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
  • 张红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222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原理1

1.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原理2

1.1.1 中央银行方程式及基础货币供应2

1.1.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9

1.1.3 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13

1.2 公开市场操作的途径13

1.2.1 公开市场操作对银行创造货币的影响14

1.2.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传导机制15

1.3 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与汇率的影响16

1.3.1 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的影响17

1.3.2 公开市场操作对汇率的影响19

2 中美两国公开市场操作比较21

2.1 中美两国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差异22

2.1.1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及途径22

2.1.2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及途径26

2.1.3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29

2.1.4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缺憾31

2.2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过程33

2.2.1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作用33

2.2.2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人员组成33

2.2.3 关于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有关法律规定34

2.2.4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程序34

2.2.5 为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准备的有关材料35

2.2.6 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程序36

2.3 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议事机构及决策过程38

2.3.1 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机构38

2.3.2 中国货币政策议事机构39

2.3.3 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程序和为会议提供的材料41

2.3.4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与具体操作过程41

2.4 中国货币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43

2.4.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与要求43

2.4.2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完全透明44

2.4.3 中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44

2.4.4 公开市场操作透明度47

2.4.5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性标志——价格招标与数量招标48

3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背景与现状50

3.1 中国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金融背景51

3.1.1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经济背景51

3.1.2 公开市场操作的体制背景53

3.2 公开市场操作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55

3.2.1 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情况55

3.2.2 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阶段58

3.2.3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经验60

3.2.4 公开市场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63

3.3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64

3.3.1 国债债券市场提供的操作平台有限64

3.3.2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不足67

3.3.3 超额准备金制度的制约68

3.3.4 公开市场操作科学性有待提高70

3.3.5 进一步增加操作的灵活性72

4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标准与比较74

4.1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选择的标准75

4.1.1 选择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标准75

4.1.2 操作工具对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制约80

4.1.3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过程82

4.2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比较83

4.2.1 公开市场的主导操作工具:国债84

4.2.2 公开市场主要操作工具:政策性金融债86

4.2.3 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工具:中央银行券88

4.3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开市场操作工具90

4.3.1 英格兰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90

4.3.2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93

4.3.3 欧洲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97

4.3.4 日本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99

4.3.5 四大中央银行可交易的品种选择101

4.3.6 欧洲中央银行及日本银行操作工具多样性的原因102

5 中央银行票据——一个现实而无奈的选择104

5.1 中央银行票据的概念、发行的背景与目的105

5.1.1 中央银行票据的概念106

5.1.2 中央银行票据的性质106

5.1.3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目的107

5.1.4 中央银行票据的发展过程109

5.1.5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方式112

5.1.6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意义和作用113

5.2 对中央银行票据的认识114

5.2.1 与国债相比发行目的不同114

5.2.2 由现阶段国债市场发展水平决定115

5.2.3 一个较好的对冲工具116

5.2.4 影响市场流动性117

5.2.5 一种较好的回购工具118

5.3 中央银行票据的局限性120

5.3.1 中央银行票据——现实而无奈的选择120

5.3.2 中央银行票据的对冲成本问题120

5.3.3 中央银行操作的公正性及对国债的影响122

5.3.4 交易方式对中央银行票据的制约123

5.3.5 结论123

5.4 中央银行票据的发展前景124

5.4.1 中央银行票据——一种阶段性的操作工具124

5.4.2 很难与财政政策相配合124

5.4.3 发达国家不再采用中央银行票据操作125

5.4.4 中央银行票据退出的前提条件125

6 未来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构架127

6.1 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改进原则128

6.1.1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改进的原则和途径128

6.1.2 未来最主要的操作形式:回购协议129

6.1.3 未来操作工具的基本构架132

6.2 中央银行对冲政策的选择132

6.2.1 我国对冲政策选择的难点133

6.2.2 对冲政策的选择134

6.3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改进和完善的方向140

6.3.1 操作目标的改进140

6.3.2 发展债券市场提供广阔的操作平台142

6.3.3 公开市场操作框架和程序的改革145

6.3.4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147

6.3.5 操作工具风险的防范150

致谢152

参考文献154

博士后介绍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