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欧盟农业合作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欧盟农业合作战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240818.jpg)
- 聂凤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23320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合作-研究-中国、欧洲联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欧盟农业合作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欧盟农业概述1
一、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
(一)欧盟概况1
(二)欧盟的经济与农业1
(三)欧盟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2
二、欧盟的农业资源3
(一)自然资源3
(二)社会经济资源5
三、欧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9
(一)欧盟农产品对外贸易方面的特点9
(二)欧盟农产品贸易促进项目介绍11
四、欧盟的农产品消费分析13
(一)欧盟农产品的消费现状13
(二)欧盟农产品的消费趋势13
第二章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16
一、共同农业政策的制定及经济背景16
(一)制定共同农业政策的客观必然性17
(二)制定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19
二、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21
(一)《罗马条约》为共同农业政策确定的目标21
(二)共同农业政策的三条原则21
(三)共同农业政策的运行机制22
(四)实施效果27
三、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29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29
(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30
四、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决策机制41
(一)欧盟主要机构及决策程序41
(二)农业委员会——共同农业政策的工具46
五、影响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利益集团50
(一)COPA的设立与发展50
(二)欧盟农业组织专门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及决策程序51
(三)COPA与欧盟机构的关系52
第三章 欧盟种植业54
一、欧盟种植业的基本情况54
(一)种植业的管理54
(二)欧盟国家种植业经营的主要方式54
(三)主要作物种植情况56
二、欧盟种植业产业结构59
(一)种植业产业结构现状59
(二)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59
(三)典型国家的种植业结构60
三、种植业生产的特点62
(一)因地制宜,农业区域化优势明显62
(二)装备先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62
(三)推广培训,造就高素质农民62
(四)产业延伸,农业生产社会化63
(五)注重品质,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标准化63
(六)生态环保,大力发展有机农业63
四、种植业科技开发与应用64
(一)作物品种的开发与推广64
(二)土壤管理、新型肥料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65
(三)植物保护65
五、欧盟国家主要种植业产品贸易66
(一)种植业产品贸易基本情况66
(二)种植业产品流通及贸易方式70
六、中国与欧盟国家种植业行业优劣势比较71
(一)中国与欧盟国家种植业产品优劣比较71
(二)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互补情况75
第四章 欧盟畜牧业80
一、欧盟国家畜牧业基本情况80
(一)欧盟动物产品生产基本情况80
(二)欧盟动物产品贸易基本情况81
二、欧盟国家动物饲料基本情况83
(一)欧盟饲料安全技术83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新技术84
三、欧盟国家动物健康与兽医基本情况86
(一)动物防疫体系86
(二)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86
(三)兽医管理体系87
四、欧盟国家畜牧业法律法规88
(一)畜牧业法律法规制订88
(二)人工授精有关法规88
(三)种畜贸易有关法规89
(四)畜禽屠宰有关法规89
(五)动物福利有关法规90
(六)畜牧业卫生有关法规90
五、欧盟动物资源管理和生产技术优势90
(一)欧盟动物资源管理90
(二)欧盟动物生产先进技术特点93
(三)中国与欧盟国家畜牧行业合作重点100
第五章 欧盟渔业105
一、欧盟渔业行业情况105
(一)欧盟渔业自然资源概况105
(二)欧盟渔业产业106
二、欧盟渔业行业管理111
(一)管理机构和组织111
(二)部分国家渔业管理机构设置情况111
(三)欧盟渔业相关法规和标准112
(四)欧盟水产品追溯计划118
三、欧盟共同渔业政策120
(一)欧盟共同渔业政策(CFP)120
(二)最大可捕限量及其配额管理制度123
四、欧盟水产品贸易125
五、欧盟渔业科学研究与应用128
(一)欧盟渔业主要科研机构介绍128
(二)欧盟渔业科技应用情况131
(三)欧盟渔业先进技术介绍131
六、中国与欧盟国家渔业行业优劣势比较132
(一)中国与欧盟水产品安全卫生标准、技术法规总体对比132
(二)中国与欧盟水产品卫生安全指标限量对比分析135
(三)中国与欧盟国家渔业国际贸易现状与互补情况138
(四)中国与欧盟国家渔业合作重点140
第六章 欧盟食品安全145
一、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45
(一)欧盟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能145
(二)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特点146
(三)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147
二、食品安全可追溯与快速反应系统147
(一)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147
(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系统149
三、欧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151
(一)欧盟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的法律基础151
(二)信息快速交换程序151
(三)快速预警系统的信息交流方式152
(四)与第三国沟通153
(五)欧盟食品预警系统的改进153
(六)食品安全沟通网络的基本原则154
四、欧盟食品安全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155
(一)欧盟食品安全体系对我国的启示155
(二)政策建议157
第七章 欧盟生物质能源161
一、农村生物质能源概况161
二、欧盟主要国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做法162
(一)德国162
(二)英国164
(三)芬兰166
三、欧盟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经验与启示168
(一)制定政策法规,强制性引导消费168
(二)制定经济激励政策,鼓励生物质燃油的生产168
(三)加大对一些关键技术研究的投入,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降低投资和使用成本169
(四)培育和选定能源作物的优势品种,扩大能源作物的种植面积169
(五)处理好土地利用、能源生产和农民收益的关系169
(六)积极参与欧盟生物质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170
第八章 欧盟乡村发展171
一、乡村发展的有关历史背景171
二、各国乡村发展的主要做法172
(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72
(二)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173
(三)教育、培训农民,为乡村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175
(四)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乡村协调发展176
(五)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繁荣乡村经济177
(六)实行补贴制度,促进生产发展,稳定农民收入178
三、欧盟国家乡村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78
(一)保护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乡村发展的主要趋势178
(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是未来乡村发展的主要特点179
(三)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点180
(四)调节乡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乡村经济稳定发展181
四、欧盟乡村发展的启示182
(一)建设新乡村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182
(二)多渠道筹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82
(三)重视农业立法182
(四)大力投资农业科技和乡村教育183
(五)促进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183
(六)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183
第九章 中国与欧盟农业合作战略185
一、中国—欧盟农业合作现状185
(一)政府间合作机制185
(二)经济贸易合作187
(三)农业科技合作192
(四)农业援助与合作196
(五)农业人才交流201
(六)农产品贸易促进202
(七)农业国际事务203
二、中国—欧盟农业合作的主要特点203
(一)政府在农业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3
(二)中国—欧盟发展援助框架下的农业合作是中欧之间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式203
(三)中国与欧盟在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领域的合作逐步加深204
(四)欧盟东扩为中国与欧盟的农业经贸关系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4
(五)中国与欧盟农业合作潜力大205
(六)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205
(七)加入WTO后我国加快国内市场的开放将为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205
(八)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206
三、中国—欧盟农业合作指导思想和原则206
(一)中国—欧盟农业合作的指导思想207
(二)中国—欧盟农业合作的基本原则207
四、中国—欧盟农业合作重点领域208
(一)中国与欧盟国家种植业行业合作重点208
(二)中国与欧盟国家畜牧行业合作重点209
(三)中国与欧盟国家渔业行业合作重点211
(四)中国与欧盟国家生态农业合作重点212
(五)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业机械合作重点212
(六)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业和农村改革合作重点213
(七)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业信息共享合作重点213
五、加强中国—欧盟农业合作战略对策214
(一)充分利用现有政府间农业合作机制,推动农业合作214
(二)促进农产品贸易214
(三)积极争取外国政府无偿援助项目214
(四)加强科技交流214
(五)加强人员交流214
(六)积极开展热点和重要问题的研究,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