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验核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检验核医学
  • 孟庆勇,黄定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29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原子医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验核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知识3

第一节 核素及其相关概念3

一、原子核3

二、核素4

三、放射性核素与稳定性核素4

第二节 核衰变4

一、α衰变4

二、β衰变5

三、γ衰变7

四、α、β、γ三种射线的本质7

第三节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8

一、衰变常数与衰变公式8

二、放射量9

三、放射量校正10

第四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1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1

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

思考题15

第二章 电离辐射防护基本知识16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16

一、辐射生物效应发生机制16

二、辐射生物效应分类17

三、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17

第二节 常用辐射量18

一、照射量18

二、吸收剂量19

三、比释动能19

四、当量剂量19

五、有效剂量20

第三节 放射卫生防护21

一、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法规21

二、外照射防护23

三、内照射防护24

四、放射性废物处理25

思考题26

第三章 放射性测量27

第一节 放射性测量概述27

一、放射性测量的基本概念27

二、放射性测量的分类28

三、影响样品放射性测量的常见因素29

第二节 放射性测量仪器30

一、射线探测器30

二、后续电子学线路31

三、仪器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32

四、常用放射性测量仪器33

第三节 放射性样品的测量35

一、γ射线的测量35

二、高能β射线的测量36

三、低能β射线的测量36

第四节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40

一、放射性测量的误差来源40

二、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40

三、放射性测量统计误差的控制42

思考题44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45

第一节 概述45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含义45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45

第二节 蛋白质(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46

一、蛋白质或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47

二、核酸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47

第三节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纯化与鉴定48

一、标记化合物的提纯48

二、标记化合物的鉴定和质量控制51

三、标记化合物的辐射自分解与对策52

思考题53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54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及特点54

一、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54

二、技术特点55

三、实验的基本类型56

四、要注意的几个方法学问题56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稀释法58

一、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的原理58

二、方法分类58

三、应用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的必要条件60

四、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的应用61

第三节 物质转化的示踪技术62

一、参入实验基本原理62

二、主要参数62

三、参入实验的类型63

四、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63

五、参入实验实例64

第四节 放射自显影技术65

一、基本原理66

二、放射自显影的类型及基本方法68

三、影响放射性自显影质量的常见因素70

第五节 核酸探针标记技术71

一、核酸探针的种类71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72

思考题74

第六章 体外放射分析75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75

一、放射免疫分析原理75

二、剂量反应曲线78

三、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学81

第二节 免疫放射分析89

一、基本原理90

二、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学90

三、免疫放射分析的特点92

四、剂量反应曲线95

第三节 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96

一、受体性质概述97

二、基本原理101

三、方法流程和基本条件105

第四节 酶的放射分析107

一、基本原理与特点108

二、基本方法109

三、利用酶促反应的其他放射分析法113

思考题115

第七章 体外放射分析的数据处理与实验室质量管理116

第一节 体外放射分析的数据处理116

一、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剂量反应曲线的处理116

二、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的数据处理124

第二节 实验室质量管理概述126

一、质量管理基本定义126

二、实验室误差分类及来源127

三、质量控制与质控样品128

第三节 质量控制指标130

一、灵敏度130

二、精密度130

三、偏倚和准确度130

四、特异性133

五、稳定性133

六、临床有效性134

第四节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135

一、批内误差分析135

二、批间重现性评价138

三、实施方法及数据管理141

第五节 实验室间的外部质量评价142

思考题143

第八章 非放射性核素标记体外免疫分析技术144

第一节 酶联免疫分析144

一、酶联免疫分析的原理144

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类型145

三、必备试剂147

四、质量控制149

五、进展150

第二节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51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51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55

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展157

第三节 荧光免疫分析157

一、荧光、荧光效率及荧光猝灭158

二、荧光物质158

三、荧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和常见技术159

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160

五、荧光偏振免疫测定163

思考题164

第九章 稳定核素分析165

第一节 稳定核素及其标记物的制备165

一、稳定核素的相关概念165

二、稳定核素标记物的制备167

第二节 稳定核素及其标记物的测量167

一、发射光谱法168

二、红外光谱法168

三、核磁共振法169

四、活化分析法169

五、激光光谱分析法170

六、质谱分析法171

七、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法172

八、有机质谱分析法174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77

一、13 CO2呼气试验177

二、稳定同位素稀释法180

思考题180

第十章 检验核医学的临床应用181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检测指标181

一、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181

二、反三碘甲腺原氨酸182

三、甲状腺球蛋白183

四、甲状腺自身抗体184

五、甲状腺结合球蛋白185

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85

第二节 肾上腺激素相关检测指标186

一、皮质醇186

二、醛固酮187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88

四、儿茶酚胺189

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检测指标190

一、雄激素190

二、雌激素191

三、孕激素(孕酮)193

四、胎盘激素194

五、垂体激素195

第四节 钙磷代谢激素199

一、甲状旁腺素199

二、降钙素200

三、1,25-二羟维生素D3201

四、骨钙素201

第五节 消化系统相关检测指标202

一、胰腺相关激素检测指标202

二、胃肠激素206

三、肝脏检测指标209

第六节 心血管系统相关测定指标212

一、心房钠尿肽212

二、内皮素213

三、前列环素、血栓素A2214

四、心肌肌钙蛋白T215

第七节 泌尿系统相关测定指标215

一、肾脏排泄功能检测216

二、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测217

第八节 血液系统相关检测指标218

一、叶酸与维生素B12218

二、血清铁蛋白219

三、血小板相关IgG219

第九节 肿瘤标志物220

一、蛋白类肿瘤标志物220

二、糖脂类肿瘤抗原222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223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224

第十节 其他224

一、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224

二、药物浓度检测225

附录227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27

附录二 常用核素数据表228

附录三 通用放射性核素衰变因子(e-λt)表229

英汉对照词汇230

主要参考文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