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仁郭,钱宗范,王昶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78107574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本质及中国宗法制度的表现形态和发展阶段1
第二节 中国宗法制度研究中几个争议问题的探讨10
一 宗法制度是否为周公创立的,只有在周代存在10
二 《礼记》所述的大、小宗关系,是否是宗法制度的“根本规定”12
三 嫡长子继承制是否为宗法制度存在的根本标志15
四 对“世系群”的研究,能否代替对中国宗法制度的研究17
第三节 中国古近代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的主要特征18
一 宗族奴隶制、宗法封建制普遍存在19
二 原始宗法制度和早期国家的政治组织、军事组织相结合20
三 表明妇女财产性质的原始婚姻形态复杂多样25
四 刑法严酷和男子家长权特别强大27
五 接受汉族影响向封建宗法过渡是普遍规律29
第四节 中国古近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的主要特征30
一 宗法统治和小家庭合族聚居的习惯很普遍30
二 祠堂、族规、族长等宗法统治形式和汉族有类似的特点32
三 宗族组织和地域组织、族规和乡规民约结合的统治形式较多存在33
四 表明妇女财产性质的多种原始婚俗并存34
五 在父权和夫权统治下,妇女在生产和家庭生活中起较重要的作用36
六 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制度反映了宗法制度的特点37
七 散居全国各地的回族有本民族特色的宗法文化形态38
八 宗法封建关系以不同的形式普遍存在40
第五节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41
结语45
第一节 满族社会氏族宗法组织的早期发展50
第二节 满族民间宗法制度的基本形态53
一 宗族聚居是宗法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53
二 宗法制度存在的表现形式54
第三节 满族皇族内部的宗法组织64
一 宗人府和皇族族长的特点65
二 玉牒——记载皇族世系的宗谱67
三 祭田——皇族宗族共财的形式70
第四节 满族婚姻形态的宗法性质71
一 决定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71
二 婚嫁习俗的宗法性表现72
第五节 满族继承制度的宗法特征76
一 宗祧继承76
二 财产继承和地位继承78
第六节 满族社会宗法封建制存在形态探析79
一 满族的宗法封建制度79
二 满族宗法封建文化总的特色81
结语83
第一节 蒙古族宗法制度的起源和发展90
一 蒙古族宗法制度的起源90
二 蒙古族宗法制度的发展91
第二节 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93
一 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基本特征93
二 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形成原因97
第三节 蒙古族宗法性的婚姻形态99
一 蒙古族宗法性的婚姻形态99
二 蒙古族传统婚制的宗法性特征106
第四节 蒙古族继承制度中的宗法观念探析109
第五节 蒙古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法思想探析115
第六节 蒙古族祭祀习俗中的宗法思想探析118
结语128
第一节 维吾尔族的历史源流及其发展136
第二节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形态139
一 维吾尔族世俗政权组织的宗法性139
二 维吾尔族传统家庭及婚姻形态的宗法性149
三 维吾尔族传统继承制度及丧葬习俗的宗法性162
第三节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的成因及其特点167
一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的成因168
二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的特点171
三 维吾尔族传统宗法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批判继承175
结语178
第一节 哈萨克族宗法制度存在形态的基本特征184
第二节 哈萨克族政统和宗统结合的社会组织187
一 哈萨克族的宗法性组织187
二 宗法组织长期稳固存在探因192
第三节 哈萨克族婚姻和家庭形态的宗法性质195
一 宗法性婚姻的特点195
二 家庭形态的宗法性特征201
第四节 哈萨克族继承制度的宗法性质204
一 伊斯兰继承方式对哈萨克族的重大影响204
二 父亲遗产幼子继承的性质206
三 族长、家长地位长子继承与原始的民主推举继承人并存的性质206
结语210
第一节 藏族的族源及发展概况213
第二节 藏族社会原始宗法制度存在形态探析218
第三节 藏族社会封建宗法制度存在形态探析221
一 领主庄园制中的宗法性表现221
二 部落头人制中的宗法性表现228
三 婚姻制度中的宗法性表现236
四 继承制度中的宗法性表现241
五 藏传佛教中的宗法性表现243
第四节 明清至近代藏族社会长期存在宗法性的原因253
结语256
第一节 从上林唐碑、唐城看壮族宗法制度的起源和基本特点262
第二节 壮族传统的民间宗法制度266
一 壮族传统的宗族组织结构266
二 壮族宗法制度和宗族组织存在的五大标志270
三 壮族传统继承制度中的宗法性279
四 壮族传统祭祀丧葬习俗中的宗法性281
五 壮族传统婚姻习俗中的宗法性283
第三节 壮族土司土官制度中的宗法统治285
一 壮族土司土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85
二 土司土官地区是人民受到黑暗统治的宗法王国287
三 土司土官官族内宗法制度的存在形态289
四 土司土官与土民、家奴、土兵的宗法封建关系298
第四节 壮族妇女在传统宗法家庭中的地位探讨306
结语308
第一节 苗族宗法制度的起源及其表现316
一 苗族宗法制度的起源316
二 苗族宗法制度的表现317
第二节 苗族社会的宗法组织319
一 苗族社会宗法组织的结构319
二 苗族社会宗法组织的特点323
第三节 苗族继承制度的宗法性326
一 地位继承的宗法性326
二 财产继承的宗法性326
三 宗祧继承的宗法性329
第四节 苗族婚丧习俗的宗法性331
一 苗族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的宗法性331
二 苗族丧葬、祭祀习俗的宗法性339
结语341
第一节 瑶族宗法制度的基本特征348
一 宗祠的存在形态和宗法作用349
二 族谱的主要宗法功能351
三 族规的基本内容和宗法性质354
四 族长和族权的基本特点和宗法性355
五 族产的形式及其宗法性357
第二节 瑶族宗族、家族组织结构和性质359
一 家—房—族型家族、宗族组织的宗法性359
二 白裤瑶油锅组织的宗法性363
三 瑶老制和大瑶山石牌组织的宗法性366
第三节 瑶族婚姻形态和继承制度的宗法性376
一 宗法性的婚姻形态376
二 宗法性的继承制度385
第四节 瑶族丧葬祭祀习俗的宗法性391
一 瑶族丧葬习俗的宗法性391
二 瑶族祭祀习俗的宗法性394
结语397
第一节 土家族的源流及宗法制发展概况403
第二节 土家族民间宗法制度的存在形态406
一 民间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和特点406
二 婚育习俗和继承制度的宗法性419
三 丧葬习俗与祭祀习俗的宗法性425
第三节 土家族土司制度中的宗法形态430
一 兴而复衰的土司土官制度430
二 颇具特色的官族宗法形态432
三 广泛存在的宗法封建关系435
第四节 土家族宗法制度长期存在探因439
一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是宗法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439
二 封闭性的山地文化圈有利于宗法制长期存在440
三 宗法制存在是维系宗族乃至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441
四 宗法制的存在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和长久442
第五节 土家族宗法制度的特殊性探析443
一 原始婚姻形态遗存较多,妇女地位相对重要443
二 敬祭家祖、兴起祠堂、赶修家谱之风,起步晚而发展快446
三 神权统治较为严密,几乎主宰着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447
结语450
第一节 侗族家庭家族组织的结构和宗法制度存在的一般表现456
一 家庭家族组织的结构456
二 侗族社会宗法制度存在的一般表现458
第二节 侗族社会组织及其宗法性464
一 侗族社会组织464
二 侗族款组织的宗法性465
三 侗族款组织的性质和作用469
第三节 侗族社会宗法形态的特殊性表现471
第四节 侗族近代宗法文化特点形成探源478
结语480
第一节 傣族宗法制度的起源和基本形式484
一 傣族宗法制度的起源484
二 傣族宗法制度的基本形式488
第二节 傣族封建宗法制度的基本特征493
一 傣族封建宗法性分封494
二 傣族宗法性等级制度497
三 傣族家长制宗法封建关系的存在形式501
第三节 傣族继承制度中的宗法观念探析504
一 傣族宗法性地位继承504
二 傣族宗法性财产继承508
第四节 傣族的宗法性婚姻家庭形态512
一 傣族传统婚姻形态及其宗法性表现512
二 傣族宗法性传统婚姻的特点516
三 傣族传统家庭组织和家族组织中的宗法性表现520
第五节 傣族宗教信仰中的宗法思想探析525
一 傣族原始宗教信仰及其宗法性表现525
二 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发展及其宗法性表现529
第六节 傣族土司制度中的宗法性表现531
一 傣族土司制度的起源和发展531
二 傣族土司制度中的宗法性因素531
三 傣族土司制度与广西壮族土司土官制度的不同特点533
结语534
第一节 彝族特有的社会政治结构——宗法性的家支制度542
一 共同的血缘祖先——宗族形成的基础542
二 族长和头人“苏易”与“德古”——宗法制度的体现543
三 共同参与祭祀——宗族活动的表现544
四 同宗共财——宗族延续的基础545
第二节 宗族奴隶制——特有的森严的等级关系546
一 血缘等级关系546
二 等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结合表明宗法等级与奴隶制的结合549
三 重叠的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宗族奴隶制特征550
第三节 土官土司与土民之间的宗法封建关系551
一 土官土司的宗法承继概况552
二 经济剥削所反映的宗法封建关系554
三 超经济强制下地位的确定,政治、军事职能的加强巩固了宗法封建关系556
第四节 宗法性的家庭与婚姻形态557
一 宗法性婚姻缔结的原则557
二 宗法制婚姻形态559
三 宗法制婚姻形态下的彝族家庭563
结语568
第一节 黎族的社会组织及其宗法性表现572
一 黎族社会组织概况572
二 黎族社会组织的宗法性表现573
第二节 黎族继承制度的宗法性表现574
一 财产继承574
二 地位继承575
第三节 从婚嫁习俗看黎族社会的宗法存在575
结语578
第一节 当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存在现状调查——以壮族地区为例582
一 南宁市马山县、上林县、良庆区、横县582
二 崇左市大新县、扶绥县、天等县586
三 百色市田阳县、隆林县、德保县588
四 河池市都安县、来宾市忻城县591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法文化传统593
第三节 批判、改造与重建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法文化精神,保持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599
结语610
【主要参考书目】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