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省科学技术志 1840-198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南省科学技术志 1840-1987](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189264.jpg)
- 河南省科学技术志编辑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6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南省科学技术志 1840-198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科研机构9
第一节 基础学科和综合性科研机构10
一、省属机构10
二、市、地属机构11
三、县属机构11
第二节 农业科研机构12
一、部属机构12
二、省属机构13
三、市、地属机构16
四、县属机构16
第三节 工业科研机构17
一、机械电子工业17
二、建筑工业20
三、冶金工业22
四、轻纺、化工、医药、食品工业22
五、地矿、煤炭、电力工业24
六、交通、邮电25
第四节 商业科研机构26
一、部属机构26
二、省属机构26
三、市、地属机构26
第五节 医疗卫生、体育科研机构27
一、医疗卫生27
二、计划生育28
三、体育28
第二章 科技队伍29
第一节 发展变化30
一、1960年河南省的科技队伍30
二、1978年河南省的科技队伍31
三、1984年河南省的科技队伍32
四、1987年河南省的科技队伍32
第二节 技术职称33
第三章 农业科学技术35
第一节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37
一、农业自然资源调查37
二、农业区划37
第二节 作物育种38
一、麦类育种研究39
二、水稻育种研究41
三、旱粮作物育种研究42
四、油料作物育种研究45
五、经济作物育种研究47
六、蔬菜、瓜类育种研究48
第三节 耕作栽培50
一、耕作制度改革研究50
二、栽培技术52
第四节 植物保护58
一、农业害虫防治59
二、作物病害防治64
三、农田杂草防除69
第五节 土壤肥料71
一、土壤72
二、肥料75
第四章 林业科学技术80
第一节 资源调查80
第二节 引种与育种83
一、树种引种83
二、良种选育84
第三节 造林85
一、平原造林85
二、山区造林87
三、营造经济林88
四、果园建设90
第四节 林木保护92
一、林木害虫防治92
二、林木病害防治94
第五章 畜牧兽医科学技术96
第一节 畜禽品种调查和培育97
一、品种选育97
二、杂交改良100
三、配种102
第二节 饲草、饲料和饲养管理105
一、饲草、饲料资源调查105
二、饲草、饲料加工利用105
三、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106
四、牧草引种栽培和野生植物开发利用107
五、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配方108
第三节 畜禽疫病调查和防治108
一、疫病调查108
二、畜禽传染病109
三、畜禽寄生虫病119
四、畜禽主要中毒病123
五、畜禽普通病124
第四节 新诊疗技术试验推广126
一、TDP(特定电磁波)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126
二、激光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126
三、腹腔透析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127
四、牛马眼底视网膜摄影诊断技术127
五、鲎试验在检测内毒素上的应用127
六、黄牛小肠一次全层端端吻合法试验127
七、家畜闭合式结扎去势术研究127
第五节 中兽医学发掘整理128
第六章 水利科学技术129
第一节 农田灌溉130
一、井型、井管结构和打井机具的研究与发展130
二、灌区渠系建筑物的发展131
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研究应用132
四、主要农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研究133
五、地下水资源开发研究134
第二节 水利工程135
一、勘探测量135
二、规划设计136
三、水利基建施工137
第三节 水文测报137
一、水文测验138
二、水文预报138
第四节 水土保持139
一、小流域治理139
二、工程措施139
三、林草措施140
四、农业措施140
第五节 水产养殖140
一、优良鱼种的引进与繁育141
二、鱼类养殖方法141
三、特种水产养殖试验研究143
四、水产资源的调查和规划143
第六节 治理黄河144
一、黄河泥沙研究146
二、黄河干支流工程试验研究146
三、黄河堤坝修筑技术147
四、防洪技术148
五、洪水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与运用148
第七章 气象科学技术150
第一节 大气观测和探测150
一、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150
二、天气雷达探测151
三、卫星云图接收151
四、农业气象观测152
第二节 天气预报153
一、短期天气预报153
二、中期天气预报154
三、长期天气预报154
四、气象通讯155
第三节 气候区划与研究156
一、气候资源调查与区划156
二、气候研究156
第四节 新技术应用156
一、遥感技术156
二、计算技术157
三、人工降雨157
第八章 地质科学技术158
第一节 矿产地质158
一、矿产地质调查158
二、矿产地质研究160
三、矿产开发利用162
第二节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63
一、水文地质163
二、工程地质164
第三节 勘查技术与方法164
一、山地工程与取样方法164
二、地球物理勘查165
三、地球化学勘查167
四、岩矿测试与选矿技术167
五、电子计算机应用168
第九章 测绘科学技术169
第一节 大地测量170
一、水平控制测量170
二、高程控制测量172
第二节 地形测图172
一、简易测图173
二、平板仪测图173
三、航空摄影制图174
第三节 工程测量175
一、水利测量175
二、地质测量176
第十章 冶金工业科学技术181
第一节 矿山181
一、矿山勘探181
二、矿山建设182
第二节 黑色金属183
一、采矿、选矿183
二、冶炼184
三、轧钢185
第三节 有色金属186
一、采矿、选矿187
二、冶炼187
三、压延技术188
第四节 贵重金属188
一、采选188
二、冶炼189
第五节 耐火材料189
一、矽砖189
二、高铝粘土砖190
三、刚玉砖190
四、镁砖190
五、碳化硅耐火材料190
六、多晶氧化铝耐火纤维190
第十一章 非金属材料科学技术191
第一节 大理石、花岗岩191
一、开采191
二、加工192
三、应用192
四、人造大理石192
第二节 珍珠岩、膨润土193
一、开采193
二、加工193
三、应用193
第三节 沸石、海泡石194
一、开采194
二、加工194
三、应用194
第四节 石棉194
一、开采194
二、加工、应用194
第五节 天然碱195
一、探矿195
二、开采195
第六节 兰晶石195
第十二章 机械工业科学技术196
第一节 农业机械197
一、农用动力与运输机械197
二、耕耘机械200
三、收获机械203
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05
四、排灌与植保机械207
第二节 重型矿山机械208
一、采掘、提升机械208
二、破碎与洗选机械210
三、起重、输送机械211
四、冶金、建材机械211
第三节 机床工业212
一、金属切削机床及附件213
二、工具214
三、锻压机械214
四、铸造机械215
五、木工机械215
第四节 通用机械216
一、风机216
二、气体压缩机217
三、阀门217
四、工业泵219
五、冷冻设备200
六、空气分离及液化设备200
七、印刷机械221
第五节 汽车工业222
一、改装汽车222
二、汽车设计与制造222
三、摩托车设计与制造223
第六节 电机电器工业223
一、发变电设备223
二、电线电缆224
三、电力控制与保护装置226
四、电动机227
五、电焊设备与材料229
六、蓄电池230
七、锅炉230
八、其他电工电器230
第七节 仪器仪表工业333
一、工业自动化仪表333
二、电工仪器仪表333
三、光学与电教仪器334
四、分析仪器334
五、实验室仪器与专用仪器235
六、仪表元件与试验机236
第八节 磨料、磨具与磨削236
一、磨料236
二、磨具237
三、磨削240
第九节 轻工机械241
一、纺织机械241
二、卷烟机械241
三、电光源机械241
四、食品机械241
五、包装机械243
六、造纸机械243
第十节 石油机械244
一、试井车244
二、抽油机244
三、修井设备244
四、井架车244
五、采油井架244
六、旋塞阀245
第十一节 基础标准件245
一、轴承245
二、齿轮248
三、粉末冶金248
四、基础标准件249
第十三章 电子工业科学技术250
第一节 电子元器件250
一、变压器250
二、电阻器250
三、电容器251
四、扬声器251
五、磁性材料251
六、真空管251
七、晶体管252
八、集成电路252
第二节 电子仪器与设备252
一、收音机、收录音机、录放音机252
二、电视机253
三、无线电通讯机253
四、电子仪器254
第三节 电子高科技研究254
一、电波传播研究254
二、电波测试设备研制255
三、电波传播天线研制255
四、电子技术研究255
五、激光技术研究255
六、原子频率标准研究255
第十四章 电力工业科学技术256
第一节 火力发电257
一、工程设计与施工257
二、电力生产257
第二节 水力发电259
第三节 输变电260
一、变电工程260
二、输电线路261
三、带电作业261
第四节 电网调度262
一、电力通讯262
二、远动自动化262
三、继电保护263
第十五章 煤炭工业科学技术264
第一节 矿井建设265
一、煤田地质勘探265
二、矿井建设266
第二节 煤层开采269
一、采煤方法269
二、采掘作业的演变270
第三节 洗选加工综合利用272
一、煤种及煤质272
二、洗选加工273
第四节 煤矿安全274
一、矿井通风275
二、灾害防治275
三、矿山救护277
第十六章 石油工业科学技术279
第一节 油、气勘探280
一、石油储量勘探280
二、石油后备储量勘探280
三、扩大石油地质储量勘探281
第二节 油、气开采283
一、河南油田油、气开采283
二、中原油田油、气开采286
三、油、气开采研究286
第三节 油、气集输288
一、油、气全密闭集输系统288
二、汉江输油管桥288
三、原油集输节能技术288
第四节 油、气加工289
一、洛阳炼油厂289
二、河南油田原油提蜡研究289
三、建立南阳石油化工基地规划289
第十七章 化学工业科学技术290
第一节 化肥工业290
一、合成氨工艺研究与应用291
二、钙镁磷肥工艺研究与应用292
三、多元微肥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293
四、尿素生产技术293
第二节 基本化工原料294
一、无机化工原料生产技术294
二、有机化工原料生产技术295
第三节 农药工业295
一、防虫害农药生产技术295
二、高效低毒农药研究与应用296
第四节 塑料工业297
一、塑料制品297
二、塑料设备297
三、科技活动297
第五节 化工机械298
一、化工设备研究299
二、炼油设备研究299
第六节 精细化工300
一、无机精细化工研究300
二、有机精细化工研究301
第七节 橡胶加工302
一、工程轮胎302
二、传送带303
三、内胎304
四、玻璃纤维橡胶制品304
表17306
第十八章 轻工业科学技术325
第一节 烟草工业325
一、烤烟325
二、卷烟326
三、品种、质量327
第二节 造纸327
一、手工造纸327
二、机器造纸328
三、造纸工艺及新技术推广应用329
第三节 陶瓷、搪瓷329
一、陶瓷工艺330
二、细瓷331
三、精陶331
四、石瓷331
五、紫砂331
六、工业陶瓷332
七、搪瓷332
第四节 酿酒332
一、白酒333
二、酒精333
三、葡萄酒、果露酒334
四、啤酒336
第五节 制革337
一、制革工艺337
二、优质皮革产品337
三、科研成果338
第六节 日用化工338
一、火柴338
二、电池338
三、洗涤用品339
第七节 工艺美术339
一、唐三彩339
二、钧瓷340
三、汝瓷340
四、官瓷340
五、玉雕341
六、烙花341
第八节 食品341
一、道口烧鸡341
二、挂面、方便面342
三、味精342
四、蛋白粉342
五、猕猴桃汁、果酱342
第九节 印刷342
一、雕版印刷343
二、石印印刷343
三、活字印刷344
四、胶印印刷345
第十九章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346
第一节 棉纺织346
一、纺纱347
二、织造348
表19—1—1349
第二节 毛纺织352
一、长葛绒352
二、精纺呢352
三、人造毛皮353
表19—2—1353
第三节 麻纺织353
一、大麻纺织354
二、苎麻纺织354
表19—3—1354
第四节 丝绸354
一、缫丝355
二、丝织355
三、炼染355
表19—4—1355
第五节 化纤纺织356
一、棉短绒浆粕556
二、粘胶纤维356
三、浸胶锦纶帘子布356
四、涤纶长丝356
表19—5—1357
第六节 针织357
一、棉毛机曲线三角键358
二、热定型358
三、非接触式导纱器358
表19—6—1359
第七节 复制359
一、提花360
二、割绒360
三、印花360
四、钩编刺绣360
五、制毯360
六、丝光整理360
表19—7—1361
第八节 印染361
一、整纬361
二、色泽缩水率361
三、染色废液处理362
表19—8—1362
第九节 色织362
一、染纱363
二、色织363
三、后整理363
第十节 纺织器材363
一、自锁式锯条364
二、微孔压浆胶辊365
三、钢扣365
表19—10—1364
第十一节 服装365
一、服装设计365
二、技术培训366
三、设备更新366
四、缝制工艺366
五、服装专著366
第二十章 公路交通科学技术367
第一节 公路修筑368
一、公路测量和设计368
二、筑路新材料374
三、机械设备385
第二节 桥梁修建386
一、古代桥梁386
二、桥梁新结构388
三、建桥新工艺、新设备392
第三节 交通运输装备395
一、木炭代油炉395
二、汽车新装备和新产品395
第二十一章 铁路科学技术398
第一节 铁路无缝线路398
一、无缝线路稳定性试验研究399
二、无缝线路铺设399
三、无缝线路养护方法399
第二节 铁路桥梁修建工程400
一、京广线郑州黄河老铁路桥400
二、郑州黄河铁路新桥401
三、焦柳线连地黄河桥402
四、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402
五、陇海线黑石关、杨连第等大桥402
六、铁路桥梁修建工程技术发展与养护维修403
第三节 郑州铁路枢纽建设与编组站自动化403
一、郑州铁路枢纽403
二、郑州北站(编组站)建设发展过程403
三、编组站作业自动化404
第四节 牵引动力的改革和干线铁路电气化404
一、蒸汽机车的运用和效率的提高404
二、内燃机车牵引改革406
三、干线铁路电气化和引进新型电力机车407
第五节 修车、养路装卸机械化408
一、机务段修车机械化408
二、车辆部门修车机械化408
三、养路机械化409
四、装卸机械化409
第六节 铁路通信信号409
一、铁路信号409
二、铁路通信411
第七节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412
一、机构设置与设备安装412
二、电子计算机应用项目413
第八节 扩大旅客列车编组和重载运输415
一、扩大旅客列车编组415
二、货物载重运输415
第九节 重大科技成果416
一、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416
二、轴温探测416
三、合成闸瓦417
四、内燃、电力机车起复设备417
第二十二章 邮电科学技术418
第一节 邮政通信418
第二节 电信通信419
一、电报通信419
二、长途电话通信419
三、市内电话通信420
四、农村电话通信421
五、微波通信421
第二十三章 建筑与建材工业科学技术423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施工424
一、工程勘察设计424
二、建筑施工426
第二节 城市规划研究428
一、建城的规模429
二、城市的布局430
三、城区道路432
第三节 建筑材料433
一、水泥及水泥制品433
二、玻璃434
三、墙体材料435
四、辅助建筑材料437
五、其他建筑材料439
第二十四章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441
第一节 自然保护441
一、生态研究441
二、自然保护区444
第二节 三废处理444
一、废气治理444
二、废水治理445
三、工业固体废物治理446
四、噪声控制446
第三节 监测447
一、大气监测447
二、水质监测448
三、噪声监测449
第二十五章 商业科学技术451
第一节 商品包装451
一、纸制品包装451
二、装潢印刷451
三、塑料包装451
四、陶瓷玻璃包装452
第二节 商品储藏452
一、仓库建设453
二、仓库温湿度的研究与管理453
三、防霉腐技术455
四、防虫研究455
五、防锈455
第二十六章 粮油科学技术456
第一节 粮油储藏456
一、粮仓设计与建造456
二、粮油储藏459
三、粮油检测461
第二节 粮油加工462
一、制粉462
二、碾米463
三、榨油463
第三节 饲料加工464
一、加工设备与工艺464
二、资源调查与配方464
第四节 粮油运输465
一、粮食运输465
二、油脂运输466
第二十七章 广播电视科学技术467
第一节 广播467
一、中波广播467
二、调频广播468
三、有线广播468
第二节 电视469
一、黑白电视469
二、彩色电视470
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470
四、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电路471
第二十八章 地震科学技术472
第一节 地震理论研究472
一、地震地质研究472
二、地震学研究473
三、应力应变学研究474
四、地球物理场研究474
第二节 地震测报474
一、测量474
二、地震预报方法476
第三节 观测仪器研制477
一、观测仪器477
二、辅助仪器477
第四节 防震抗震478
一、烈度与区划478
二、工程地震479
三、群测群防480
第二十九章 标准、计量科学技术481
第一节 标准481
一、标准体制481
二、标准制订和修订482
三、采用国际标准483
第二节 计量484
一、长度计量484
二、热学计量485
三、力学计量485
四、电磁计量487
五、时间频率487
六、无线电计量487
七、其他计量487
八、计量理论488
第三十章 新兴科学技术489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489
一、在工业、交通和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490
二、在农、林、水利和气象方面的应用492
三、在商业、物资方面的应用493
四、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493
第二节 激光技术研究和应用494
一、激光材料和器件研制494
二、激光技术应用494
第三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496
第四节 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497
一、同位素仪器仪表的研制498
二、示踪技术499
三、辐射技术499
四、核医学500
第五节 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501
一、发酵工程502
二、酶工程503
三、细胞工程503
四、基因工程504
第六节 红外技术的应用504
一、红外仪器505
二、红外烘干设备505
三、红外产品506
第七节 磁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506
一、在工业方面的应用506
二、在农业方面的应用507
三、在卫生医疗方面的应用508
四、在环保方面的应用508
第八节 新能源开发利用508
一、沼气开发利用508
二、太阳能开发利用509
三、风能开发利用511
四、地热能开发利用511
第三十一章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512
第一节 西医诊疗514
一、内科514
二、外科515
三、妇产科516
四、小儿科517
五、眼科517
第二节 中医诊疗518
一、中西医结合518
二、临床各科的治疗研究520
三、推拿、气功、保健524
第三节 卫生防疫525
一、传染病525
二、地方病525
三、寄生虫病526
第四节 药品药械研制527
一、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528
二、中成药及制药机械研制530
三、化学医药及工艺设备研究531
四、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研制535
第五节 计划生育537
一、避孕537
二、绝育及人流手术538
三、优生优育539
第三十二章 基础科学540
第一节 数学540
一、模糊数学541
二、抽象代数542
三、数论542
四、几何与拓扑543
五、函数论544
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44
七、微分方程545
八、规划论与图论546
第二节 物理学547
一、现代物理547
表32—2—1548
表32—2—2552
表32—2—3553
表32—2—4554
二、现代物理实验556
表32—2—5559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563
表32—2—6565
表32—2—7567
四、物理学科技成果569
表32—2—8570
第三节 化学572
一、无机化学572
二、分析化学573
三、有机化学575
四、高分子化学580
五、物理化学586
第四节 天文学592
一、天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593
二、天文学应用理论的研究595
第五节 地理学597
一、自然地理学研究598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600
三、外国地理研究602
四、地图学研究603
第六节 生物学603
一、植物学604
二、动物学606
三、微生物学609
四、生物化学609
五、遗传学610
六、细胞学610
七、植物生理学610
八、动物及人体生理学611
第三十三章 国际科技交流614
第一节 科技交流614
第二节 合作研究620
第三节 技术输入与输出621
第三十四章 科技条件624
第一节 科技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发展624
一、综合性科技情报工作体系625
二、专业科技情报工作体系625
第二节 科学器材供应系统的建立与发展626
第三节 科学实验场地建设626
一、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基地627
二、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627
三、河南省土壤肥料测试中心627
四、河南省计算中心627
五、河南省实验动物繁殖中心627
六、现代化地热育种温室627
七、新农药大田药效试验基地628
第三十五章 科技管理629
第一节 科技管理系统629
一、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629
表35—1—1630
二、省直厅、局科技管理机构631
三、市、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632
第二节 计划管理632
第三节 成果管理635
表35—3—1636
表35—3—2637
表35—3—3640
表35—3—4646
第四节 专利管理646
第五节 科技干部管理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