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辛逸,黄延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855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其演变 1

理论篇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15

一、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和谐”16

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17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和谐”理念21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2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3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的重要保障3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32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和现实基础 33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3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3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39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39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41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43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44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46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49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49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0

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5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关系辨析52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2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的统一53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56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8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9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59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62

第三节 “四大文明”共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4

一、物质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65

二、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66

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67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68

实践篇第四章 教育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73

第一节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76

一、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76

二、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进步,实现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82

三、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实现社会各阶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86

第二节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公平95

一、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面临的挑战95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成就97

三、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公平99

第五章 积极促进就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02

第一节 促进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103

一、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103

二、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106

第二节 促进就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108

一、十六大以来在扩大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08

二、当前就业问题面临的挑战112

第三节 积极促进就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5

一、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116

二、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117

三、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0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124

五、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127

六、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30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34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135

一、公平有效的分配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135

二、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和谐的主要障碍137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141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142

二、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成因145

第三节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50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差距151

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更加注重再分配的合理性157

第七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62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163

一、公平与正义: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价值观上的契合163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64

第二节 社会保障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67

一、社会保障建设取得的成就168

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172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7

一、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178

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178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179

四、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181

五、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与管理183

第八章 医疗卫生改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86

第一节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88

一、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189

二、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90

第二节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水平192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的成绩194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新挑战198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新举措202

第三节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提高城市医疗水平203

一、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204

二、促进社区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8

第九章 社会管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10

第一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212

一、社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 214

二、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216

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与办法219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基层管理体制223

一、“单位制”的终结对社会基层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223

二、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的自我管理水平225

三、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234

第三节 健全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工作机制——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为例238

一、突发公共事件给公共安全带来严峻的考验239

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新进展240

三、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243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247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