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商业通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商业通史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204309.jpg)
- 吴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776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0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921页
- 主题词:商业史-中国-金代~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商业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吐蕃、回纥和南诏、大理的商业3
第一节 吐蕃的商业3
一、吐蕃的崛起及其商业发展概况4
二、吐蕃与唐中央王朝的贸易关系9
第二节 吐蕃王朝瓦解后吐蕃诸部的内外贸易19
一、河湟、川西诸蕃部与宋朝的贸易20
二、六谷部、唃角厮啰与宋朝的贸易24
第三节 回纥建国及西迁前的商业32
一、回纥与唐的关系及马、绢、茶交易33
二、胡商在回纥商业中的作用与地位37
三、回纥路——回纥汗国商业的生命线39
四、回纥城市的形成42
第四节 西迁后的回鹘商业概况46
一、回鹘西迁和三支回鹘政权的建立47
二、在生产转型与提高的基础上进军东西方市场49
三、进出口的大宗商品54
四、城市的发展58
第五节 回鹘与五代、宋朝的贸易67
一、河西回鹘与五代、北宋的贸易68
二、高昌、龟兹与北宋的贸易69
三、于阗与五代、北宋的贸易71
四、回鹘商人在北宋和宋朝的政策73
第六节 回鹘与辽、夏、金的贸易关系80
一、回鹘与辽的贸易关系80
二、回鹘与西夏对商路的争夺83
三、西辽时期回鹘与金的贸易关系85
第七节 南诏的商业89
一、南诏的社会经济和商品资源90
二、南诏商业的发展和特点94
三、与周边民族地区及境外的贸易99
四、南诏与唐王朝的贸易关系102
第八节 大理的商业107
一、大理的社会经济和商业概况108
二、大理与两宋的贸易111
三、商贸与国运——宋廷政策的失误115
第二章辽、夏、金的商业121
第一节 辽境内的商业概况121
一、社会生产与主要商品122
二、以五京为重心的辽国境内商业128
三、交通、货币与商业的关系138
四、征商、榷盐、榷酤:辽代的商业政策142
第二节 辽对境外与国外的贸易154
一、辽与五代十国的贸易往来154
二、辽与宋的贸易关系155
三、辽与西夏的贸易关系162
四、辽与吐蕃、高昌回鹘等西北诸族的贸易163
五、辽与北方、东北各部族的贸易关系164
六、辽与日本、高丽等国的贸易往来165
第三节 西辽的商业170
一、大石西迁和西辽建国171
二、直辖领地的商业174
三、附属国——高昌、东西喀喇汗国的商业177
第四节 西夏境内的商业与对外贸易184
一、社会生产与主要商品186
二、西夏境内商业的逐步发展190
三、西夏与宋的贸易195
四、西夏与辽、金的贸易200
五、西夏与回鹘的贸易及其对丝绸之路的经营203
第五节 金统治区内生产与商业的恢复和发展212
一、社会生产与主要商品213
二、交通:跨地区贸易发展的条件221
三、都会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224
四、币制状况与商业的关系230
第六节 金代盐酒专卖和粮食的和籴、常平239
一、食盐专卖制度的实施与变通239
二、酒醋专卖制度248
三、粮食的和籴与常平仓253
第七节 金对境外的贸易261
一、金与南宋的贸易261
二、金与西夏、回鹘、阻卜、高丽的贸易269
第一章 元代的商业277
第一节 元代商业发展的基础及特有条件277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278
二、手工业生产的局限和提高281
三、交通运输业长足进步286
四、元代币制与商业的关系298
第二节 中原和东南地区的商业306
一、国内商业发展水平估测307
二、市场上流转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308
三、市场上增多的手工业品315
四、大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324
五、杭州:南方最繁荣的商业城市328
六、其他地区的城镇商业332
七、城市的商业组织335
第三节 边疆地区的商业和民族贸易的发展344
一、内地通向各方的交通贸易干线345
二、北方蒙古草原地区的民族贸易和商业城市353
三、西北新疆地区的民族贸易和商业城市358
四、藏族地区的民族贸易361
五、西南地区的民族贸易366
六、中东南地区的民族贸易370
第四节 发达的元代对外贸易376
一、自西北经由丝绸之路出境的陆路对外贸易377
二、自东北与西南出境的陆路对外贸易383
三、政策、机构、制度:加快发展自东南出海的对外 贸易387
四、官本船与下海商舶397
五、海外通商所及的国家和地区406
六、进出口货物及产销地区413
七、八大港口和两个特大的国际港口城市417
八、元代对外贸易的作用424
第二章 元代的商人、商业政策与商业思想434
第一节 元代的商人434
一、皇室、权贵、官僚经商434
二、色目商人和“斡脱户”438
三、寺院商业和新来宗教势力的经商活动443
四、在元王朝统治下的汉族商人450
第二节盐、茶、酒等主要商品的专卖制度464
一、元代食盐专卖制度的加强464
二、元代食盐专卖之弊470
三、元代的茶叶专卖制度477
四、不断增加的元代茶课收入480
五、元代茶户处境之困484
六、时行时罢的酒、醋专卖486
七、元代的酒禁491
八、铁的专卖和其他产品的征课495
第三节 粮食粜籴、和买、商税、额外课504
一、粮食的赈粜504
二、元代的和籴506
三、常平仓和义仓510
四、和买:物品、价格、对象、摊派方式和弊病511
五、由轻至重的商税521
六、名目繁多的额外课527
第四节 不同的政策思想及其代表人物532
一、耶律楚材:推行汉法,造福中国532
二、借裕国之名行肥家之实的奸相阿合马540
三、卢世荣:志抑权势、有勇气有作为的理财家548
四、又一个聚敛能手桑哥556
附录:元代的度量衡564
第三章 明代的商业567
第一节 恢复、发展、再受挫:明代前期商业概述567
一、农业、手工业、交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条件567
二、明初的便商措施和市场管理办法572
三、以二京为首的日益发展的都市商业577
四、钞法、钞关同商业的关系582
五、正统—正德,腐败政治对商业的影响586
第二节 迅速发展的明后期的商品经济597
一、赋役制度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597
二、手工业和商业性农业发展的新高度602
三、国内市场繁荣,地区交流活跃608
四、以苏杭为代表的工商型城市的繁盛614
五、农村商业发展,专业市镇勃兴618
第三节 粮食、丝绸、棉花、棉布的地区间的贩运贸易634
一、各级市场和多方商路635
二、粮食的远距离的地区间的贩运贸易639
三、丝和丝织品在地区间的贩运贸易648
四、棉花和棉布在地区间的贩运贸易656
第四节 曲折多变的对外贸易672
一、明初的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673
二、永乐时朝廷组织下的海外贸易的发展679
三、宣德后海外经营的退缩,正德时期朝贡贸易的调 整685
四、嘉靖年间重新加强海禁的政治原因692
五、隆万时外贸制度的改革与新型海商的兴起702
六、欧亚国际贸易与明末中国海商708
第四章 明代的商人和商帮723
第一节 明代的商人阶层和商人资本723
一、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性的商人724
二、新型商人开始成长729
三、商人资本的来源和积累途径736
四、资本积累的数额和使用的方向744
第二节 商帮在明代兴起751
一、阔步天下的几个主要商帮751
二、明中叶的经商潮和商帮的起因754
三、商帮活动范围的扩大757
四、商帮经营项目的广泛760
五、商帮与会馆764
六、商号内部众多人员的管理方法768
七、商帮中的阶级关系、商帮同封建政权的关系772
第五章 明代的商业政策和商业思想778
第一节 明代的粮食政策和国家对粮食贸易的参与778
一、漕运与市场779
二、预备仓的创行与废弛782
三、常平仓、社仓与济农仓785
第二节 食盐专卖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788
一、明初食盐开中制的成效和渐趋失败的原因788
二、叶琪更法,盐课纳银,再议开中,不可复振795
三、日益严重的余盐问题和明政府的对策799
四、再告失败的工本盐804
五、晚明盐引的再壅和官不收盐的商专卖制的最终确 立807
第三节 以茶市、马市为主干的茶叶贸易政策816
一、茶叶专卖与茶马互市的联系817
二、茶叶中的开中法820
三、明初茶马互市制度的建立821
四、明中叶由官茶易马向商茶商运的转化827
五、私茶问题是茶法与马政两败的症结833
六、与西边茶市相对的东边的马市836
第四节 晚明的掠夺工商业政策与由此而起的城市“民 变”及“党争”846
一、掠夺工商业政策的推行847
二、晚明的城市民变852
三、商人同政治、党争及征商的关系857
第五节 商业思想和商人的文化观864
一、已占主导地位的非榷利思想864
二、重商思想的日益抬头870
三、诚贾良商的道德观876
四、明代的商人著作890
附录:明代的度量衡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