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及考核评估实务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海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13076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及考核评估实务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研室教学研究工作3
第一节 教研室教学研究工作概述3
一、教研室课表编排工作3
二、教研室备课工作6
三、教研室讲课工作9
四、教研室见习与实习工作18
五、教研室考试工作23
六、教研室教学总结工作36
第二节 教研室教学研究能力与方法41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与方法41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65
三、教研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与方法76
第三节 教研室课堂教学模式研究92
一、教学模式概念92
二、国外课堂教学模式94
三、国内课堂教学模式105
四、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趋势107
第二章 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工作109
第一节 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概述109
一、教育科学研究109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5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程序117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121
五、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路及原则13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选定147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147
二、研究课题的特点149
三、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152
四、研究课题选定的过程及方法155
五、研究课题的陈述158
六、教育的四大支柱与当前教育科研选题171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178
一、文献检索178
二、教育研究计划的设计189
三、教育科研的设计201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25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225
二、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239
三、教育科学的行动研究法298
四、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325
五、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69
第三章 教研室教师培训工作395
第一节 教研室教师培训工作概述395
一、教研室教师培训的意义395
二、教研室教师培训的要求396
三、教研室教师培训的形式396
第二节 教研室教师基本技能培训396
一、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396
二、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与培训398
三、教师的调查研究能力要求与培训399
四、教师其他基本技能要求与培训400
第三节 教师具体教学能力的培训406
一、教师讲课能力的培训406
二、教师文体写作能力的培训414
第一章 教研室管理系统建设423
第一节 教研室管理系统的设置423
一、管理系统的设置原则423
二、管理系统的设置要求425
三、教研室主任的管理方法425
第二节 教研室管理制度的建设428
一、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428
二、办公室管理制度分类429
三、教研室工作责任制与考核制度432
第三节 教研室管理队伍的建设433
一、提高综合素质433
二、加强队伍建设436
第二章 教研室建设标准439
第一节 教研室发展建设439
一、教研室发展趋势439
二、教研室建设意义439
第二节 教研室自动化建设441
一、教研室自动化管理的趋势441
二、教研室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442
三、教研室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446
第三节 教研室法制化建设449
一、教研室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449
二、教研室法制化建设的加强450
第四节 教研室人员配置标准451
一、教研室人员的学历与能力要求452
二、教研室人员配备要求453
第五节 教研室课程建设标准455
一、必修课的建设要求455
二、新课程开设的要求456
三、新开设必修课的要求456
第六节 教研室教学设施设置标*准456
一、公用教学设施设置标准456
二、教研室工作场所设置标准457
三、教研室设备及设施设置标准458
第三章 教研室组织领导管理459
第一节 教研室的领导管理职责459
一、教研室的管理职责459
二、中心教研组的管理职责461
三、学校教研组的管理职责462
四、学科备课组的管理职责464
五、教研员的管理职责464
第二节 教研室的教学视导468
一、教学视导的类型468
二、教学视导的内容468
三、教学视导的形式468
四、教学视导中应注意的问题469
第三节 教研室的教研工作管理470
一、教研工作的微观管理470
二、教研工作的宏观管理471
三、教研工作职能部门的管理472
四、学校教研工作的管理473
第四章 教研室协调与督查476
第一节 教研室的协调工作476
一、协调工作的特点与作用476
二、协调工作的范围与内容478
三、协调工作的方法与程序480
四、协调工作的艺术484
第二节 教研室的督查工作486
一、督查工作的性质与作用487
二、督查工作的范围490
三、督查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方法492
四、督查工作的网络建设497
第五章 实验室建设管理501
第一节 实验室队伍建设管理501
一、实验室队伍的结构与编制501
二、实验室队伍工作量化管理506
三、实验室队伍管理的方法508
第二节 实验室规划管理517
一、实验室规划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18
二、实验室规划管理的任务与分类520
三、实验室规划管理的目标与内容522
四、实验室规划的编制525
五、实验室规划的执行与调整527
第三节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528
一、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立项528
二、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532
三、实验室建筑布局534
四、实验室家具设计542
五、实验室公用设施及管道综合设计544
第四节 实验室物资管理548
一、实验室物资管理概述548
二、实验室物资计划与供应管理556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569
四、实验室进口设备的业务管理600
五、实验室材料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610
第五节 实验室任务管理624
一、教学实验任务的管理624
二、科研实验任务的管理652
三、技术开发实验任务的管理659
四、实验室社会服务管理663
五、实验室开放管理667
第六节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678
一、实验室环境管理678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684
三、实验室应急处理687
四、实验室安全防范700
第一章 教研室统计管理807
第一节 教研室统计工作概述807
一、教研室统计工作的概念与作用807
二、教研室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808
第二节 教研室统计的程序与方法809
一、统计概念809
二、统计调查810
三、统计整理812
第三节 教研室统计报表与统计分析814
一、统计报表制度814
二、统计表815
三、统计分析816
第二章 教研室档案管理819
第一节 教研室档案概述819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819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820
三、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821
第二节 教研室档案管理821
一、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821
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822
三、档案的保管与销毁823
四、档案的统计与编研824
第三节教研室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826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826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827
第三章 教研室其他事务管理829
第一节 教研室会议管理829
一、会议的作用与分类829
二、会务工作的指导原则832
三、会务工作的程序与方法835
第二节 教研室资产管理839
一、资产管理概述839
二、资产管理方法841
第三节 教研室日常办公事务管理845
一、文印工作845
二、印信管理848
三、收发与通信工作852
第一章 教研室评价概述859
第一节 教研室评价的概念859
一、教研室评价的目的859
二、教研室评价的意义859
三、教研室评估基本职能860
四、教研室评估基本原则861
第二节 教研室评价的方法862
一、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862
二、定性分析评价法与定性综合判断法863
三、行为目标评价法和临床督导评价法863
四、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864
五、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865
第三节 教研室评价的程序及评价心理与调控866
一、评价的程序*866)866
二、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一般心理影响867
三、评价者心理的调控868
四、被评价者心理的调控870
第二章 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873
第一节 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概述873
一、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873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879
三、教育评价方案的主要内容882
四、教育评价方案的质量要求及制订883
第二节 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885
一、教育评价内容的设计885
二、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写891
三、教育评价信息的收集893
第三节 教育评价方案的具体实施899
一、评价的准备900
二、评价的实施901
三、评价结果的处理902
第三章 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估904
第一节 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估概述904
一、教育科研成果的概念与分类904
二、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内涵905
三、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906
第二节 教育科研成果的撰写908
一、教育科研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908
二、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908
三、教育研究论文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913
第三节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实施916
一、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价值标准916
二、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程序920
三、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形式与方法921
四、教育科研成果鉴定922
第四章 教学人员考核评估927
第一节 教师的考核评估927
一、教师评价的含义927
二、教师评价的意义927
三、教师评价的依据929
四、教师评价的内容931
五、教师工作质量评价936
第二节 教研室管理人员评价945
一、管理人员质量观945
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评价952
三、教研室管理人员评价的操作要求956
四、国外教师评价制度958
第五章 实验室考核评估967
第一节 实验室考核评估概述967
一、实验室考核评佑的含义与意义967
二、实验室考核评佑的目的与作用967
三、实验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969
四、实验室考核指标体系971
五、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973
六、实验室认可975
第二节 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985
一、实验室质量体系985
二、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的实施992
三、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12
第三节 实验室评估1020
一、实验室评估的含义1020
二、实验室评估的意义1020
三、实验室评估的作用1021
四、实验室评估的内容1022
五、实验室评估的组织实施1025
六、影响实验室评佑因素分析1028
第一章 教研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1035
教科研室主任岗位职责1035
教科研常规管理条例1036
学校师训与自培条例1038
教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1039
教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制度1040
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1040
心理咨询员岗位职责1041
心理咨询室规则1041
第二章 教研室教学质量评估制度1043
教研室教学质量管理制度1043
教研室工作质量评估制度1067
教研室教职员的评估制度1124
教研室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1140
第三章 教研室教学物资管理规章制度1156
教研室资产管理规章制度1156
教研室设备管理规章制度1167
教研室科教用品进出口管理规章制度1201
第四章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209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1209
实验室综合管理规章制度1307
实验室部门与岗位职责1354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研室建设管理1373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建设管理1383
湖州市教委教研室建设管理1384
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建设管理1387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建设管理1389
附:教研室管理制度范例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