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
  • 熊依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193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汉赋兴盛的文化背景3

第一节 赋的起源3

第二节 秦无文学与秦文化的文学意味4

第三节 汉皇心理及其对大赋的影响5

第四节 史赋交融对汉赋讽谏意识的制约8

第五节 汉代经学风气对汉赋文风的影响10

第二章 赋的流变与影响13

第一节 汉赋大潮后的赋体文学13

第二节 汉赋对各体文学的影响14

第三节 汉赋表现手法的影响15

第三章 西汉初期赋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贾谊18

第三节 枚乘等藩国文人20

第四节 名篇赏析22

第四章 西汉中期赋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司马相如29

第三节 其他主要人物简介32

第四节 名篇赏析35

第五章 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赋44

第一节 概述44

第二节 扬雄45

第三节 西汉后期其他主要人物简介48

第四节 班彪等东汉初期赋家50

第五节 班固52

第六节 东汉前期其他主要人物简介54

第七节 名篇赏析56

第六章 东汉中后期赋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二节 张衡61

第三节 东汉末其他主要人物简介63

第四节 名篇赏析65

第七章 魏晋赋73

第一节 曹丕、曹植建安赋73

第二节 阮籍、向秀正始赋73

第三节 陆机、潘岳等晋代赋75

第四节 名篇赏析77

第八章 南北朝赋99

第一节 鲍照、谢惠连等宋代赋99

第二节 江淹等齐、梁、陈赋100

第三节 庾信等北朝赋101

第四节 名篇赏析102

第一章 汉乐府民歌121

第一节 概述121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122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124

第四节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126

第五节 汉代民谣127

第六节 名篇赏析127

第二章 五言诗140

第一节 概述140

第二节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141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141

第四节 名篇赏析144

第三章 建安诗歌156

第一节 概述156

第二节 主要人物简介158

第三节 名篇赏析164

第四章 正始诗歌197

第一节 阮籍和嵇康197

第二节 名篇赏析199

第五章 两晋诗歌205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205

第二节 左思、刘琨与咏史诗206

第三节 郭璞与游仙诗207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208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209

第六节 名篇赏析210

第六章 陶渊明226

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226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27

第三节 陶渊明的影响230

第四节 名篇赏析231

第七章 南北朝诗歌241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241

第二节 鲍照与七言诗241

第三节 谢朓与新体诗244

第四节 梁陈诗人和宫体诗245

第五节 庾信及北朝诗人246

第六节 名篇赏析248

第八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270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270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272

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274

第四节 名篇赏析275

第一章 汉代散文创作概况与特征283

第一节 汉代散文创作概况283

第二节 汉代散文创作特征286

第二章 汉代散文发展及影响290

第一节 由学术实用向审美抒情的渐变290

第二节 西汉散文对后代散文的影响291

第三章 大一统确立时期的散文293

第一节 陆贾、贾谊及晁错293

第二节 刘安《淮南子》296

第三节 董仲舒298

第四节 名篇赏析301

第四章 大一统更化时期的散文320

第一节 刘向与刘歆320

第二节 扬雄322

第三节 桓谭323

第四节 其他散文家325

第五节 名篇赏析327

第五章 大一统衰微时期散文342

第一节 王符、崔寔342

第二节 大一统衰微前期其他散文家343

第三节 仲长统345

第四节 曹操346

第五节 建安其他散文家347

第六节 赵晔《吴越春秋》349

第七节 名篇赏析350

第六章 北朝散文364

第一节 郦道元《水经注》364

第二节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367

第三节 颜之推《颜氏家训》369

第七章 骈文372

第一节 骈文发展的历程372

第二节 建安及魏末时期骈文374

第三节 晋代骈文377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骈文380

第五节 名篇赏析385

第一章 传记文学的兴起403

第一节 传记的文学渊源403

第二节 传记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407

第三节 传记文学的地位409

第四节 汉代传记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11

第二章 司马迁《史记》414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414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415

第三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19

第四节 名篇赏析419

第三章 班固《汉书》434

第一节 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编撰434

第二节 《汉书》与《史记》比较435

第三节 《汉书》的主导意识及文学特征438

第四节 名篇赏析442

第四章 《东观汉记》等其它传记作品451

第一节 《东观汉记》451

第二节 荀悦《汉纪》452

第三节 陈寿《三国志》454

第四节 范晔《后汉书》455

第一章 汉代小说461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461

第二节 《列仙传》、《神异经》等志怪小说462

第三节 《燕丹子》、《汉武故事》等轶事小说464

第二章 魏晋志怪小说467

第一节 《列异传》、《搜神记》等记怪类小说467

第二节 《博物志》等博物类小说474

第三节 《神仙传》等神仙类小说476

第三章 魏晋轶事小说478

第一节 《笑林》笑话类小说478

第二节 《语林》等琐言类小说479

第三节 《西京杂记》轶事小说481

第四章 南北朝志怪小说483

第一节 《异苑》等记怪类小说483

第二节 《述异记》博物小说488

第三节 《冥通记》神仙小说489

第五章 南北朝轶事小说490

第一节 《解颐》等笑话类小说490

第二节 《世说新语》等琐言类小说492

第三节 《殷芸小说》轶事小说494

第一章 《诗大序》《诗谱序》的诗学理论497

第一节 《毛诗》传授系统及大小序概念497

第二节 论述诗歌发生的心理过程498

第三节 创建诗经学的基本范畴498

第四节 提出诗歌干预政治的思想原则501

第五节 探讨诗歌的历史起源与研读方法501

第二章 两汉学者对屈骚批评503

第一节 贾谊的指责503

第二节 刘安的赞美503

第三节 司马迁的感慨504

第四节 扬雄的惋惜505

第五节 班固的贬斥505

第六节 王逸的崇敬506

第三章 王充《论衡》508

第一节 文学的实用性508

第二节 文学的真实性509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性510

第四节 文学的创新性510

第五节 文学的通俗性511

第四章 曹丕《典论·论文》与曹植《与杨德祖书》512

第一节 肯定文章地位512

第二节 探索作家风格512

第三节 辨析文体特征513

第四节 披露文坛陋习514

第五节 要求论家素养514

第五章 陆机《文赋》516

第一节 《文赋》的创作意图516

第二节 艺术构思等创作过程516

第三节 文章体裁的不同特征518

第四节 写作易患的五种弊端518

第五节 关于《文赋》的评价519

第六章 刘勰《文心雕龙》520

第一节 刘勰的生平及《文心雕龙》的结构520

第二节 本源论521

第三节 文体论522

第四节 创作论523

第五节 批评论525

第六节 《文心雕龙》的地位与局限性527

第七章 钟嵘《诗品》529

第一节 《诗品》撰写因由及诗派源流系统529

第二节 理论建树529

第三节 品评标准531

第四节 溯源附会与处第不公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