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原理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法原理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18445.jpg)
- 董延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10786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经济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法原理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与法的互动1
一、经济与法互动的历史考察1
(一)经济的涵义1
(二)经济与法互动的演进历程2
(三)经济与法互动的法理分析4
二、市场经济发展与法律目标6
(一)市场经济制度与法律观念6
(二)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经济法律7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法律的价值追求9
(四)法律目标:法治经济11
三、市场经济法律的经济功能与制度功能13
(一)经济法律的经济功能13
(二)经济法律的制度功能16
四、法与经济学的兴起19
第二章 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22
一、经济法律、法规现象的解析22
(一)经济法律、法规的涵义22
(二)经济法律、法规体系24
(三)结论24
二、经济法现象的理性分析25
(一)经济法现象的合理性25
(二)经济法现象的复杂性27
(三)经济法现象的变动性29
三、经济法现象影响下的经济法理念31
(一)经济法概念问题32
(二)经济法地位问题33
(三)经济法体系问题34
四、经济法理念之集大成者:中国经济法学36
(一)中国经济法学形成的历史背景36
(二)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38
(三)中国经济法学的成就40
(四)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的几点启示44
第三章 经济法的定位47
一、研究经济法定位的意义47
二、从法律本位之演进看经济法的定位49
(一)法律本位之演进的基本原因49
(二)法律本位之演进的法律意义52
三、从法律结构之变革看经济法的定位56
(一)现代法律结构的缘起56
(二)经济法的社会法特性58
(三)法律结构变革的现实意义61
第四章 经济法主体:社会中间组织63
一、经济法主体概说63
(一)经济法主体的特征63
(二)经济法主体的构成65
二、社会中间组织与经济法主体研究的新视点68
(一)西方学者对社会中间组织的认识68
(二)社会中间组织的勃兴及其在我国的实践70
(三)我国经济法学界的关注72
三、社会中间组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具有特殊地位74
(一)社会中间组织是自成一类的经济法主体74
(二)社会中间组织是经济法的特别调节机制76
四、关于社会中间组织待研究解决的法律问题79
(一)社会中间组织概念的法律界定79
(二)社会中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法律调整81
(三)社会中间组织行为的法律规制82
第五章 经济法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83
一、效率与公平:经济法的价值分析83
(一)法学意义的效率83
(二)法学意义的公平85
(三)经济法效率价值定位86
(四)经济法公平价值定位88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法的价值取向91
(一)关于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各种观点91
(二)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确定94
三、促进效率,实现公平:经济法的价值目标98
(一)经济法的实施能有效促进社会总体的经济效率98
(二)经济法的实施能充分实现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100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102
第六章 经济法体系的学理分析107
一、范畴界定:经济法体系的涵义107
二、结构分析:经济法体系的构成111
(一)结构设计111
(二)基本共识114
三、基本问题分析: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制度121
(一)构造经济法体系的模式121
(二)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123
(三)企业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定位126
第七章 WTO规则与中国经济法的关系129
一、WTO规则视域下的政府与市场129
二、WTO规则对中国经济法的影响134
(一)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基本相通134
(二)WTO规则对政府职能的要求135
(三)WTO规则对政府管制的要求137
三、应对WTO规则,发展中国经济法140
(一)深化市场经济法制观念141
(二)重构我国政府管制142
第八章 现代经济法的目标:政府干预经济的法治化145
一、经济法的基础性问题:政府与市场145
(一)经济法的理念寓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之中146
(二)经济法的实践必须从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中去考察148
二、经济法的一项重要任务:规范政府干预行为149
三、对政府干预经济法治化的有限思索154
(一)政府干预经济法治化的一项法律原则:有限的经济权力与充分的市场权利154
(二)政府干预经济法治化的一种法律结构:权利、行为和责任157
第九章 市场规制法论161
一、市场规制与市场规制立法161
(一)市场规制及其相应立法的缘起依据161
(二)市场规制的对象及其规制原则163
(三)市场规制法的法律性质及其地位165
(四)市场规制立法的国际比较167
(五)我国市场规制立法的体系构造170
二、反垄断法律制度171
(一)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概述171
(二)我国反垄断法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172
(三)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和执行175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77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问题研究177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问题研究及其完善180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问题研究及其完善181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83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与历史回顾183
(二)现阶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的热点问题185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完善189
五、市场规制的法制化建设190
(一)我国市场规制面临的基本问题191
(二)我国市场规制立法方面的法制对策192
(三)我国市场规制执法方面的法制对策194
第十章 宏观调控法论196
一、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196
(一)宏观调控存在的必要性196
(二)依法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01
(三)宏观调控法的含义203
(四)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206
二、计划调控法律制度207
(一)计划法概说208
(二)计划调控的基本制度体系212
三、财政调控法律制度215
(一)财政法概说215
(二)财政法的地位和作用216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217
(四)财政宏观调控立法的发展方向218
四、税收调控法律制度220
(一)税法概说220
(二)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221
(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222
五、金融调控法律制度224
(一)金融法概说224
(二)金融调控法的主要内容226
主要参考书目229
后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