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0198677.jpg)
- 卓勇良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44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经验-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历史转折1
二、两条主线3
三、奇特进程3
第一条主线:多线程突破姓资姓社束缚7
第一章 如何实事求是7
一、实事求是和包产到户7
(一)高级社“大呼隆”的困惑7
(二)燎原社的“星火”8
(三)“打倒包产到户”9
(四)包产到户众生相10
二、包产到户只适宜于“三靠”队吗11
(一)“不许分田单干”12
(二)何为浙江的事实?13
(三)“顶牛”14
三、实事求是的关键是尊重群众实践16
(一)农村发展的唯一选择16
(二)把责任制选择权归还给农民18
(三)问题的症结就是在于姓资姓社的纠葛19
第二章 “搞活经济必先搞活思想”20
一、破除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20
(一)理直气壮地抓紧商品生产21
(二)社队企业也可以收购和加工经营当地产品22
(三)“提倡社会主义竞争”23
二、破除泛资本主义观念23
(一)“弃农经商”是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24
(二)“为专业户的兴起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25
(三)推动和支持农民合股办厂27
三、破除“左”眼看能人观念28
(一)“左”眼看能人,能人变坏人28
(二)眼睛向下、能人遍地29
第三章 怎样对待改革和改革者30
一、掀起一场廓清姓资姓社疑惑的“步鑫生旋风”30
(一)铁腕治厂30
(二)全国扬名31
(三)历史功绩31
二、积极应对兑现改革举措的“奖金风波”32
(一)市政府也无能为力32
(二)鲁冠球的“第一桶金”33
(三)艰难的奖金34
三、打通“梗阻”34
(一)现场办公35
(二)实地调查35
(三)解放思想是一门艺术36
第四章 突破单一所有制局限37
一、有利因素胜于不利因素37
(一)浙江第一个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文件37
(二)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有利因素39
(三)不利因素40
二、循序而进的阶段性变迁41
(一)第一阶段以城镇集体工业为主,大致是改革开放前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41
(二)第二阶段以农村集体工业为主,大致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4年42
(三)第三阶段是非公有制工业迅猛发展,大致是1992年至今43
(四)在上述三个阶段之中,并重推进和穿插着两个互为关联的重要阶段,即股份化和企业改制阶段,时间大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45
三、最优的快速渐进过程47
(一)以发展生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47
(二)以市场经济竞争形成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的自然过程48
(三)以民间与政府的积极互动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49
(四)形成显著的经济社会绩效50
四、加快了浙江经济体制整体转换51
(一)形成了大众创业的微观基础51
(二)改变了全社会的产权关系52
(三)造就了不同所有者的有效竞争局面52
第五章 “温州模式”争论53
一、从“率先贫穷”到率先创业53
(一)从丰裕陷于贫穷53
(二)“资本主义复辟”54
(三)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崛起55
二、思想认识的重大突破56
(一)打压57
(二)转折58
(三)“注册登记”59
三、一场缺少公开反对者的奇特争论60
(一)温州模式讨论的高峰60
(二)反对派缺席61
(三)超越意识形态局限的特点61
四、主要论敌是自己头脑中的传统观念62
(一)表现虽好,成分可疑62
(二)仍属补充,方向正确63
(三)限制雇工,引导联合64
(四)加强引导,促进规范65
五、短暂的反复66
(一)经济工作必须问问姓资姓社66
(二)“匆匆春又归去”67
(三)“杀机”68
(四)台州会议69
第二条主线:持续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束缚73
第六章 战略突围:从轻纺优先到外向型经济73
一、统制经济和小农价值观73
(一)“政治周期”73
(二)小农价值观左右下的工业情结74
(三)经济工作行为特征77
二、轻纺成为战略转型的突破口79
(一)避开短处发挥长处79
(二)创造性地实施轻纺六优先80
(三)轻纺造就浙江模式81
三、市场崛起82
(一)市场大省83
(二)“兴商建县”84
(三)个私经济孵化器86
(四)低成本的双层经营体制88
四、围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90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90
(二)西子湖畔的激烈争论92
(三)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93
第七章 农业突破:从多种经营到效益农业96
一、传统和计划:浙江农业的多重困境96
(一)小农困境96
(二)资源困境98
(三)计划困境99
二、从极左回归传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99
(一)多种经营是浙江传统农业的根基99
(二)“以粮为纲”100
(三)拨乱反正102
三、从传统走向现代:率先实施市场化取向的效益农业104
(一)计划经济的“粮食堡垒”逐渐突破104
(二)围绕粮食问题的长期争论107
(三)农业计划体制的自我封闭怪圈109
(四)“什么来钱种什么”112
(五)要素配置全面优化113
第八章 城市突击:从小城镇到城乡一体化118
一、逆城市化和紧闭城门119
(一)繁荣的市井社会119
(二)逆城市化120
(三)紧闭城门的思维定势121
二、自下而上的“造城运动”122
(一)浙江最早的小城镇调研报告122
(二)乡镇企业加市场123
(三)农民造城运动125
(四)城市化战略奔腾欲出126
三、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127
(一)“我想重点抓一下城市化问题”127
(二)城市化风起云涌129
(三)多种城市化模式130
四、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132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133
(二)率先制定并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134
(三)实践先行135
(四)率先发布城乡统筹评价报告137
附录“小城镇”与“大城市”之争139
(一)城市化讨论“风生水起”:90年代末的争鸣139
(二)“浙江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理论研讨会”之争:“大城市派”占上风141
(三)“浙江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理论研讨会”之争:“小城镇派”占优142
第九章 投融资改革:从“四自”公路到社会办事业145
一、“思路一变道路宽”147
(一)缘起集资办电147
(二)高速突破148
(三)“四自”公路149
二、全面引入市场机制151
(一)推进经营方式产业化151
(二)推进资源利用商品化152
(三)推进项目运作股份化152
(四)推进项目管理制度化153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153
(一)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153
(二)积极拓展民间投资领域153
(三)着力构筑有效的融资体系154
(四)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方式154
第十章 战略转型:从“八八战略”到创业创新总战略156
一、“八八战略”157
(一)“八八战略”的时代背景157
(二)“八八战略”的客观依据157
(三)“八八战略”的基本内涵159
(四)“八八战略”的现实意义159
二、创业创新总战略161
(一)创业创新总战略的时代背景162
(二)创业创新总战略的基本内涵162
(三)创业创新总战略的现实意义163
三、“八八战略”与创业创新总战略的主要创新和突破165
(一)突出统筹城乡发展165
(二)突出统筹区域发展167
(三)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建设168
(四)突出内外开放的协调发展170
(五)突出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171
(六)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172
理论归纳和思辨176
第十一章 浙江解放思想历程与主要特点176
一、以快速渐进为基本特征的解放思想进程176
(一)快速渐进176
(二)两条主线177
(三)三个阶段178
二、以行动为重的解放思想的主要方式179
(一)理论和行动:解放思想的两个基本方面179
(二)草根模式:民间创业创新为主线的解放思想路径180
(三)政府支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182
三、以生产力发展为目标的解放思想务实策略185
(一)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185
(二)自然过程:与生产力发展高度结合186
(三)务实求真:创造性地形成解放思想的独特个性187
四、以提升民生为要求的解放思想主要动力189
(一)穷则思变:“率先贫穷”推动率先解放思想189
(二)大众创业:解放思想的草根力量191
(三)全面小康:改善民生要求深入解放思想194
五、以人与环境积极互动为支撑的解放思想乡土环境195
(一)社会支持:基于人与自然积极博弈的农业文明的传承195
(二)区位支持:位于沿海和毗邻上海的优越条件197
(三)空间支持:人口稠密形成的空间均质化198
第十二章 如何解放思想的深深思索202
一、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进程中的反复202
(一)解放思想是社会常态202
(二)解放思想必有反复203
(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204
二、正确对待“范仲淹两难”205
(一)实际工作的两个准则206
(二)解放思想的荣辱得失206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7
三、超越思维局限推进解放思想207
(一)解放思想必先回归传统208
(二)解放思想必须超越自我209
(三)解放思想必须尊重客观世界的多样性210
四、历史责任重于天210
(一)姓资姓社争论具有历史必然性210
(二)正确看待思想转变的渐进性211
(三)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211
附录 有关温州模式的论文及重要报道(1983—1990)213
后记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