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鹏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44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犯罪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社会学1
一 犯罪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
二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
三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任务8
四 犯罪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0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研究方法15
一 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6
二 研究类型、程序与资料要求19
三 统计分析与社会调查23
第三节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意义26
一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意义26
二 研究犯罪社会学的实践意义28
阅读材料与案例29
阅读思考41
本章小结41
关键术语42
复习思考题42
第二章 犯罪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43
第一节 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渊源43
一 古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43
二 近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46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社会学思想49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50
一 统计犯罪学的出现50
二 犯罪人类学的兴衰52
三 犯罪社会学的形成54
四 犯罪社会学的发展58
第三节 犯罪社会学的理论59
一 社会结构理论60
二 社会过程理论65
三 社会冲突理论69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在中国73
一 1949年以前的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73
二 1949年以后的犯罪社会学74
阅读材料与案例76
阅读思考78
本章小结78
关键术语79
复习思考题80
第三章 犯罪与犯罪问题81
第一节 什么是犯罪81
一 界定犯罪的两种角度81
二 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概念85
三 社会学犯罪概念及其意义90
第二节 犯罪类型97
一 犯罪类型的一般划分97
二 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与犯罪分类101
三 犯罪社会学特别关注的犯罪类型104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108
一 新中国的五次犯罪高峰108
二 中国犯罪的主体特征112
三 中国犯罪的类型特征115
阅读材料与案例121
阅读思考130
本章小结130
关键术语131
复习思考题131
第四章 犯罪原因的社会分析132
第一节 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132
一 犯罪原因的概念132
二 外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134
三 中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137
第二节 探索犯罪原因的基本途径140
一 犯罪社会学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140
二 罪因系统与罪因结构144
三 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犯罪根源148
第三节 影响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155
一 犯罪的社会根源依然存在155
二 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失衡157
三 市场经济的消极社会后果158
四 犯罪的文化土壤仍然相当肥沃161
阅读材料与案例162
阅读思考165
本章小结166
关键术语166
复习思考题167
第五章 犯罪与个人生活环境168
第一节 个人生活环境概述168
一 个人生活环境的性质与特点168
二 个人生活环境与犯罪171
第二节 家庭和犯罪172
一 家庭的结构功能与犯罪172
二 父母背景与子女犯罪177
三 家庭教育和犯罪178
四 恋爱、婚姻与犯罪184
第三节 学校与犯罪187
一 学校性质及其与犯罪的关系187
二 学校教育模式与犯罪189
三 学校管理模式与犯罪193
四 校园环境与犯罪195
第四节 工作单位、社区环境与犯罪197
一 工作单位与犯罪197
二 社区环境与犯罪200
三 邻里关系与犯罪202
阅读材料与案例203
阅读思考207
本章小结207
关键术语208
复习思考题208
第六章 犯罪与宏观社会环境209
第一节 社会根本制度与犯罪209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犯罪215
一 经济改革与犯罪215
二 经济发展与犯罪219
三 失业问题与犯罪223
第三节 政治状况与犯罪225
一 政治腐败与犯罪225
二 政治动乱与犯罪227
三 阶级斗争与犯罪228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与犯罪230
一 社会分层与犯罪230
二 二元结构与犯罪238
三 人口流动与犯罪240
阅读材料与案例243
阅读思考245
本章小结245
关键术语246
复习思考题246
第七章 文化和犯罪247
第一节 文化及其对犯罪的影响247
一 文化的性质及特点247
二 文化对犯罪的影响250
三 文化冲突与犯罪255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犯罪258
第二节 亚文化与犯罪260
一 什么是亚文化260
二 西方的犯罪亚文化理论261
三 我国的犯罪团伙问题266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犯罪273
一 大众传媒的性质与功能273
二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274
阅读材料与案例280
阅读思考287
本章小结287
关键术语288
复习思考题288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犯罪289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犯罪290
一 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290
二 社会转型对犯罪的影响292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301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犯罪303
一 高科技具有天然的两重性303
二 科技进步对犯罪的影响306
三 现代生物科技与犯罪308
四 计算机技术与犯罪310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犯罪314
一 网络社会的性质与特点314
二 网络社会的犯罪问题315
三 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320
阅读材料与案例323
阅读思考326
本章小结326
关键术语327
复习思考题327
第九章 社会控制与犯罪328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328
一 社会控制的科学内涵328
二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332
三 犯罪的社会控制机制335
第二节 正向行为的积极引导341
一 社会秩序的积极控制341
二 社会奖赏与社会控制345
三 社会保障与社会控制346
四 社会化与自我控制347
第三节 越轨、犯罪的社会制裁349
一 越轨、犯罪的性质及其类型349
二 社会制裁的性质与意义350
三 社会制裁的基本形式352
四 社会制裁的原则和要求355
阅读材料与案例357
阅读思考360
本章小结360
关键术语362
复习思考题362
第十章 犯罪的社会治理363
第一节 国外犯罪治理模式363
一 何谓犯罪治理模式363
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控制模式365
三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治理模式368
四 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372
五 对不同犯罪治理模式的评价374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76
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性质376
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依据380
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382
四 改造社会环境与综合治理387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领域389
一 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389
二 城市犯罪的综合治理391
三 农村犯罪的综合治理393
阅读材料与案例397
阅读思考400
本章小结401
关键术语401
复习思考题402
参考书目403
后记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