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法制史
  • 范忠信,陈景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258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229MB
  • 文件页数:623页
  • 主题词:法制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编 起源时期的中国法制(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第一章 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传说与事实17

第一节 关于上古无法制时代的追忆17

第二节 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猜度和观念19

第三节 关于中国法制起源的事实追忆22

第四节 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24

第二章 夏商法制与天法、天罚、神判26

第一节 夏商政治体制与司法26

第二节 关于夏商法制的历史记述29

第三节 天法与神判天罚34

第三章 西周法制与中国法律传统的肇端39

第一节 天命、革命、民主:西周政治观念39

第二节 西周的法律原则和刑事政策42

第三节 周礼及礼与法、刑的关系45

第四节 宗法制度与周代政治体制53

第五节 法律形式和主要民刑法律制度59

第六节 周代的司法体制与诉讼制度67

第二编 争鸣时期的中国法制(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第四章 诸子百家的政治法律主张及其实践77

第一节 诸子百家的主要政治法律主张77

第二节 诸子百家主张在各国的实践84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成文法公布运动90

第一节 成文法公布运动的历史背景90

第二节 郑国铸刑书91

第三节 晋国铸刑鼎93

第四节 成文法公布运动的历史意义94

第六章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的变法改革运动99

第一节 诸国变革与立法99

第二节 战国时期三大著名变法运动106

第三节 战国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112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法制的主要内容115

第一节 各国政治体制和行政制度115

第二节 主要刑事法制125

第三节 主要民事法制131

第四节 主要经济法制135

第五节 主要军事法制140

第六节 列国关系法制143

第七节 司法和诉讼制度152

第三编 整合时期的中国法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第八章 秦朝法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法律制度的确立161

第一节 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162

第二节 秦朝立法概况与云梦、里耶秦简165

第三节 秦朝的刑事法制168

第四节 秦朝的行政法律制度177

第五节 秦朝的民事和经济法制180

第六节 秦朝的司法与诉讼制度186

第七节 秦制与中国法律传统主要特质的形成189

第九章 汉代法制对秦制的因袭及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193

第一节 治国思想、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194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基本政治制度201

第三节 文景刑罚改革与汉刑事法制204

第四节 汉代的民事和经济法制223

第五节 汉代的司法诉讼制度228

第六节 春秋决狱、法律章句与法律的儒家化231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加深236

第一节 三国法制及“八议”制度的形成237

第二节 两晋法制及“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形成244

第三节 南北朝法制与法律儒家化的深入251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258

第四编 定型时期的中国法制(隋唐至明清时期的法制)第十一章 隋朝法制因袭北朝及其启后意义265

第一节 立法概况及主要法律形式265

第二节 对北朝法制的因袭及其启后意义267

第三节 隋律的地位及隋代法制的教训270

第十二章 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273

第一节 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273

第二节 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275

第三节 唐代主要刑事法律制度283

第四节 唐代的主要民事法制300

第五节 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308

第六节 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法系315

第十三章 宋代法制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319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宋代法制319

第二节 宋代刑事法制331

第三节 宋代民商法制336

第四节 宋代行政法制349

第五节 宋代司法制度355

第十四章 辽夏金法制与北方少数民族法制的特色361

第一节 辽夏金的政治与行政制度361

第二节 辽夏金的刑事法制371

第三节 辽夏金的司法诉讼制度374

第四节 辽夏金法制的民族特色与汉化追求378

第十五章 元朝法制与民族歧视和法制汉化382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383

第二节 元代刑事法制386

第三节 元代民商法制389

第四节 元代行政法制394

第五节 元代司法制度397

第十六章 明代法制与君主专制集权政体的加强401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402

第二节 明代的刑事法制408

第三节 明代的民事法制414

第四节 明代的经济法制423

第五节 明代行政法制427

第六节 明代司法制度433

第十七章 清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衰微442

第一节 清代的立法概况443

第二节 清律的内容及其特点447

第三节 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454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457

第五编 变革时期的中国法制(清末、民国与新中国法制)第十八 章清末法制变革运动465

第一节 清末新政前的法制变化465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运动469

第三节 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上)479

第四节 清末修律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下)493

第十九章 民国时期的法制建设运动503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503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507

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制524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建设529

第二十章 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运动551

第一节 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1927—1937年)551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37—1945年)560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1946—1949年)569

第二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法制历程(1949—1957年)578

第一节 宪法和行政法578

第二节 刑事法制585

第三节 民事和经济法制587

第四节 司法制度598

参考文献605

后记6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