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卓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5006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中国治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1
二、科学发展观与“三个文明”发展的内在统一5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13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明与科学发展观17
引言17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明的构建17
一、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17
二、中国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21
三、中国现代文明的民族特色26
第二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诉求31
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时代定位31
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文明的根本要求34
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6
第三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契机44
一、全面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国际大环境44
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目标制定的国内视角46
三、中国现代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挑战48
第二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系统界定55
引言55
第一节 社会文明的双重视域56
一、社会文明的全面域56
二、社会文明的协调域61
三、双重视域的关系辩证64
第二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66
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素分析67
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构分析71
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功能分析74
第三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核心价值77
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本指归77
二、促进人本指归价值的实现81
第三章 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成就、困境及启示87
引言87
第一节 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成就88
一、西方文明的源流与发展概述88
二、西方现代文明在经济方面的成就93
三、西方现代文明在政治方面的成就97
四、西方现代文明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102
五、西方现代文明对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创造106
第二节 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困境108
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危机与伦理难题108
二、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矛盾113
三、精神的困扰与畸变116
第三节 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启示122
一、以人为本122
二、确立科学的发展观125
三、在发展中坚持民族性、地方特色与世界性的统一128
第四章 中国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30
引言130
第一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探索131
一、近代仁人志士对社会文明的不懈追求与历史局限性131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的最初探索与实践135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三个文明”建设的曲折发展139
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三个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143
第二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可能性147
一、渐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147
二、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环境150
三、上下同心,复兴中华的良好精神环境154
四、敢为天下先,开放兼容,务实进取,爱国爱乡的岭南文化环境157
第三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161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论与整体文明观161
二、邓小平坚持“两手抓”的文明协调发展观16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明协调发展观168
第五章 广东“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考察172
引言172
第一节 广东“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172
一、广东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173
二、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179
三、广东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182
第二节 广东“三个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85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185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行依法治省与以德治省相结合186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188
四、发挥广东“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优势,加快广东现代化发展的步伐189
第三节 广东“三个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91
一、广东经济提升的瓶颈制约及其成因191
二、广东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及其成因193
三、广东教育和科技发展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及其成因194
四、广东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196
五、广东干部队伍的腐败问题及其成因197
第四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思考198
一、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经济条件分析199
二、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条件分析202
三、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才条件分析203
四、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制度条件分析205
五、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地域条件分析206
第六章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209
引言209
第一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核心):提高公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10
一、生活富裕化212
二、精神充实化214
三、观念理性化215
四、能力多元化216
五、素养全面化217
第二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主体目标(战略关键):先行一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9
一、经济层面:经济发展的现代化219
二、政治层面:实现民主化、法治化222
三、精神层面:建设文化大省224
第三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体目标(战略全貌):齐头并进,优化发展226
一、广东物质文明发展的战略目标227
二、广东政治文明发展的战略目标234
三、广东精神文明发展的战略目标241
第七章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248
引言248
第一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概论249
一、机制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249
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之内涵258
第二节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分析263
一、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的一般分析263
二、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267
三、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275
第八章 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284
引言284
第一节 率先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石285
一、拓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5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88
三、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290
四、以开放促改革,增强外源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92
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93
六、扩大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95
第二节 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构建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保障系统295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新模式296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99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省302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305
第三节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广东创新能力和公民整体素质,塑造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柱308
一、努力繁荣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308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311
三、全面繁荣文化事业314
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相融合319
五、改革文化体制,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综合竞争力320
第四节 整合全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比较优势,推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23
一、整合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综合优势323
二、增创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优势,推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31
后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