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节约型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家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780221431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调查报告-中国;资源利用-调查报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节约型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节约型社会理论3
第一章 概述3
一、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内涵3
(一)节约型社会定义介绍3
(二)节约型社会的界定4
二、节约概念的理解5
(一)节约概念5
(二)节约类型7
(三)节约观9
(四)节约的本质要求13
三、节约型社会的内容体系14
(一)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14
(二)节约型社会发展模式18
四、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模式25
(一)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25
(二)节约型城镇化模式28
(三)节约型消费模式30
五、节约型社会的评估与标志37
(一)节约型社会评估37
(二)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标志43
六、处理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若干关系44
(一)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的关系44
(二)生产节约和生活节约的关系45
(三)高收入群体节约与低收入群体节约的关系46
(四)公众节约与政府节约的关系46
(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近期重点和长期战略47
第二章 节约型城市49
一、节约型城市内涵49
(一)节约型城市是现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载体49
(二)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的主体49
(三)节约型城市是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50
(四)节约型城市是一种价值诉求状态50
(五)节约型城市是现代政府善治的必然结果50
二、节约型城市特点51
(一)系统性51
(二)主体有序性51
(三)经济最优化51
(四)文明强化51
三、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背景52
(一)国内客观形势的要求52
(二)全球化要求52
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53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53
(二)循环经济理论55
五、节约型城市的建设56
第三章 节约型机关63
一、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理论探讨63
(一)节约型机关概述63
(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理论基础65
(三)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意义67
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运作机制68
(一)成立领导机构68
(二)制订工作计划69
(三)组织实际操作71
(四)检查工作成效74
三、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方案设计75
(一)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指导理论75
(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标、要求与内容76
(三)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基本方略79
(四)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保障措施80
第四章 节约型企业82
一、节约型企业的发展缘由和概念82
(一)我国企业在不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节约特征82
(二)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企业的概念84
二、节约型企业的特征85
(一)现代发展模式85
(二)节约发展战略86
(三)企业社会责任86
三、节约型企业的理论基础87
(一)节约的经济特征和节约型企业边界的调整88
(二)节约型企业的内生动力89
(三)节约型企业的外在动力89
(四)节约型企业以循环经济模式为经济发展背景91
(五)节约型企业的社会发展背景92
四、节约型企业的组织再造93
(一)节约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再造93
(二)节约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再造95
(三)节约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再造95
五、构建节约型企业的路径97
(一)政策环境97
(二)构建节约型企业的内部节约环境97
(三)企业自主创新98
六、构建节约型企业的挑战99
(一)企业个体理性与社会集体理性的冲突99
(二)宏观调控挑战99
(三)节约立法滞后100
七、构建节约型企业的评价指标100
(一)经营层次的节约评价指标E1100
(二)生产层次的节约评价指标E2101
(三)管理层次的节约评价指标E3101
(四)节约评价指标的计算102
第五章 节约型社区104
一、节约型社区的定位104
(一)社区是什么104
(二)节约型社区的价值内涵105
(三)节约型社区与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城市107
二、节约型社区的系统建构108
(一)节约型社区发展模式108
(二)节约型社区制度运行机制113
(三)节约型社区支持系统118
(四)节约型社区环境管理系统119
(五)节约型社区公众参与机制122
(六)节约型社区文化系统123
(七)节约型社区的保障系统125
三、节约型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125
(一)节约型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125
(二)节约型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127
第六章 节约型学校129
一、节约型学校的内涵、特征、目标及意义129
(一)节约型学校内涵及基本特征129
(二)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目标及意义131
二、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现实背景及理论基础132
(一)学校浪费状况及核心问题133
(二)教育资源的稀缺及非均衡性135
(三)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理论基础137
三、节约型学校的发展模式140
(一)学校模式、类型及其选择140
(二)国外节约型学校模式及启示142
(三)我国学校模式选择的动力机制144
(四)节约型学校发展模式的内容145
四、节约型学校建设路径及评估指标体系150
(一)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基本路径150
(二)构建节约型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152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156
下编 节约型社会实践161
第七章 概述161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践调研背景161
(一)我国资源能源的基本状况161
(二)我国资源能源的利用状况162
(三)我国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部署162
二、调查访问的基本情况164
(一)调研的意义和目的164
(二)调研区域的确定164
(三)调研对象的选择165
(四)调研方法的使用165
(五)调研内容的结构166
三、树立科学理念、奠定文化基础166
(一)资源消耗的忧患意识167
(二)节约型发展模式的共识167
(三)树立节约新理念168
(四)节约型社会新思路169
(五)建设节约型社会观念的更新169
四、结合实际、科学部署170
(一)研究制定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171
(二)成立建设节约型社会协调与推进组织171
(三)明确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173
(四)确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内容174
(五)规划节约型社会建设175
五、采取措施、扎实推进176
(一)营造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176
(二)完善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177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建设182
(四)以科技促节约,奠定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科技基础183
六、创建节约型组织186
(一)创建节约型城市187
(二)创建节约型机关188
(三)创建节约型企业191
(四)创建节约型社区193
(五)创建节约型学校195
七、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经验196
(一)了解实情,增大压力197
(二)明确国策,张扬威力197
(三)依靠政策,保持引力198
(四)部门协作,形成合力199
(五)自主创新,显现动力200
(六)全民参与,激发活力201
八、深化节约型社会建设实践的建议202
(一)建立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202
(二)抓好近期重点和长期工作相结合204
(三)构建网络化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模式204
(四)探索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创新机制206
(五)受访者关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207
第八章 上海市211
一、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宏观思路211
(一)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战略思路211
(二)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指导思想212
(三)建设节约型城市的主要任务212
(四)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规划目标212
(五)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基本措施213
二、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214
(一)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214
(二)创建节约型建筑工地215
(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216
(四)提高新住宅设计节能率217
(五)完成8万套老式便器节水改造217
(六)推行绿色电力218
(七)实施万元GDP用水量规划指标218
(八)上海百万家庭开展节约活动219
三、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219
(一)把节约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219
(二)区县功能定位建设“节约上海”模式220
(三)公众参与:奠定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221
(四)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建设节约型经济体系: “一五三”模式222
(五)以节能为中心建立资源能源节约体系: “四五三”节能模式223
(六)形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观念体系225
第九章 湖南省227
一、资源节约概况227
(一)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资源概况227
(二)资源节约现状227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228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经验构成228
(二)长沙市机关事务局创建节约型机关经验231
(三)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232
(四)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创建节约型社区经验232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存在的困难与问题234
(一)个体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尚待形成234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缺乏监管部门234
(三)工作机制有待完善235
(四)探索节约型管理模式235
(五)确立奖惩机制235
(六)建立统一标准235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路与建议235
(一)科学理解节约型社会内涵236
(二)加强指导,完善政策236
(三)加强管理,强化服务238
(四)开展节约文化建设239
第十章 辽宁省240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概况240
(一)资源能源现状240
(二)资源能源利用情况240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经验和做法241
(一)制度建设241
(二)能源节约242
(三)节水做法244
(四)资源综合利用246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问题与不足247
(一)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不够247
(二)基础组织和管理工作相对薄弱247
(三)技术开发能力和推广应用不足247
(四)相关必要的支持手段力度不够247
(五)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还较落后248
(六)节能工作重点突出但不够全面248
(七)与先进省份相比工作尚有差距248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对策建议248
(一)确立节约基本国策248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设249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49
(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249
(五)充分利用经济手段250
(六)建立健全监管制度250
(七)尽快转变政府职能250
(八)严格管理投资项目251
(九)政府部门做好表率251
(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251
第十一章 厦门市252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252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基本情况253
(二)体制保障和法制建设256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宣传活动258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259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问题与差距259
(二)体制保障和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差距262
(三)组织管理与宣传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62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和具体措施264
(一)主要目标264
(二)具体措施264
四、创建节约型城市典型调研报告268
(一)鼓浪屿建设节约型社区调研报告268
(二)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节约型企业建设调研报告270
附录 调研访谈提纲272
主要参考文献276
后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