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 WTO 和补偿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 WTO 和补偿政策研究
  • 孔祥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45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农民-土地补偿费-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 WTO 和补偿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一、引言1

(一)选题依据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目标及本章结构10

二、理论框架11

(一)补偿原则、征地垄断与农地效用衡量11

(二)受偿意愿的理论推导17

(三)失地农民“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19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22

(一)调查方案与数据获取22

(二)数据的描述统计23

四、失地农民“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及分析33

(一)变量选择及符号假定33

(二)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两个综合变量37

(三)失地农民意愿补偿金额的影响因素分析41

(四)失地农民是否选择非货币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45

(五)失地农民转让土地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50

五、案例分析——以三亚市为例54

(一)强制征地所导致的土地浪费——M镇工业开发区的案例54

(二)廉价补偿所增加的交易成本——A、B两村的案例54

(三)土地征用中村集体的“特权”56

(四)失地农民不同的“意愿”——若干村民的调查56

(五)小结58

六、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不足58

(一)主要结论58

(二)政策建议60

(三)研究不足62

参考文献63

第2章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67

一、导论67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67

(二)征地问题的现状分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68

(三)本领域相关研究成果71

(四)理论分析和结构框架73

(五)数据和方法75

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土地需求的关系76

(一)人口因素增大了对土地的需求76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更大的土地需求78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和房地产过热加剧了土地需求79

(四)耕地被大量占用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82

三、政府行为与耕地占用关系分析82

(一)地方政府在现行投资体制下具有投资扩张冲动82

(二)地方政府征地的源动力来自当前的土地经济格局84

(三)政府违法征地的“园区”情结及其潜在危害85

四、征地法律矛盾与制度缺陷对征地的影响87

(一)法律的矛盾与土地征用权的滥用87

(二)产权制度缺陷与征地关系88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90

五、征地补偿问题分析91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征地补偿政策沿革91

(二)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征地补偿费政策94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缺陷95

六、耕地征用对农民影响的实证分析100

(一)对浙江455户失地农民的调查101

(二)对16个省(区、市)2670户被征地农户的调查103

(三)调查结论105

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框架设计105

(一)改革征地制度应综合考虑的因素106

(二)征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06

(三)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06

八、结论和政策建议109

(一)结论109

(二)政策建议110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11

参考文献112

第3章 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研究114

一、导论114

(一)选题的背景114

(二)文献综述115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18

(四)本章结构118

二、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及其问题分析119

(一)土地征用与征用补偿119

(二)征地补偿的理论依据及原则120

(三)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分析122

三、基于公平原则的征地补偿新标准125

(一)新标准设计的前提和依据126

(二)征地补偿新标准的设计128

(三)小结131

四、案例分析——新标准的试算与评价134

(一)陕西省西安市和商洛市的案例134

(二)西气东输工程案例139

(三)小结141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41

(一)结论141

(二)政策建议142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43

参考文献143

第4章 大连市甘井子区城市化与土地问题研究147

一、引言147

二、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动向148

(一)当前的土地政策148

(二)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149

三、甘井子区城市化中土地的基本情况150

(一)集体土地国有化和农地非农化速度加快151

(二)不平衡的城市化151

(三)甘井子区各镇(街道)城市化程度聚类分析153

四、甘井子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56

(一)征地遗留问题156

(二)土地国有化问题158

(三)集体资产问题159

(四)保险安置问题159

(五)农转居问题160

(六)企业搬迁问题160

五、经验借鉴160

(一)深圳的“土地直接转为国有”160

(二)北京市的作法162

(三)上海市的做法162

(四)经验总结163

六、政策建议164

(一)第一类地区164

(二)第二类地区165

(三)第三类地区166

参考文献167

第5章 H省SY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168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68

(一)SY市概况168

(二)SY市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168

(三)SY市工业化对土地使用模式提出新要求170

二、SY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农户意愿分析174

(一)引言174

(二)SY市近年土地征用与农民的“受偿意愿”175

(三)SY市农民转让土地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178

(四)租赁还是入股——农民对两种土地转让方式的态度分析183

(五)案例分析186

(六)政策性建议188

三、SY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企业意愿分析189

(一)SY市LZ工业开发区概况190

(二)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191

(三)企业的用地情况191

(四)企业对获取土地方式的意向192

(五)旅游开发区——以SL为例194

(六)几点结论196

(七)本节附录197

四、SY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模式研究201

(一)SY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01

(二)SY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204

(三)土地租赁模式206

(四)农民土地入股模式207

(五)政府利益的保障208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09

第6章 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210

一、土地征用的法律依据210

二、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212

三、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范围和纠纷处理216

(一)土地征用补偿标准216

(二)土地征用补偿范围218

(三)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处理220

四、土地征用程序222

五、经验借鉴226

(一)尽快出台《土地征用法》226

(二)必须明确界定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226

(三)以市场价格为原则确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227

(四)土地征用过程的明晰化,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知情权227

(五)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228

参考文献228

第7章 国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经验230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芜湖试点经验230

(一)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背景230

(二)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方案231

(三)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具体做法234

(四)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所取得的成效238

(五)芜湖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积极的经验239

(六)进一步开展试点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242

(七)小结244

二、南海的土地股份合作制245

(一)南海模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245

(二)独特之处在于让农民以土地的权利参与工业化246

(三)南海模式的实质:让农民分享土地部分增值收益247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49

三、广东省佛山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做法与经验251

(一)土地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251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施办法253

(三)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255

(四)佛山的经验及其启示258

附录:调查表(问卷)260

后记291

表1-1农户家庭结构及就业状况统计资料描述23

表1-2受访者个人社会人口统计资料描述24

表1-3农户家庭收入及变化情况25

表1-4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及变化情况26

表1-5农户家庭土地及被征用情况27

表1-6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的知情权状况28

表1-7征地后农民得到的补偿情况29

表1-8货币补偿的支付情况30

表1-9农民是否愿意被征地及其原因30

表1-10失地农民愿意接受的补偿方式统计31

表1-11失地农民愿意接受的补偿标准及转让土地倾向统计32

表1-12变量名称及封闭型答案对应值35

表1-13自变量系数符号的假定36

表1-14KMO AND BARTLETTS TEST39

表1-15TOTAL VARIANCE EXPLAINED40

表1-16KMO AND BARTLETTS TEST40

表1-17TOTAL VARIANCE EXPLAINED41

表1-18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描述统计42

表1-19线性到对数模型与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42

表1-20LOGIT模型中自变量的描述统计46

表1-21模型卡方检验表47

表1-22模型拟合优度检验47

表1-23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表47

表1-24模型回归系数表47

表1-25最终模型卡方检验表49

表1-26最终模型拟合优度检验49

表1-27最终模型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表49

表1-28最终模型回归系数表50

表1-29LOGIT模型中自变量的描述统计51

表1-30LOGIT模型估计结果52

表2-11996~2002年我国人口、耕地及建设用地情况76

表2-21996~2002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及住房情况78

表2-31996~2002年第一、第二产业产值、就业和城市人口有关比重79

表2-42000~200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81

表2-52001~2002年基本建设投资来源情况84

表2-6我国耕地补偿标准变化表93

表2-72000-2001年部分省份耕地征用与人口安置状况表96

表2-8部分国家或省市重点工程征用土地补偿费用表98

表2-91998年以来失地农户获得的补偿金额101

表2-10征地补偿价格与政府出让价格比较102

表2-11失地后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102

表2-12失地后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104

表3-1陕西省西安市不同类型征地补偿的标准135

表3-2西安市部分公益性征地项目中失地农民人均可获得的征地补偿费135

表3-3西安市部分公益性征地项目中按照补偿新标准计算的失地农民人均可获得的征地补偿费范围136

表3-4两种标准下人均征地补偿费的比较136

表3-5商洛市不同征地类型的补偿标准137

表3-6商洛市公益性征地失地农民人均补偿费138

表3-7商洛市公益性性征地按照新标准计算的失地农民人均补偿费范围138

表3-8商洛市两种标准下的公益性征地补偿费的比较138

表3-9按照新标准计算的公益性征地补偿费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费的比较138

表4-1大连市甘井子区200~2003年耕地面积151

表4-22001~2003年原农村镇(街道)农业人口151

表4-3前盐村被征用的土地及补偿状况157

表5-1SY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169

表5-2SY市土地供应、土地出让金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对比(1998—2003年)170

表5-3征地前后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175

表5-4征地后农民生活变化的状况176

表5-5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176

表5-6农民不愿意被征用土地的原因176

表5-7农民对货币补偿与非货币补偿的选择情况177

表5-8农民对货币一次性补偿与分期补偿的选择状况177

表5-9农民希望得到的补偿金额问卷调查结果177

表5-10农民对非货币补偿方式的选择结果178

表5-11自变量代号及涉及问题的答案对应表179

表5-12模拟结果(1)181

表5-13模拟结果(2)181

表5-14模拟结果(3)182

表5-15农民以租赁方转让土地的意愿调查结果183

表5-16农民对租金的期望值183

表5-17农民对承租主体选择的意愿184

表5-18农民对土地以入股方式转让的意愿184

表5-19农民对建设用地转让方式的选择185

表5-20农民对土地租赁和入股不同组合的选择185

表5-21访谈人一览表201

表6-1世界一些国家(地区)土地征用的宪法基础对比211

表6-2世界各国(地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比较(1)212

表6-3世界各国(地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原则比较(2)213

表6-4世界各国(地区)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比较216

表6-5世界各国(地区)土地征用补偿纠纷处理比较220

表6-6世界各国(地区)土地征用通知程序比较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