学法141
1.笔译教学的一般要求141
1.1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教笔译?141
1.2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笔译?142
1.3 笔译教学的主要目的143
1.4 语篇选择的原则144
1.4.1 适用性145
1.4.2 真实性145
1.4.3 内容146
1.4.4 难度146
1.4.5 语篇种类147
1.4.6 长度148
1.4.7 兴趣148
1.4.8 时效性/现实性148
1.5 语篇的教学准备149
2.源语语篇接受阶段的练习形式151
2.1 理解能力的训练151
2.1.1 联想翻译——增强对联想理解的自信151
2.1.2 记忆翻译——认识语篇理解的方式152
2.1.3 快速阅读——假设式的语篇理解152
2.1.4 缩写与重构——依靠关键词语的语篇理解153
2.1.5 补充练习——预设式理解153
2.1.6 “搭积木”——通过“结构性标识”理解154
2.1.7 意义填空——锻炼预设能力154
2.1.8 词汇填空——从上下文推断词义154
2.1.9 划分段落——认识段落特征对理解的意义155
2.1.10 修改源文——通过编辑理解155
2.1.11 图书介绍——快速理解能力155
2.1.12 联想概念——激活已有的知识156
2.2 语篇类型识别能力训练156
2.2.1 识别语篇特征——以“天气预报”为例156
2.2.2 完整描写语篇特征——以“药品说明书”为例157
2.2.3 分析类似语篇的语篇惯例158
2.2.4 认识和运用童话语篇的文体惯例158
2.2.5 语篇种类的甄别159
2.2.6 比较同一内容的不同语篇159
2.2.7 鉴别同类语篇的不同次类159
2.2.8 变更语篇文体160
2.2.9 “语言内部”的翻译160
2.2.10 改正语篇惯例160
2.2.11 按照语篇惯例选词填空161
2.2.12 表述的明确性和语篇的类别161
2.3 查阅调研能力的训练162
2.3.1 使用工具书162
2.3.1.1 词典词条的结构162
2.3.1.2 词典词条的局限163
2.3.1.3 词条义素的比较163
2.3.1.4 比较近义词163
2.3.1.5 比较定义164
2.3.1.6 上下文的作用164
2.3.1.7 比较双语词典164
2.3.1.8 验证性地查词典165
2.3.1.9 查阅多词惯用语165
2.3.1.10 利用其他语种的词典165
2.3.2 借鉴类似语篇和背景语篇166
2.3.2.1 借鉴类似语篇翻译同类文章166
2.3.2.2 比较不同语言的同类文章166
2.3.2.3 撰写不同语种的内容提要167
2.3.2.4 查阅背景语篇167
2.3.2.5 利用类似语篇和遵循译语文化167
2.3.2.6 系统利用背景资料173
3.译语语篇产出阶段的练习形式173
3.1 隐含前提的语言表述173
3.2 工具式和文献式翻译174
3.3 工具式翻译的准备174
3.4 译文分析174
3.5 警示语翻译175
3.6 标题翻译175
3.7 译文比较175
3.8 转述与翻译177
3.9 取经学习178
3.10 记录翻译与源文翻译178
3.11 “照葫芦画瓢”撰写广告178
3.12 翻译难点与对策179
3.13 方言与社群语言翻译179
3.14 与媒介条件相关的翻译182
3.15 人名、书名及引言的翻译183
3.16 突出内容重点的翻译183
3.17 数据信息翻译184
3.18 隐喻的翻译184
3.19 参考源文编审译文184
3.20 直接修改译文185
3.21 鉴别原文和译文186
3.22 交换修改译文186
3.23 接力编审186
3.24 接力回译187
3.25 译者的说明187
3.26 学习翻译对策187
3.27 译码式翻译体验188
3.28 电脑翻译188
3.29 改错练习188
4.笔译课程的教学模式189
4.1 集体完成翻译任务190
4.2 对策练习191
4.3 补丁翻译192
4.4 并行翻译192
4.5 即兴翻译193
4.6 示范性翻译193
4.7 项目翻译193
4.8 “大声思考”194
4.9 计算机辅助的翻译课195
5.笔译的评价196
第三篇 口译教学法199
1.口译教学的一般要求199
1.1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教口译?199
1.2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口译?200
1.3 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201
1.3.1 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201
1.3.2 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201
1.3.3 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202
1.3.4 提高学生的译前准备能力202
1.3.5 提高学生的口译职业道德203
1.4 口译教学的选材方法203
1.4.1 口译素材的真实性204
1.4.2 题材范围204
1.4.3 口译素材的现实性205
1.4.4 口译素材的趣味性205
1.4.5 语篇难度206
1.4.6 语篇类型207
1.4.7 语篇长度207
1.4.8 语篇难度表208
2.单向口译教学法210
2.1 听力理解能力211
2.1.1 听力能力练习211
2.1.1.1 选择判断——注意相关信息211
2.1.1.2 带问题听——选听关键内容212
2.1.1.3 数据记录——听辨数据信息212
2.1.1.4 强化听辨——完整复述信息213
2.1.1.5 同步跟读——语音语调模仿213
2.1.1.6 补充填空——听取细节信息213
2.1.1.7 听抄练习——听取记录细节214
2.1.1.8 听辨关键词——选听细节信息214
2.1.2 理解能力练习214
2.1.2.1 关键词记录——理解主要信息215
2.1.2.2 回答问题——复述主要信息215
2.1.2.3 背景知识理解——译前交际场景准备216
2.1.2.4 视译练习——理解主要意义216
2.1.2.5 源文跟读——识别意义单位217
2.1.2.6 单语交替口译——复述语篇信息217
2.1.2.7 单语同步复述——抓住意义单位218
2.1.2.8 提取语篇意义——传递交际功能218
2.2 信息储存能力218
2.2.1 记忆能力练习218
2.2.1.1 复述递增信息220
2.2.1.2 滚雪球式记忆220
2.2.1. 3 复述细节内容221
2.2.1.4 干扰式记忆221
2.2.1.5 SQ3R式记忆221
2.2.2 口译笔记能力练习222
2.2.2.1 记录关键词——抓住重要信息223
2.2.2.2 记录关键词——概述主要信息223
2.2.2.3 根据关键词源语复述224
2.2.2.4 口译笔记展示与讨论224
2.2.2.5 口译笔记分析与比较225
2.2.2.6 口译笔记范例及讲解225
2.2.2.7 “二手笔记”分析与讲解226
2.2.2.8 口译笔记录像及分析226
2.3 译文的生成和编辑能力226
2.3.1 句子结构转换227
2.3.2 译码转换227
2.3.3 同义词或反义词转换227
2.3.4 术语改写及释义228
2.3.5 惯用语表达及翻译228
2.3.6 精简提炼语篇意义228
2.3.7 篇章概括和意译229
2.3.8 同声翻译难点分析229
2.3.9 中继翻译练习230
2.3.10 对源语进行编辑230
2.4 演讲表达能力231
2.4.1 演讲表达及内容分析231
2.4.2 演讲表达及举止分析231
2.4.3 专题演讲报告练习231
2.4.4 观光及参观讲解232
2.4.5 讲话发音练习233
3.双向口译教学法233
主要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