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文化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文化导论
  • 邓伟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8009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文化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1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提出1

一、和谐社会概念提出的五个阶段2

二、中央及胡锦涛同志有关和谐社会的提法5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2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12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16

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17

第三节 以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25

一、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5

二、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28

三、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30

第二章 和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34

第一节 和谐文化的内涵阐述34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34

二、和谐文化的理论内涵39

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45

第二节 和谐文化的发生逻辑与实践机制49

一、和谐文化的发生机制与政策导向50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51

第三节 和谐文化与当代文化思潮52

一、弘扬复兴儒学的文化思潮述评52

二、文化的公共领域思潮58

三、文化消费、文化工业与文化的全球化思潮66

第三章 和谐文化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70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尚和”思想源流70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儒家社会和谐理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73

一、孔子的社会和谐理想73

二、孟子的社会和谐理想74

三、荀子的社会和谐理想76

四、《礼记》中的社会和谐理想77

五、董仲舒的社会和谐理想78

六、何休的社会和谐理想79

第三节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想81

一、《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81

二、庄子的社会和谐理想82

三、鲍敬言的社会和谐理想83

四、陶渊明的社会和谐理想84

第四节 墨子的社会和谐理想85

第五节 近代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理想86

第六节 中国农民阶级的社会和谐理想87

第七节 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88

一、主张“天人合一”88

二、兼容并蓄,宽容大度90

三、打着“托古”的旗号构想自己的理想社会90

四、在批判现实社会丑恶的基础上憧憬社会和谐91

五、中国历史上和谐社会思想缺乏完整的体系和理论92

第四章 和谐文化与西方和谐社会观94

第一节 和谐就是协调冲突——古希腊先哲的和谐观95

第二节 “和平乃是第一条自然法”——西方近代思想家对社会和谐问题的探究98

第三节 “全体人的自由、和谐和共有共享”——19世纪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和谐观107

第五章 和谐世界116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提出116

一、提出和谐世界116

二、提出和谐世界的背景116

三、关于和谐世界思想来源的一些探讨118

第二节 和谐世界的内涵119

一、和平、稳定的世界119

二、民主、公正的世界120

三、互利、合作的世界121

四、开放、包容的世界122

第三节 建设和谐世界的意义123

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23

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123

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增进各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124

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形成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平衡发展125

第四节 构建和谐世界的实践途径126

一、和谐世界进程中的主要障碍126

二、构建和谐世界的主要途径127

第六章 和谐文化与社会结构13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结构131

一、社会结构的界定131

二、社会结构的特点133

三、社会的阶级结构134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139

一、地域差异140

二、城乡差异145

三、贫富差距150

第三节 社会结构与和谐社会152

一、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153

二、共同富裕是各阶层和谐相处的条件153

三、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153

第七章 和谐文化与社会规范156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两个维度156

一、法律和道德156

二、法治与德治158

三、和谐文化与诚信规范161

第二节 义利互构与法德共治164

一、社会规范的目标:义利互构164

二、社会规范的实现:法德互补模式的选择169

三、社会规范的实践:法德共治模式运行的机制1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社会规范要求176

一、八荣八耻的内涵结构176

二、和谐文化必须重视讲官德180

三、作为第四道德的环境道德181

第八章 和谐文化与社会管理183

第一节 社会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183

一、社会管理的基本含义及特点183

二、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必要性186

第二节 和谐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188

一、提倡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转变理念188

二、提倡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管理,要有社会管理的创新意识190

第三节 和谐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192

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大的课题192

二、转型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机制创新194

三、以和谐社会为核心内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199

第九章 和谐文化与社会事业209

第一节 社会事业的内涵与重要性209

一、社会事业的含义及重要性209

二、发展社会事业是创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211

第二节 和谐文化在社会事业中的作用212

一、和谐文化——价值导向、智力支撑、精神武装212

二、构建和谐文化氛围,指导社会事业发展213

第三节 和谐文化与社会事业发展218

一、制度文化与改革深化218

二、社会事业的二重性及发展思路219

三、社会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223

四、我国社会事业的现状及今后的目标229

第十章 和谐文化与社区建设236

第一节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236

一、文化、社区与社区文化236

二、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特征及变迁241

三、社区中和谐文化的建设原则245

第二节 和谐文化在社区中的体现246

一、文化建设在和谐社区中的重要作用246

二、和谐文化倡导社区建设的广泛参与248

三、和谐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传播249

第三节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区建设253

一、和谐社区中的组织文化建设253

二、和谐社区中的教育建设256

三、和谐社区中的文化创新259

第十一章 和谐文化与社会发展264

第一节 和谐:社会发展的文化理念264

一、社会发展的人文转向265

二、和谐理念的历史脉络270

第二节 失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隐忧274

一、失衡的社会275

二、断裂的文化280

第三节 文化: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282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3

二、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289

第十二章 冲突与挑战:和谐社会的公共精神298

第一节 和谐社会与公共精神298

一、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的公共精神299

二、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主要内容300

三、构建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必要性303

第二节 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305

一、公共精神缺失的现状305

二、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308

第三节 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构建312

一、创造孕育和谐社会公共精神土壤的文化氛围313

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和谐社会公共精神推广的必要保障313

三、开展和谐社会的公共精神教育是培育公共精神的有效途径314

四、健全相应的公共精神监督机制316

五、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律性是加强和谐社会公共精神建设的关键317

六、培育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积极引导、发展民间自愿组织318

编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