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209674.jpg)
- 王明伟,陈冶,孙永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54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地质灾害-调查-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地质灾害-评价-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质灾害的涵义与属性1
一、地质灾害的涵义1
二、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2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3
一、地质灾害分类3
二、地质灾害分级4
第三节 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5
第二章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总述7
第一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目的7
第二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类型及主要内容7
第三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8
第四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9
第三章 崩塌调查评价11
第一节 崩塌的形成条件11
第二节 崩塌的特点12
第三节 崩塌的分类13
第四节 崩塌调查评价要点及方法14
一、崩塌调查评价要点14
二、崩塌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14
三、崩塌稳定性评价22
四、崩塌危险性分析与灾害预评估24
第五节 资料整理与成果编制26
一、资料整理26
二、报告编制26
第六节 防治措施29
一、崩塌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29
二、崩塌灾害防治的措施30
三、防治方案选择31
第四章 滑坡调查评价33
第一节 滑坡的形成条件34
一、滑坡的形成条件34
二、滑坡的成因机制36
第二节 滑坡的分类38
一、按滑动面特征划分38
二、按滑动性质划分38
三、按滑坡的主要组成物质划分39
四、按滑体厚度划分39
五、按滑坡形成机制划分39
六、按主滑面成因划分39
七、《滑坡工程勘查(DZ/T0218—2006)》的分类40
第三节 滑坡的识别特征41
一、滑坡要素41
二、滑坡微地貌42
三、滑坡裂缝系统42
四、滑坡的识别特征43
第四节 滑坡调查评价要点及方法46
一、滑坡调查要点46
二、可行性论证阶段滑坡勘查要点47
三、设计阶段滑坡勘查要点51
四、施工阶段滑坡勘查要点53
五、滑坡勘查评价的主要方法54
第五节 滑坡调查资料整理与成果编制70
一、滑坡勘查资料整理内容70
二、滑坡勘察报告72
第六节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72
一、防治原则73
二、防治措施73
三、防治措施的施工方式75
第五章 泥石流调查评价80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81
第二节 泥石流的分类83
一、泥石流类型划分83
二、泥石流危害等级分类85
第三节 泥石流的特征86
一、泥石流的径流特征87
二、泥石流的浆体特征88
三、泥石流的地貌特征88
四、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89
第四节 泥石流调查评价要点及方法91
一、泥石流调查91
二、泥石流勘查的基本规定99
三、可行性论证阶段泥石流勘查104
四、设计阶段泥石流勘查105
五、施工阶段泥石流勘查106
六、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107
第五节 泥石流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整理112
一、资料整理总体要求112
二、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112
三、报告编制113
四、报告附图要求115
第六节 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116
一、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原则116
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117
第六章 地面沉降调查评价123
第一节 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126
一、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126
二、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127
第二节 地面沉降调查评价要点与技术方法130
一、收集资料130
二、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131
三、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预测131
第三节 地面沉降调查成果资料整理132
第四节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133
第七章 地面塌陷调查评价135
第一节 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137
一、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137
二、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138
第二节 地面塌陷调查评价要点与技术方法142
一、地面塌陷调查要点142
二、工程地质测绘要点143
三、勘探与测试要点143
四、地面塌陷监测要点144
第三节 地面塌陷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整理145
第四节 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145
一、控水措施145
二、工程加固措施146
三、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147
第八章 地裂缝调查评价149
第一节 地裂缝的成因与分类149
一、基本概念149
二、地裂缝的成因149
三、地裂缝分类150
第二节 地裂缝的特点151
第三节 地裂缝调查评价要点及方法152
一、概述152
二、调查技术要求154
三、危害性评估156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成果编制158
一、报告的编写158
二、附图的编制160
第五节 地裂缝的防治措施160
第九章 其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64
第一节 矿山地质灾害164
一、概述164
二、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165
三、瓦斯爆炸与煤层自燃170
四、矿井突水173
第二节 地震地质灾害176
一、概述176
二、地震效应176
三、地震灾害的特点与破坏形式178
四、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180
第三节 特殊土地质灾害183
一、概述183
二、黄土湿陷183
三、膨胀土186
四、盐渍土188
五、软土189
第四节 土地荒漠化191
一、概述191
二、沙质荒漠化194
三、水土流失201
四、土壤盐渍化205
第五节 水土环境异常207
一、概述207
二、原生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207
三、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216
第六节 洪涝灾害219
一、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219
二、洪涝灾害的成因220
三、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222
第十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26
第一节 适用范围及工作程序226
第二节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227
第三节 技术要求231
一、各级评估的总体要求231
二、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232
三、致灾地质体调查技术要求232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233
第四节 评估成果236
一、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236
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237
三、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37
附录 云南省×××水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39
主要参考文献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