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工业新技术与标准规范手册:油气分析测试化验新技术及标准规范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石油工业新技术与标准规范手册:油气分析测试化验新技术及标准规范 第2卷
  • 胡盛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2973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46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石油工业-工业技术-标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油工业新技术与标准规范手册:油气分析测试化验新技术及标准规范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油评价3

第一节 原油分类3

一、工业分类法3

二、化学分类法5

第二节 原油评价的内容9

一、原油评价的分类9

二、原油评价的内容11

第三节 原油综合特性评价及分析29

一、原油评价的目的29

二、原油综合特性值30

三、原油综合特性评价及应用31

四、国内外原油特性值探索分析35

第二章 烃类组成的测定41

第一节 汽油馏分组成测定41

一、汽油族组成的测定41

二、汽油馏分单体烃组成的测定53

第二节 煤、柴油馏分组成的测定54

一、煤、柴油馏分烃族组成的测定54

二、结构族组成的测定60

第三节 石油馏分和蜡中单体正构烷烃组成的测定66

一、气相色谱法测定液体石蜡的碳数分布66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的碳数分布67

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馏分中单体正构烷烃的组成68

第四节 减压重油馏分组成的测定68

一、族组成及结构族组成的测定69

二、石蜡和馏分润滑油潜含量的测定71

第三章 非烃组成的测定73

第一节 重油馏分中非烃组成的测定73

一、含氧化合物的测定74

二、碱性氮化物的测定76

三、含硫化合物的测定79

第二节 焦化汽油中非烃组成的测定79

一、溶剂萃取分离80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80

第三节 石油馏分中硫化物、氮化物及氧化物的测定84

一、硫化物的测定84

二、氮化物的测定84

三、氧化物的测定92

第一章 碳和氢的测定97

第一节 燃烧分解97

第二节 干扰元素的排除98

一、排除卤素和硫化物的干扰98

二、排除氮氧化物的干扰98

第三节 燃烧产物的测定99

第二章 氮、氧、硫的测定101

第一节 氮的测定101

一、杜马法102

二、克达尔法103

三、镍还原法105

四、微库仑法106

五、化学发光法108

第二节 氧的测定109

一、样品分解还原109

二、干扰物的排除110

三、定量方法110

第三节 硫含量测定112

一、概述112

二、硫含量主要测定方法及比较113

三、硫含量测定方法115

四、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118

第三章 碳、氢、氮的热导法测定121

第一节 热导检测气相色谱法121

第二节 自积分热导法124

一、碳、氢、氮的测定124

二、氧的测定126

三、碳、氮、硫的测定126

第四章 微量元素测定128

第一节 微量金属元素测定128

一、概述128

二、测定方法128

三、原油中金属元素无机化测定的一般步骤130

四、实例132

第二节 砷的测定135

一、分光光度法136

二、微库仑法136

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137

第三节 氯的测定138

一、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氯含量的测定138

二、轻质石油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139

第四节 铅的测定140

一、汽油中四乙基铅含量的测定140

二、轻质石油馏分中痕量铅的测定142

第一章 概述145

一、测定石油产品理化性质的目的和意义145

二、石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145

三、石油产品理化性质测定前的准备和数据处理147

第二章 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150

第一节 密度和相对密度150

一、基本概念150

二、油品密度测定方法155

三、密度测定的注意事项160

四、测定密度的意义160

第二节 粘度161

一、粘度的表示法161

二、影响油品粘度的因素167

三、粘度的测定177

四、粘度测定的意义179

五、测定油品粘度时应注意的事项181

第三节 残炭的测定182

一、残炭和残炭的来源182

二、测定原理183

三、测定残炭的实用意义183

四、残炭的测定方法184

第四节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186

一、闪点及其它186

二、燃点和自燃点188

三、油品闪点测定方法189

第三章 蒸发性能的测定195

第一节 馏程195

一、概念195

二、试验方法196

三、测定馏程的实际意义199

第二节 饱和蒸气压201

一、饱和蒸气压的形成201

二、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201

三、饱和蒸气压测定的意义206

四、饱和蒸气压在测定中的注意事项206

第三节 气液比207

一、气液比测定207

二、气液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207

第四章 低温性能的测定209

第一节 浊点、结晶点及冰点的测定209

一、测定油品浊点、结晶点和冰点的意义209

二、浊点、结晶点和冰点的测定方法210

三、影响浊点、结晶点和冰点的因素213

第二节 凝点、倾点及冷凝点的测定215

一、凝点和倾点215

二、冷滤点217

第五章 腐蚀性能的测定219

第一节 腐蚀试验法219

一、概述219

二、试验方法219

三、测定石油产品腐蚀的意义220

第二节 酸值(度)测定法221

一、概念221

二、试验方法221

三、测定酸值(度+++的意义224

第三节 中和值测定法225

一、概述225

二、试验方法225

三、测定中和值的意义227

第四节 水溶性酸碱测定法227

一、概念227

二、试验方法228

三、测定水溶性酸碱的意义229

第五节 硫含量测定法230

一、概念230

二、定性试验法230

三、定量试验法231

四、测定硫含量的意义233

第六章 燃烧性能的测定235

第一节 汽油的抗爆性235

一、汽油机的爆震现象235

二、汽油抗爆性与组成的关系237

三、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240

四、评定汽油抗爆性能的方法241

五、间接测定辛烷值的方法251

第二节 柴油的抗爆性254

一、柴油机的爆震现象254

二、柴油抗爆性的评定方法255

三、柴油的十六烷值与组成的关系256

四、十六烷值指数和柴油指数257

第三节 喷气式燃料的燃烧性能258

一、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58

二、热值260

三、烟点262

四、辉光值(LN)264

第七章 安定性的测定267

第一节 汽油的安定性267

一、测定汽油安定性的意义267

二、测定汽油安定性方法268

三、汽油组成和贮存条件对汽油安定性的影响276

第二节 柴油的安定性279

一、柴油的贮存安定性279

二、柴油的热安定性280

第三节 润滑油的安定性280

一、厚层氧化281

二、薄层氧化282

第四节 碘值、溴价的测定284

一、测定碘值、溴价的意义284

二、碘值的测定284

三、溴价的测定286

四、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287

五、碘值与溴价的关系287

第八章 电性能的测定289

第一节 介质损失角正切289

一、介质损失角的产生289

二、介质损失的表示方法289

三、测定方法291

四、影响测量介质损失角的主要因素293

五、测量介质损失角的意义294

第二节 介电强度和击穿电压294

一、测定电气用油介电强度的方法294

二、影响测定电气用油介电强度的因素295

三、电气用油介电强度测定的意义296

第九章 油品中杂质的测定297

第一节 石油产品的色度297

一、赛波特比色计法297

二、石油产品色度测定法298

三、灯用煤油色度测定法299

四、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299

第二节 沉淀物测定301

一、概述301

二、原油中沉淀物(机械杂质+++主要测定方法302

三、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303

第三节 水分测定方法305

一、概述305

二、水含量主要测定方法及其比较306

三、原油水分测定法310

第四节 盐含量测定法312

一、概述312

二、原油盐含量测定方法313

三、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314

第五节 灰分测定317

一、概述318

二、灰分主要测定方法318

三、原油灰分测定方法318

第六节 残炭测定320

一、概述320

二、残炭主要测定方法321

三、原油残炭测定法321

第十章 其他石油产品性质的测定324

第一节 石蜡与地蜡334

第二节 润滑脂概述332

一、润滑脂的特性332

二、润滑脂的种类及用途332

第三节 润滑脂的性能测试341

一、锥入度341

二、滴点344

三、相似粘度(表现粘度)346

四、机械安定性354

五、胶体安定性356

六、氧化安定性359

七、蒸发性363

八、润滑性能364

九、防护性能367

十、抗水性能370

十一、橡胶相容性372

十二、其他测试项目373

第四节 石油沥青376

一、石油沥青的来源与组成376

二、石油沥青的种类及用途377

三、石油沥青的产品规格377

四、石油沥青几种质量指标测定方法简介379

五、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及注意事项382

第一章 概述449

第一节 油品的四类试验449

一、理化试验449

二、仪器分析试验450

三、性能试验(模拟台架试验+++450

四、使用试验450

第二节 油品的性能和试验项目451

第二章 燃料油的抗爆性能与燃烧性能评定454

第一节 汽油的抗爆性能评定454

一、我国车用汽油的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54

二、辛烷值测定方法456

第二节 柴油的燃烧性能评定471

一、测定柴油燃烧性能的意义471

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472

三、柴油燃烧性评定方法473

四、十六烷值指数和柴油指数474

第三节 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475

第三章 石油产品的粘温性能与安定性能测试484

第一节 粘温性能评定484

一、低温表观粘度484

二、发动机油低温泵送性486

三、液压油低温冷启动性488

四、齿轮油的成沟特性489

五、润滑脂低温转矩490

第二节 安定性能评定491

一、氧化安定性评定491

二、热安定性评定503

三、水解安定性评定504

四、剪切安定性评定505

第四章 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评定519

第一节 概述519

第二节 四球机试验521

一、四球机简介521

二、有关的基本概念522

三、四球试验524

四、GB/T 3142和GB/T 12583试验结果的关系535

五、四球机的应用及对试验结果的探讨538

六、影响四球机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544

第三节 极压磨损性能试验545

一、梯姆肯(Timken)试验545

二、法莱克斯(Falex+++试验47

三、α-试验机(LFW-1试验机)551

四、销-盘磨损试验553

五、MM-200磨损试验机(Amsler试验机)554

六、另外两种摩擦系数测定法556

第四节 润滑剂承载能力试验558

第五节 润滑剂动-静摩擦系数测定法561

一、粘滑特性试验机简介561

二、试验方法562

三、本试验机与国外同类型试验机之间的关系565

第六节 液压油抗磨损性能试验565

一、方法概要565

二、设备与材料566

三、操作步骤566

四、维克斯泵台架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569

五、高压叶片泵与高压柱塞泵合架571

第五章 内燃机油台架与模拟评定试验572

第一节 概述572

第二节 内燃机油的性能评定578

一、内燃机润滑油578

二、内燃机油性能台架评定法579

三、评定内燃机油清净性能的模拟方法600

第三节 航空发动机润滑油地面台架试验610

一、航空润滑油在发动机上地面合架试车的分类611

二、试车前的准备612

三、试车步骤612

四、试车后的工作613

第六章 车辆齿轮油试验614

第一节 齿轮试验概述614

一、齿轮试验614

二、IAE齿轮试验615

三、利得(Ryder)齿轮试验617

四、FZG齿轮试验619

五、CH-1齿轮试验625

第二节 车辆齿轮油台架试验629

一、车辆齿轮油锈蚀评定法(L—33法)631

二、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评定法(L—37法)632

三、车辆齿轮油抗探伤性能评定法(L—42法)634

四、车辆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评定法(L—60法)636

第七章 油品的其他性能评定637

第一节 结焦性能评定637

一、内燃机润滑油的结焦性能637

二、涡轮喷气发动机润滑油的高温沉积性能647

第二节 油品的防锈性能评定660

一、基础知识661

二、大气暴露试验法672

三、盐水腐蚀试验673

四、湿热试验677

五、液相锈蚀试验680

六、车辆齿轮油锈蚀评定法688

第三节 空气释放性693

第四节 橡胶密封适应性694

第五节 过滤性695

第六节 润滑脂漏失量评定695

第七节 节团体颗粒杂质含量696

一、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含量测定法698

二、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固体颗粒杂质测定法698

第八节 贮存试验698

一、合成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的美国军用标准MlL—L—7808K及ML—PRF—7808L对进行贮存试验的要求698

二、合成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的美国军用标准MIL—L—23699E(1994)和MIL—PRF—23699F(1997)中规定的贮存稳定性试验699

三、液体润滑剂的贮存安定性试验方法699

第一章 天然气烃类组成分析703

第一节 天然气的常规分析与延伸分析703

一、常规分析703

二、延伸分析713

第二节 潜在液烃含量的测定722

第二章 天然气中硫化合物分析724

第一节 分析的主要技术724

第二节 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测定728

一、氧化微库仑法728

二、林格奈燃烧法732

三、维克布德燃烧法734

第三节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734

一、碘量法734

二、亚甲蓝法737

三、醋酸铅反应速率法740

第四节 单个硫化合物或硫化合物特征官能团的测定742

一、用带电化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臭味硫化合物742

二、用带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硫化氢、硫氧化碳以及含硫添味剂744

三、电位法测定硫化氢、硫醇、硫氧化碳751

四、用带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硫化氢、硫氧化碳以及含硫添味剂753

第三章 天然气中杂质组分分析754

第一节 天然气中水含量和汞含量测定754

一、水含量的测定754

二、汞含量的测定767

第二节 天然气中其他物质的测定776

一、天然气中颗粒物含量测定777

二、天然气中氡含量测定778

第四章 天然气物性的测定780

第一节 天然气计量与物性测定780

第二节 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784

一、测定范围784

二、仪器与测定785

三、测定的重复性和下限786

第三节 电解法测定天然气中水含量787

一、测定范围、原理及仪器787

二、测定步骤788

三、测定允许的相对误差791

第四节 水流式热量计测定天然气的发热量791

一、仪器791

二、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792

三、测定的重复性794

四、比对试验794

第五节 天然气相对密度的测定796

一、用KIMRAY离心式密度计测定天然气相对密度796

二、用RANAREX冲击式气体密度计测定天然气相对密度796

第五章 天然气的互换性和能量计量798

第一节 天然气的互换性798

一、天然气的互换性和燃具的适应性798

二、天然气分类804

三、大陆管输天然气的沃泊指数806

第二节 天然气能量计量808

一、计量系统的基本要求808

二、天然气计量809

三、发热量测定811

四、发热量测定系统的校准与数据储存812

第一章 玻璃仪器及其他制品817

第一节 玻璃仪器817

一、仪器玻璃817

二、常用的玻璃仪器818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831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管834

五、简单玻璃加工操作835

第二节 石英玻璃仪器839

第三节 瓷器和非金属材料器皿839

第四节 铂及其他金属器皿841

一、铂制品841

二、其他金属器皿842

第五节 塑料制品及其他用品843

一、塑料制品843

二、其他用品844

第二章 天平850

第一节 概述850

一、天平的计量性能和检定850

三、天平的原理853

四、天平的分类853

第二节 等臂双盘天平855

一、天平的组成855

二、天平的安装861

三、砝码866

四、天平的使用方法871

第三节 不等臂单盘天平872

一、秤量的原理及特点872

二、单盘天平的结构873

三、单盘天平的使用方法875

第三章 溶液配制和浓度计算877

第一节 溶液的一般概念877

一、溶液的定义877

二、溶解过程877

三、溶解度878

第二节 化学试剂879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879

二、化学试剂的选用882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883

第三节 分析化学中的计量关系884

一、法定计量单位884

二、分析化学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884

三、SI词头及其应用887

四、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888

第四节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891

一、百分浓度891

二、质量——体积浓度891

三、量浓度(c)891

四、比例浓度(VA:VB)891

五、滴定度(T)892

六、百万分浓度(ppm)892

第五节 溶液浓度的换算与配制892

一、溶液浓度换算892

二、溶液的配制*894

三、常用指示液(剂+++的配制914

第四章 化学分析916

第一节 概述916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916

二、化工生产分析的任务和作用916

三、分析方法分类917

四、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918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918

一、概述918

二、酸碱指示剂919

三、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920

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40

五、应用示例942

第三节 重量分析与容量分析947

一、重量分析的基本方法947

二、容量分析基本操作952

三、容量仪器的校正959

第四节 络合滴定法962

一、络合物的组成962

二、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966

三、络合滴定基本原理970

四、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972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975

一、概述975

二、高锰酸钾法977

三、重铬酸钾法979

四、碘量法981

五、溴酸钾法987

第六节 沉淀滴定法989

一、概述989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990

三、AgN0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94

四、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95

五、沉淀滴定法的应用示例996

第七节 重量分析法997

一、概述997

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998

三、沉淀的形成1002

四、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003

五、沉淀条件的选择1005

第五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006

第一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1006

一、真实值与平均值1006

二、准确度与误差1007

三、精密度与偏差1008

四、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011

第二节 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1012

一、系统误差1012

二、偶然误差1013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014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016

一、有效数字1016

二、有效数字中“0”的意义1016

三、激字修约规则1017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18

第四节 试样的称量方法及称量误差1019

一、试样的称量方法1020

二、称量误差1021

第六章 化验室建设1023

第一节 概述1023

一、化验室的分类及设计要求1023

二、分析测试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1026

第二节 化验室的管理1034

一、精密仪器的管理1034

二、化学药品的管理1034

三、其它实验物品的管理1035

第三节 化验室安全防火与急救1036

一、化验室的安全要求1036

二、常见化学毒物及其预防1036

三、防火安全1041

五、事故的急救1044

第七章 仪器分析1048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1048

一、概述1048

二、pH值的电位测定法1053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1060

四、电位滴定1083

五、电位分析法所用仪器1086

六、仪器的维护1090

七、电位分析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091

第二节 库仑分析法1091

一、概述1091

二、库仑分析1092

三、仪器的维护1096

四、库仑分析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097

第三节 气相色谱1097

一、概述1097

二、气相色谱分离原理1098

三、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1102

四、气相色谱检测器1106

五、实验技术及仪器的维护1110

六、气相色谱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113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1113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1113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1115

三、正相高效液相色谱1119

四、离子交换色谱1122

五、离子色谱1125

六、离子对色谱1127

七、体积排阻色谱1130

八、疏水作用色谱1133

九、胶束液相色谱1134

十、高效液相色谱仪1136

第五节 可见及紫外光度分析法1137

一、概述1137

二、基本原理1142

三、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1167

四、光电比色计及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1175

五、仪器的维护及实验技术1193

六、可见及紫外光度分析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194

第六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1195

一、概述1195

二、基本理论1195

三、红外光谱仪及制样技术1200

四、定量及定性分析1202

五、仪器的维护及实验技术1204

六、红外光谱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206

第七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1206

一、概述1206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1206

三、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定性分析1207

四、光谱分析的主要仪器设备1210

五、仪器的维护1212

第八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1213

一、基本理论1213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1220

三、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234

四、工作曲线弯曲情况分析1244

五、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1245

六、仪器的维护及实验条件的选择1246

七、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1248

第九节X射线荧光光谱法1248

一、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248

二、X射线荧光光谱仪1256

第十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简介1267

第十一节 质谱分析法简介1269

一、概述1269

二、基本原理1273

三、质谱仪1277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1287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1291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1296

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1305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131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原油试验法1316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1326

石油倾点测定法1332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1338

有机化工产品水溶性试验方法1382

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1384

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1389

原油中水和沉淀物测定法(离心法)1395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1404

石油浊点测定法1422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1425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1435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1450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1457

稳定轻烃1461

原油饱和蒸气压测定法 参比法1466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1472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亚甲蓝法1482

天然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1490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1497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1535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1545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阻火性能和试验方法1553

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1557

天然气取样导则157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1607

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1626

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1639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1652

天然气中丁烷至十六烷烃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1705

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1718

天然气水露点的测定 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1724

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1731

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1735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用物性值进行计算1758

1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1783

2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1785

20号航空润滑油国家标准1787

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国家标准1789

煤油国家标准1794

石油苯国家标准1797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1799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国家标准1802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1804

7014-1号高温润滑脂国家标准1806

航空喷气机润滑油国家标准1809

空气压缩机油国家标准1811

变压器油国家标准1813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国家标准1815

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1818

极压锂基润滑脂国家标准1822

通用锂基润滑脂国家标准1824

食品机械润滑脂国家标准1826

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国家标准1828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1831

天然气国家标准1840

车用压缩天然气国家标准1861

溢油分散剂 技术条件国家标准1867

轻柴油国家标准1879

含铅普通标准汽油国家标准1887

食品用石蜡国家标准1890

溶剂油国家标准1893

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1895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国家标准1907

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国家标准19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