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理论、动力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理论、动力与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242672.jpg)
- 岳佐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37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理论、动力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2
1.1.1 选题背景2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述评11
1.2.1 国内外相关理论述评11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27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34
1.3.1 人力资本的变迁规律及其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34
1.3.2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机理34
1.3.3 农村人力资本的动力机制34
1.3.4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形成基础35
1.3.5 农村人力资本的政策基础35
1.4 研究假设、思路与方法35
1.4.1 研究的假设35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36
1.4.3 研究的基本方法38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一)41
——生产要素变迁与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演进规律研究41
2.1 人类经济发展的阶段42
2.1.1 经济发展阶段研究的回顾42
2.1.2 经济发展阶段研究视角分析43
2.1.3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47
2.2 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与主导生产要素变迁48
2.2.1 原始经济阶段——自然力(土地)占支配地位48
2.2.2 农业经济阶段——劳动居重要地位50
2.2.3 工业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占统治地位52
2.2.4 知识经济阶段——知识处于主导地位54
2.3 生产要素变迁的规律和性质57
2.3.1 生产要素变迁的规律57
2.3.2 生产要素变迁的性质59
2.4 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演进轨迹63
2.4.1 二元论63
2.4.2 三元论66
2.4.3 “索罗残差”的发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68
2.4.4 制度要素的发现71
2.4.5 新增长理论的形成——知识(人力资本)要素的凸现74
2.5 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演进特征及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9
2.5.1 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演进特征79
2.5.2 人类对生产要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2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二)83
——生产要素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研究83
3.1 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属性分析83
3.1.1 生产要素的内涵83
3.1.2 生产要素的属性86
3.2 生产要素的性质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89
3.2.1 土地90
3.2.2 劳动91
3.2.3 资本94
3.2.4 人力资本96
3.2.5 制度100
3.3 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101
3.4 为什么说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是核心要素105
第四章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互动的机理109
4.1 西方经济学者经济发展的动力观110
4.2 我国农村经济的新阶段及其特征114
4.2.1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征115
4.2.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119
4.3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120
4.3.1 人力资本与劳动的互动机理121
4.3.2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互动机理124
4.3.3 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的互动机理127
4.3.4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制度的互动机理131
第五章 农村人力资本动力机制136
5.1 一个实地调查的启示137
5.1.1 调查方法137
5.1.2 调查结果137
5.1.3 结果的启示139
5.2 农村人力资本动力不足原因的深层次分析139
5.3 农村人力资本动力机制142
5.3.1 生态位理论及其启示142
5.3.2 农村人力资本“双循环”机制的提出与构建145
5.4 农村人力资本“双循环”机制的结构147
5.4.1 “外循环”机制的结构147
5.4.2 “内循环”机制的结构153
第六章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形成基础157
6.1 团队理论与农村人力资本团队158
6.2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类型及特点160
6.2.1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类型160
6.2.2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特点167
6.3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基础171
6.3.1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土地制度基础172
6.3.2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经营组织基础175
第七章 农村人力资本的政策基础178
7.1 培育新型农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考量179
7.1.1 从农民到农商——一个质的飞跃180
7.1.2 如何培育新型农民182
7.2 均衡发展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思想基础201
7.3 构建利益表达机制是新型农民精神动力204
7.3.1 农民为什么不愿当农民204
7.3.2 农民需要利益表达的机制平台205
7.3.3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利益表达207
7.4 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型农民施展才智的基本平台210
7.4.1 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210
7.4.2 如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211
第八章 研究结论213
8.1 经济发展阶段与生产要素变迁的研究213
8.2 人类对生产要素认识的演进特征研究214
8.3 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215
8.4 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215
8.5 农村人力资本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216
8.6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形成基础研究217
8.7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研究218
附录220
附录1 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及相对价格220
附录2 中、美主要农产品净出口竞争力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221
附录3 1978—2005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其比率222
附录4 信阳、驻马店、周口3市5县150位农民调查统计表223
主要参考文献229
后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