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年鉴 200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洋年鉴 2007](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46222.jpg)
- 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920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187MB
- 文件页数:557页
- 主题词:海洋-中国-2007-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年鉴 200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06年我国海洋工作综述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5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概要)5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全国海洋科学技术大会召开6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2006东亚海大会和部长会议召开6
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工作7
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海洋科学和技术工作的发展8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实现海洋科技的大发展11
提升卫星业务服务能力 满足海洋事业发展需求18
重视海洋科学基础研究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海水利用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21
2006年大事记25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34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40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40
国务院关于决定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批复46
国务院关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51
国务院关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52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53
国务院关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53
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54
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56
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60
海洋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64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66
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70
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74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78
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83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87
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94
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97
2006年海洋经济概况99
综述99
海洋经济运行特点99
主要海洋产业概况99
区域海洋经济运行状况100
海洋经济核算100
“十五”期间海洋经济概况101
“十五”期间海洋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101
“十五”期间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状况101
“十五”期间区域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103
综述105
概况105
海洋捕捞业105
海水养殖业105
表1 2006年全国海水养殖产品和养殖面积增减情况表106
表2 2006年全国海水养殖方式和养殖面积增减情况表106
海洋渔业经济总值和增加值106
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生产发展情况106
表3 2006年各省区市海洋渔业产量106
表4 2006年各省区市海洋渔业产值107
各地区海洋渔业劳动力情况107
4 2007中国海洋年鉴海洋渔业经济及渔政管理107
渔民转产转业与相关培训107
伏季休渔108
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109
养殖发展与工厂化养殖109
科技兴渔110
平安渔业与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建成110
放流增殖工作111
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渔业联合检查112
东海区“护渔2006”第六次渔业专项执法行动112
多宝鱼事件112
海洋交通运输业综述113
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及装备113
海洋运输113
沿海港口吞吐量113
固定资产投资114
海洋运输114
春运及“黄金周”水路旅客运输114
港口集装箱运输114
进口铁矿石水路运输115
煤炭水运完成情况116
水路原油运输116
国际航运发展综述116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117
外商在华投资国际海运业情况117
沿海港口建设与生产117
概况117
营口港108
秦皇岛港119
天津港119
烟台港120
青岛港121
宁波港121
广州港122
海洋交通科技123
概况123
交通节能工作124
海洋油气业综述12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综述125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综述126
海洋油气资源126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126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滩海区海洋油气资源126
海洋油气勘探12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油气勘探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油气勘探127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油气勘探127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海洋油气勘探127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油气资源128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12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油气开发工程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滩海油气开发工程128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油气开发工程128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海洋油气开发工程128
海洋油气生产1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开发生产概况129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海洋油气生产129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油气开发生产129
海洋油气科技1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科技工作1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主要科技成果130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油气科技130
投产油气田项目简介1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产油气田131
海洋石油国际合作1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际合作132
表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生产和开发的主要油气田及其储量、生产能力133
滨海旅游业综述135
概况135
滨海旅游135
海河旅游开发135
青岛奥运城市旅游135
宁波象山县滨海休闲旅游136
福建滨海旅游136
广西北海市加强与东盟旅游合作136
海岛旅游137
长海旅游137
田横岛海岛会展与观光度假区137
嵊泗海岛旅游137
南澳海岛旅游138
海南热带海岛旅游138
海洋船舶工业概况139
表1 2006年造船三大指标中船型构成139
表2 2006年全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41
表3 2006年各地区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42
表4 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2
表5 2006年各地区造船完工量14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06年发展概况143
表6 2006年主要非船产品生产情况14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06年发展概况145
中国十大名船147
海洋盐业及盐化工概况148
海盐生产148
海盐盐化工148
海盐与盐化工科技149
表1海盐区盐田面积及单产149
其他海洋产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150
海砂资源勘查开发150
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150
表1我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重点调查区概况一览表150
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进展150
海底煤田开采进展151
海水利用业151
概况151
我国海水淡化总产水能力151
综述152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153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54
职业技能管理制度154
沿海地方海洋法制建设154
海洋规划155
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稳步推进155
海域使用管理156
海域物权法律制度建设156
海域使用管理配套制度建设156
地方海域使用管理立法156
海洋功能区划156
海域权属管理157
海域有偿使用157
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157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157
海洋资质管理158
海砂开采监管158
海底电缆管道管理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158
海岸带和海岛管理158
海岛立法158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管理158
海域勘界管理159
省际间海域勘界159
县际间海域勘界159
表1沿海各省市县际间海域勘界进展情况统计表159
海域勘界质量管理159
海域勘界档案管理159
入海河口管理和海岸线修测159
各海区海域使用管理160
北海区海域使用管理160
东海区海域使用管理160
南海区海域使用管理161
综述163
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工作163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规163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163
渤海、长江口、珠江口碧海行动计划163
强化观测预报体系能力建设164
继续深化海洋环境监测工作164
暑期海水浴场水质监测164
加强赤潮防灾减灾工作164
海洋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工作165
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165
开展溢油应急处置165
完成各项海洋工程及倾废等行政监管工作165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166
中韩黄海环境联合调查166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166
海洋环境保护法培训班167
各海区海洋环境保护167
北海区海洋环境保护167
东海区海洋环境保护169
南海区海洋环境保护170
概况173
北海区海洋执法监察174
东海区海洋执法监察175
南海区海洋执法监察176
海洋交通管理政策和法规建设178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178
港口布局规划编制办法出台179
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出台179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180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区域外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6—2010年)180
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181
海上交通管理182
国内航运管理182
港口设施保安情况183
引航服务183
国内航运市场经营资质管理184
海上交通安全184
水上交通安全184
水运交通公安工作综述185
国内沿海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调控政策颁布实施186
船载危险货物管理186
全19水上巡航工作186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186
海区航标管理186
船舶防污染及事故调查处理187
船员管理187
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188
港口国监督188
港口航道测绘188
《水运工程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出台188
整顿和规范中日班轮运输市场188
综述189
自然概况189
行政区划189
表1 2006年辽宁省沿海市县一览表190
海洋管理机构190
表2 2006年辽宁省海洋管理机构表190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190
海洋经济概况190
海洋渔业190
外向型渔业191
港口建设与海洋运输191
港口生产191
盐与盐化工192
海洋矿产开发192
滨海旅游192
表3 2006年辽宁省海洋开发资料统计192
海域使用管理193
海域使用管理概况193
海域勘界193
海洋环境保护193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193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195
海洋行政执法195
海监执法管理195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197
对外交流与合作197
科技兴海197
“908专项”工作197
综述198
概况198
表1大连市沿海区市县及其海洋管理机构一览表198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198
概况198
表2 2006年大连市海洋开发资料统计198
海洋渔业198
海洋船舶工业200
海洋交通运输业201
滨海旅游业201
海洋盐业202
海域使用管理202
海域使用立法202
南部海域养殖用海清理整治202
海域使用清理整顿202
海域使用审批管理和海域勘界203
为航运中心建设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203
海洋环境保护203
海洋环境概况203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大幅提升203
全面开展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审核203
海洋倾废日常管理203
编制海洋灾害应急预案204
渤海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部分的编制工作204
海洋行政执法204
海域执法监察204
渔业行政执法204
综述205
海域使用管理205
海域使用示范县养殖用海管理205
重大项目用海服务205
海域使用权市场建设205
海域勘界205
海洋功能区划206
海域管理基础工作206
海洋环境保护206
海洋环保会议206
海洋法规、规划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6
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灾害预警预报206
海洋环境保护基础性专项研究206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207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207
海洋环境保护宣传207
海洋科技207
“908”专项实施工作207
综述208
行政区划208
自然概况208
海洋管理机构208
人口与经济208
海洋工作概述208
海洋规划209
海洋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9
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9
海域使用管理209
海域管理法规、政策制度建设209
区际海域勘界210
海域管理百强县示范活动210
启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210
海岸线的审批协调工作210
海域使用管理基础工作210
海域使用金征缴管理工作210
海洋环境保护211
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出台211
海洋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工作211
编写完成《“十五”期间渤海环境治理评估报告——天津部分》211
海洋溢油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211
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211
海洋环境监测212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监测212
海洋公益服务212
海洋灾害与防御212
赤潮监控区工作212
赤潮应急监视监测工作212
海洋预报212
海洋自然保护区213
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工作213
七里海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213
七里海湿地保护管理与生态恢复工程213
自然保护区宣传能力建设213
海洋行政执法213
概述213
“海盾2006”专项执法行动213
养殖用海专项执法214
加大对非法盗挖海砂的执法力度214
推进自然保护区执法工作214
海洋科技214
“908专项”工作214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15
海洋经济概况215
“十一五”全省海洋与渔业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215
海洋渔业215
海域使用管理217
海域法宣传和海域管理法制化217
海域管理科学化218
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218
海域有偿使用219
海域管理示范县建设219
海域勘界220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220
无居民海岛管理工作220
海洋环境保护220
概况220
海洋环境公益服务220
海洋环境立法和规划221
海洋生态治理与资源修复221
海洋行政执法222
概况222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223
概况223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进展224
综述225
表1青岛市沿海区(市)及其海洋管理机构225
海洋管理225
概况225
海域使用管理225
海洋环境保护226
海洋行政执法226
海洋法制建设227
海洋科技与教育227
科研机构与人才227
重点项目与课题227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在青岛成立227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27
海洋渔业227
海洋交通运输229
港口建设229
港口产业229
滨海旅游230
船舶修造业230
盐业生产231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231
新兴海洋科技产业231
青岛重大海洋工程项目232
胶州湾隧道项目232
大炼油项目232
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设232
滨海公路项目(北段)233
海洋文化233
田横祭海节233
国际航博会233
青岛海洋节233
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233
第四届奥林匹克文化节(青岛)233
中国青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234
第十六届青岛国际啤酒节234
好运北京——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234
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234
综述235
自然地理235
沿海资源环境235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35
海洋经济概况235
沿海产业带开发235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35
沿海高速公路235
连云港海滨新区建设235
海域使用管理236
海域使用审批236
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建设236
《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获得批准236
海岸线划定236
海域使用管理能力建设236
海洋环境保护236
海洋环境保护会议236
海洋环境监测236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237
海洋生态保护237
海洋环境应急管理237
海洋行政执法237
海洋执法行动237
养殖用海执法237
执法队伍建设237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237
科技兴海237
“908专项”进展237
2006年大事记238
统计资料239
表1江苏省沿海市县一览表239
表2江苏省海洋机构一览表239
表3 2006年江苏省沿海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239
综述240
自然状况240
行政区划240
海洋立法240
海域使用管理240
海域使用立法240
海域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241
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创建241
杭州湾北岸海域使用管理241
区(县)际海域行政界线勘定工作241
海洋环境保护241
海洋环境监测241
海洋环境质量241
表1 2006年4次海洋环境监测水质类别占上海市海域总面积比例表(%)242
表2金山城市沙滩滨海旅游度假区各项评价指数所占天数统计表(天))243
海洋倾废管理244
海洋赤潮244
海洋环境预报244
表3上海市2006年海洋预报工作情况表244
海洋行政执法245
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督245
“海盾2006”专项执法行动245
海底电缆管线等专项执法245
海洋权益维护执法245
航空执法监察245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246
海洋南汇暨第二届上海市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研讨会246
“海洋安全上海从哪里做起”研讨会246
东海海区海洋科技工作246
国家海洋局2006年新录用人员初任培训247
上海海洋局2006年新职员教育培训247
“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函授大专班247
开展“知荣辱、创和谐、促发展”征文活动247
东方讲坛247
统计资料247
表4 2006年上海市海洋开发资料统计表247
综述248
自然概况248
行政区划248
人口与经济248
海洋管理机构248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48
概况248
表1 2006年浙江省海洋开发资料统计249
海洋交通运输业249
临港工业250
海洋渔业250
滨海旅游业251
海域使用管理251
海域使用管理概况251
海底管线管理252
海洋功能区划修编252
海域行政区域勘界252
海洋环境保护252
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252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建设252
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253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253
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253
海洋灾害与防灾减灾254
海洋行政执法254
海洋监察执法254
海监队伍建设254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254
海洋科技254
海洋教育255
海洋文化255
2006年浙江省海洋大事记255
综述257
概况257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57
海洋经济257
海洋规划257
海洋运输业257
海淡水渔业257
海洋旅游业257
海洋资源开发258
海域使用管理258
数字海洋建设258
海域使用管理258
岸线资源管理258
海洋环境保护258
海洋环境监测258
表1 2006年宁波市重点海域监测项目一览表258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258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259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59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管理259
象山港水域海洋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259
海洋倾废管理259
赤潮灾害259
表2 2006年宁波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情况259
风暴潮259
灾害性海浪260
海洋污损事件及渔业污染事故260
海洋行政执法260
概况260
宁波市沿岸海域监察大巡查260
加强对已审批和已查处项目的复查260
启动养殖用海执法管理260
开展非法用海的专项整治活动260
海洋科技261
概况261
统计资料261
表3宁波市海洋分行业产出、增加值、从业人员261
综述263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64
海洋渔业264
船舶工业265
港口建设与海洋运输265
重大海洋工程项目265
海盐业266
滨海旅游266
海水淡化266
围垦造地工程267
海域使用管理267
规范海域使用管理267
海域勘界267
海洋功能区划267
海洋环境保护267
赤潮防灾减灾工作267
风暴潮灾害268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268
海洋倾废管理268
海洋环境质量268
重大海洋污染事件268
海洋行政执法269
渔船检验269
渔政渔监管理269
海洋与渔业执法269
海洋科技、教育与文化269
海洋科技269
海洋教育270
舟山重要旅游节庆270
统计资料271
表1 2005—2006年舟山海洋开发资料统计271
表2 2005—2006年舟山市海洋分行业产出、增加值、从业人员一览表272
综述273
概况273
行政区划273
表1 2006年福建省沿海市县一览表273
经济综合实力273
海洋公益事业273
海洋科技273
地方海洋立法与管理274
海洋政策制度274
海洋监察执法274
海域管理274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274
海洋水产资源开发274
表2 2006年福建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275
表3福建省海洋开发资料统计275
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275
旅游资源开发275
沿海防护林建设276
海洋环境保护276
海洋环境监测276
生态监控区276
赤潮监控区276
海洋灾害276
概况276
综述277
概况277
海域使用管理277
海域使用管理概况277
环东海域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工程277
重点涉海工程服务277
加快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步伐278
不断提高海洋管理科技水平278
全国首次用海总量控制研究成果出台278
全国首部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278
厦漳泉三市第一次划定海域界线278
获得工CM政府管理杰出成就金奖278
第二轮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项目279
海洋环境保护279
概况279
出台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79
强化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工作279
拓宽海洋环境监测领域279
海洋赤潮预警预报能力提高279
表1 2006年厦门海域赤潮统计279
举办“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280
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80
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280
开展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280
海洋灾害与防御280
概况280
制定海洋灾害应急预案280
渔业生产与科技推广280
休闲渔业280
海洋捕捞281
水产苗种生产281
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281
规范东部海域水产养殖281
实施“放心水产品工程”281
渔业安全生产281
渔民转产转业282
表2 2006年厦门市(区)渔业从业人员情况282
国际合作与交流282
举办“厦门国际海洋城市论坛”及相关配套活动282
大力推进海洋科技的国际合作282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信息管理系统282
海洋与渔业立法、执法283
概述283
海洋与渔业法制283
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283
联合执法283
专项行动284
综述285
海域使用管理285
概况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配套制度建设285
海域使用管理285
“海域管理百县示范”活动286
海域勘界287
无居民海岛管理287
海砂开采用海管理287
海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88
与澳门围填海法律的衔接288
海洋环境保护288
概况288
海洋环境管理288
海洋环境监测289
自然生态保护289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89
社会公共服务289
人工增殖放流289
人工鱼礁建设290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290
海洋行政执法290
概况290
“海盾2006”行动290
海砂开采管理290
海洋环境保护290
无居民海岛管理291
养殖用海管理291
海监执法示范291
海监执法基础工作291
海监飞行291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292
海洋科技与外经贸292
重大科技兴海(兴渔)项目招标292
筹备全省海洋科技工作会议292
渔业科技入户工程292
粤东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293
获奖科技成果及项目293
“科技兴海(渔)”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293
泛珠三角区域渔业合作论坛2006年年会294
中菲渔业合作项目294
海洋经济295
概况295
港口交通运输业295
滨海旅游业295
海洋渔业295
滨海工业和海洋服务业295
海域使用管理295
海域使用制度建设295
海域使用管理工作296
海洋专题调研297
海洋宣传工作297
海域勘界工作297
海洋环境保护297
海洋环境概况297
海水浴场状况298
陆源排污监测298
海洋生态修复298
海底珊瑚调查298
海洋灾害与防御298
海洋灾害预警298
台风灾害298
赤潮灾害299
海洋行政执法299
开展碧海行动,落实政府治污保洁工程299
加大海洋执法力度,文明执法299
综述300
概况300
行政区划300
表1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市县一览表300
海洋自然资源概况300
表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自然资源统计表300
表3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港口资源300
海洋机构301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301
海洋经济状况301
海域使用管理301
海域勘界301
海域清理整顿301
海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金征收301
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302
海域使用管理信息化302
海洋环境保护302
海洋环境保护立法30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302
海洋环境监测302
海洋灾害303
海洋行政执法303
海洋行政处罚303
海监人员及装备303
海盾行动303
联合执法303
巡航监视304
海洋保护区执法304
案卷评查304
海洋科技304
广西“908专项”304
国际合作项目305
编制海洋规划305
综述306
自然概况306
海洋立法306
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开发306
海洋渔业306
海洋油气及化工业307
海洋交通运输业307
海洋旅游业307
海域使用管理307
海域使用项目审批307
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307
海洋功能区划修编308
海域勘界308
海洋环境保护308
海洋环境监测308
海洋生态保护活动309
海洋环境监督工作309
国际合作309
海洋灾害及防御310
海洋行政执法310
机构建设310
队伍作风建设310
执法装备建设310
“海盾2006”专项执法310
海洋公益事业310
海洋环境预报310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311
海洋科技311
“908专项”311
综述312
概况312
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312
海洋环境监测313
海水质量监测313
近岸贻贝与沉积物监测313
海洋放射性监测313
海洋大气监测313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314
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314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314
海水浴场监测314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314
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314
海洋倾倒区监测314
海上油气开发区监测314
青岛奥运帆船赛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315
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监测315
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315
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315
海洋断面监测315
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监测315
赤潮监测316
海域环境质量状况316
海水环境质量316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317
近岸海洋贝类污染情况317
海洋大气环境质量318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318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319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319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319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319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321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321
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321
重点岸段侵蚀状况321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322
概况322
双台子河口生态监控区322
锦州湾生态监控区322
滦河口-北戴河生态监控区323
渤海湾生态监控区323
莱州湾生态监控区323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323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323
长江口生态监控区323
杭州湾生态监控区324
乐清湾生态监控区324
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324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324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324
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监控区325
广西北海生态监控区325
北仑河口生态监控区325
海南东海岸生态监控区325
西沙群岛生态监控区325
综述326
概况326
表1 2006年主要灾害性海洋过程损失统计326
海洋环境预报326
海啸演习326
东海区海洋环境预报327
联手共建台湾海峡防灾减灾监测体系327
风暴潮灾害与预报327
风暴潮灾害327
风暴潮预(警)报328
表2 2006年台风风暴潮预报发布统计表329
海浪灾害与预报329
海浪灾害329
表3 2006年冷空气与气旋浪引起的海浪灾害统计表331
海浪预报333
海浪预警报333
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研究334
海温预报334
中国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模式和预报试验334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三维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和试验334
渤海业务预报系统中三维海洋模式的改进334
海冰灾害和监测预报334
冰情与灾害334
海冰监测预报335
赤潮灾害与预报335
赤潮灾害335
赤潮预报336
表4 2006年发现的主要赤潮一览表336
台风灾害与预报338
概况338
表5 2006年登陆热带气li旋概况表338
登陆热带风暴339
2006年热带气旋特征341
表6 2006年1~12月份热带气旋生成和登陆个数341
中央气象台预报服务342
厄尔尼诺事件及其预报服务343
概况343
厄尔尼诺对全球的气候影响343
潮汐预报343
潮汐与海平面343
海洋信息网络建设345
中国海洋信息网信息服务345
专题网站建设维护345
国家海洋局网络与网站维护建设346
海岸带海岛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346
“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关键技术 研发346
海洋遥感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347
东海区海洋信息管理与服务348
海洋情报服务348
概况348
海洋权益维护情报服务348
海岛立法研究349
海域使用配套立法研究349
海洋政策和立法支撑服务349
海洋管理支撑及服务349
海洋档案管理与服务349
《海洋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布实施349
国家海洋局召开档案工作会议350
“908专项”任务档案工作会议暨档案业务培训班350
“908专项”任务归档文件材料整理规则编制工作350
国家海洋局对建设项目档案提出管理要求350
国家海洋局会计档案工作会议暨档案业务培训351
国家海洋局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二期建设技术方案被批准实施351
国家海洋局机关2006年度档案管理网络工作会议351
国家海洋局属单位历史档案进馆工作全面完成352
2006年国家海洋局系统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352
表1 2006年国家海洋局系统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352
海洋档案利用和服务353
海洋档案数字化建设353
大洋档案建设与管理服务353
海监“一期工程”档案建设服务353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历史档案抢救和部门立卷工作354
东海分局海洋档案与管理354
海洋标准化管理工作355
海洋计量及质量管理工作355
海洋标准技术归口管理355
批准的海洋标准制定任务356
海洋标准制定工作357
海洋行业标准清理整顿与出版358
海洋标准化宣传358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359
计量认证工作359
表1 2006年通过计量认证首次现场评审的实验室名单360
表2 2006年通过计量认证监督及扩项评审的实验室名单360
表3 2006年通过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的实验室名单361
表4 2006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的实验室名单361
海洋环境检测人员培训361
海洋质量内审员培训361
海洋计量检定人员管理361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办理362
海洋计量检测人员考试题库建立36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复核和计量认证复评审362
计量检测能力建设363
计量检测公益服务363
中国一级标准海水投入批量生产363
国家海洋计量站6项计量标准通过复查363
新版《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格式启用363
计量认证监督、扩项评审364
借鉴国外现行膜检测标准364
离子交换膜检测方法建立364
国家海洋计量站海洋环境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复查评审364
海洋环境检测364
“908专项”外业调查人员专项技术规程培训364
“908专项”质量监督检查365
网络升级改造365
海洋监测高新技术仪器标准365
JZY2-1型温盐自检仪366
国际学术交流366
海事法制建设367
海事法制建设367
表1决定废止的19件规章(2006年第10号部令,2006年11月24日)368
参与WTO及双边自由贸易区海运谈判368
注册验船师制度368
海上救捞369
概况369
海(水)上搜救370
立体救助体系建设371
防抗台风和寒潮大风工作371
救捞系统创建55周年暨体制改革3周年纪念活动371
综述372
海洋科技工作概况372
“863”项目375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375
表1“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项目课题375
表2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课题376
表3“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技术”重大项目课题376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377
表4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377
表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极地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378
表6“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378
船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示范379
海气界面微尺度过程监测系统379
应用于赤潮监测的FDOM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79
海洋微、小型浮游生物快速现场监测专家系统379
一种智能腐蚀传感器技术379
海绵细胞团生物反应器培养生产老年痴呆和骨关节炎治疗药物380
海洋绿藻光解海水制氢新技术380
新型平台结构隔振控制技术研究和平台隔振装置应用和完善技术研究380
锯缘青蟹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381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长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研制”381
“973”项目381
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381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382
浮游动物功能群在食物生产中的调控作用382
微食物环在近海食物产出过程中的耦合作用382
外强迫场变异及其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影响383
生物催化剂多样性的研究及生物催化数据库的建设383
光解制氢中能量代谢调控、多效应耦合及优化理论383
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383
糖生物学与糖化学——特征糖链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384
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生物资源环境效应385
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亚洲季风异常的影响386
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386
我国近海浮游植物多样性演变机理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387
“908专项”387
ST03区块水体环境调查与研究387
ST03区块水体生态环境调查387
福建省主要海湾数模与环境容量调查研究3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要项目388
概况388
表7 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海洋科学学科项目目录388
中国海黑潮区关键动力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方法394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形成演化和沉积充填研究394
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研究395
台湾以东黑潮低频变异形成机制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395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部陆架泥质区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396
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396
末次冰期以来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边缘海关键断面古环境演化记录397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动力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398
重要经济鱼类免疫细胞的激活与细胞因子分泌作用的分子调控研究398
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方法研究398
海面局部图像微尺度波谱计算方法399
极地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399
国际合作项目399
印尼爪哇沿岸上升流的潜标观测399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399
其他项目400
海洋绿藻光解海水制氢的应用和工程基础研究400
桶形基础承载力研究400
Ⅰ类抗早老性痴呆新药HSH-971的临床前研究400
台湾海峡微型浮游生物生态研究401
厦门大学承担国家“908专项”任务401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危害及其风险评估和应用401
中国大洋研究成果数据库建设402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402
地球物理等资料处理解释403
深海铁锰矿床成矿系统及矿集区研究403
海洋调查403
海洋地质调查403
油气新区调查404
海洋重点实验室405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405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405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405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405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4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 验室406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406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407
溢油应急处置技术与生态修复实验室407
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建设平台——国家 海洋研究中心(厦门)407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 验室408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408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409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 室409
现代分析技术及中药标准化青岛市重点实验室410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10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411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 实验室411
厦门市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412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 验室412
海洋观测和监测技术414
概况414
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技术414
船用投弃式温盐深探测技术416
激光悬沙测量传感器研究417
极区冰水界面探测技术417
极区海陆物质交换监测系统417
轻型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温盐链系统418
多参数光学水质传感器及集成技术418
高性能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研究419
XCP等投弃式剖面测量技术419
走航CTD测量技术420
赤潮及浮游植物优势物种监测海洋激光荧光 雷达420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探测与修复加固优化关键 技术研发421
海洋遥感技术421
高频地波雷达单站反演表层海流技术研究421
岸基X波段雷达浪流信息提取技术421
机载多通道激光雷达海面油污染检测技术421
HY-1B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422
HY-1B卫星研制技术跟踪422
HY-3卫星背景型号预研422
国家科技条件基础共享平台建设课题子课题通过专家验收422
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422
离水辐射率的遥感机理研究423
908-01-WY03区块遥感调查与研究423
海水透明度卫星遥感探测技术424
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及海面风场可见光偏振遥感研究(2006~2008)424
水体海洋遥感调查与研究425
海监飞机执法信息地面处理系统425
海洋生物技术425
松节藻科海洋红藻若干重要属、种的化学、生物活性与经典分类学基础研究425
利用海水养殖废水生物制氢技术425
鲍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426
蛤、蚶、蛏等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426
新碳骨架四降三萜的天然结构的发现426
海绵生物技术427
海洋微生物及海洋生物催化427
海洋绿藻利用太阳能光解海水制氢427
动物养殖水体的生物修复428
海洋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作为新型海洋微生物制品428
计算机辅助控制鱼皮胶原活性肽定向制备技术研究429
我国滨海电厂的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429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研究429
深海细菌极端环境适应性机理研究430
深海生物技术研究平台技术431
几丁寡糖的酶法生产的开发研究431
南极地区微生物研究431
鱼类免疫功能基因研究432
深海微生物资源及其在环保中的应用432
海洋微生物菌种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433
海水养殖技术433
海参养殖池塘环境控制与生境修复技术研究433
对虾和海参高效免疫增强剂的研制433
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433
南美对虾生长和抗病毒家系选育技术研究434
病害控制技术研究434
海水工程养殖技术研究434
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435
凡纳滨对虾无特定病原亲本选育和虾苗繁育技术435
马氏珠母贝遗传改良技术436
养殖扇贝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技术436
大型海藻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436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437
宁海二期海水二次循环冷却动态模拟项目通过验收437
黄岛电厂3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成功产水437
海水淡化膜用系列化学品技术开发项目通过验收437
应急饮用水技术及装置的研究通过专家验收438
浓海水制取环保型膏(浆)状氢氧化镁100吨/年中试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438
浓海水综合利用制液体盐新工艺研究通过专家鉴定438
海底探测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438
基于模型的地震并行与交互处理技术438
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系统438
浅海地震资料特殊干扰波形成机理与剔除方法439
其他海洋技术439
潜水与救捞技术439
重要远洋鱼类加工高新技术研究439
综述440
国内海洋科学专业教育发展440
中国海洋大学441
广东海洋大学442
浙江海洋学院443
海洋文化和体育海洋新闻工作445
海洋新闻工作概述445
中国海洋报社工作445
中国船舶报446
海洋出版工作446
海洋出版社446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449
海洋体育450
帆船帆板450
航海模型450
沙滩排球451
台海动态452
台军欲重新进驻东沙452
台湾研发出岛内第一艘水下无人遥控潜航器452
台军“汉光22号”演习452
台湾的军港452
中外联合演习453
中美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453
中美海军首次举行海上通信联演453
军事海洋科技与教育454
第三届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召开454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锤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454
中国海军“海冰722”号破冰船进行第71次冰 海探冰45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454
国防大学和海军院校教员首次联合远航455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开通455
概况456
党和国家重视极地考察事业456
南、北极科学考察活动457
极地规划工作458
极地科学研究459
后勤保障和公益服务462
国际合作与交流464
综述465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465
《国际海底区域工作“十一五”规划》制定 进展顺利465
中国大洋协会常务理事会活动465
中国大洋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465
中国大洋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466
中国大洋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466
中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活动466
国际海底管理局第九次研讨会466
国际海底管理局第十二次大会467
国际海底区域调查与研究468
大洋矿产资源评价与研究468
大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469
深海环境研究469
深海技术研究与开发470
国际合作470
参与“CC区地质模型研究”470
中韩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合作第五次会议471
出访国际海洋金属联合组织471
大洋成就宣传活动471
中国大洋15年成果展471
“大洋一号”在厦门举行公开日活动471
“大洋一号”科考事迹宣传活动471
多边合作472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活动472
2006年东亚海大会473
《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伦敦公约》)474
处理南海潜在冲突研讨会第十六次会议474
中国参与APEC海洋资源保护工作组工作474
PICES第十五届年会在日本成功举行475
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取得重大进展475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475
双边合作475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局长劳腾巴赫中将一行访问国家海洋局475
中德海洋科技合作第十四次联委会会议476
中朝海洋科学技术合作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76
其他海洋国际合作477
我国首个海草床保护与管理示范区47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外交流与合作47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外交流与合作47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477
印度洋和海洋灾害研究国际研讨会478
第二届海峡两岸珊瑚礁生物学与海洋保护区研讨会47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海草专题区域会议478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际合作478
附录12006年海洋科研项目获奖成果479
国家级成果奖获奖项目479
海洋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483
其他科技成果获奖项目486
附录2中国海洋学术团体及活动488
中国海洋学会488
中国海洋法学会489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490
中国太平洋学会490
中国水产学会491
附录3 2006年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 先进工作者493
全国海洋科技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493
国家海洋局表彰2006年度先进集体494
附录4涉海机构、单位简介,涉海网站495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495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49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496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497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498
我国首个海草网站正式开通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