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麻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麻醉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188998.jpg)
- 徐启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141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麻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麻醉学发展简史2
一、古代临床麻醉的发展2
二、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和发展2
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临床麻醉学的特点及发展方向4
第二节 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5
第三节 如何学好麻醉学6
第四节 麻醉的分类7
一、麻醉方法分类8
二、麻醉亚学科分类8
第二章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10
第一节 麻醉前检诊(访视10
一、麻醉前检诊(访视)的重要性10
二、麻醉前检诊的目的10
三、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10
第二节 全身情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检诊12
一、全身情况12
二、呼吸系统12
三、心、血管系统14
四、肝18
五、肾19
六、内分泌系统20
七、中枢神经系统21
八、胃肠道21
九、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2
十、血液病22
第三节 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22
第四节 对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评估23
一、抗高血压药23
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23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23
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26
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任务26
第二节 病人体格与精神方面的准备26
一、体格方面的准备26
二、精神方面的准备27
第三节 麻醉选择的原则28
一、病人的情况28
二、手术方面28
三、麻醉方面28
第四节 麻醉前用药29
一、麻醉前用药的目的29
二、常用药物29
三、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31
第五节 麻醉设备的准备与检查32
第六节 病人入手术室后的复核33
第四章 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34
第一节 插管前准备及麻醉34
一、术前检查和估计34
二、插管用具及准备37
三、插管前麻醉39
第二节 气管内插管41
一、气管插管适应证41
二、经口明视插管法42
三、经鼻气管插管法44
四、有误吸危险病人的插管44
五、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45
第三节 支气管内插管50
一、适应证及优缺点50
二、双腔气管导管50
三、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52
四、单腔管支气管插管53
第四节 拔管术54
第五节 气管、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54
一、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54
二、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症55
三、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56
第六节 非气管导管性通气道57
一、面罩通气57
二、喉罩58
三、食管-气管联合导管60
第五章 全麻的基本概念63
第一节 全麻的诱导、维持与苏醒63
一、全麻的诱导63
二、全麻的维持65
三、全麻的苏醒65
第二节 全麻深浅的判断及掌握66
第六章 吸入麻醉68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68
第二节 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及吸入麻醉方法70
一、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70
二、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70
第三节 吸入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77
一、麻醉前准备77
二、临床麻醉深度监测77
三、麻醉期间的观察和管理78
第七章 静脉全身麻醉81
第一节 概述81
一、静脉全身麻醉的特点81
二、静脉全身麻醉的分类81
三、监测下的麻醉管理82
四、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输注系统83
第二节 硫喷妥钠静脉全麻83
第三节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静脉麻醉85
一、芬太尼85
二、舒芬太尼86
三、瑞芬太尼87
第四节 丙泊酚静脉麻醉87
第五节 氯胺酮静脉麻醉88
第六节 羟丁酸钠静脉麻醉90
第七节 咪达唑仑静脉麻醉91
第八节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92
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93
第一节 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应用93
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95
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96
第四节 肌松药的拮抗99
第五节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100
第九章 局部麻醉102
第一节 常用局麻药的临床药理102
第二节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103
一、原因103
二、临床表现104
三、处理104
四、预防104
第三节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105
一、表面麻醉105
二、局部浸润麻醉105
三、区域阻滞麻醉106
四、神经阻滞106
第四节 神经刺激器在局部麻醉中的应用114
一、工作原理114
二、操作要点114
三、优缺点114
四、适应证115
五、并发症115
第十章 椎管内麻醉116
第一节 蛛网膜下隙阻滞116
一、概述116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116
三、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应用119
四、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123
五、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124
第二节 硬脊膜外阻滞125
一、概述125
二、硬脊膜外阻滞的机制及其生理影响125
三、硬脊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128
四、硬脊膜外阻滞的并发症132
五、小儿硬脊膜外阻滞135
六、骶管阻滞136
第三节 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137
第十一章 复合麻醉与联合麻醉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139
第三节 静吸复合麻醉140
一、麻醉方法140
二、注意事项141
第四节 全凭静脉麻醉141
一、概念141
二、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142
三、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142
四、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143
第五节 全麻与非全麻的联合应用143
一、全麻与非全麻联合的优点143
二、常用的全麻与非全麻联合方法144
三、针刺镇痛在联合麻醉中的应用145
第十二章 麻醉期间的体温管理146
第一节 围术期体温下降146
一、围术期体温下降的原因146
二、围术期保温147
第二节 围术期体温升高147
一、围术期体温升高的原因147
二、围术期体温升高的防治148
第三节 人工低温148
一、低温的适应证148
二、降温、复温、监测及注意事项150
三、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151
四、低温的并发症152
第十三章 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153
第一节 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153
第二节 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的影响154
一、脑神经系统154
二、循环系统155
三、肾功能155
四、内脏循环155
五、眼156
六、皮肤和肌肉156
第三节 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56
一、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156
二、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156
第四节 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157
第五节 常用控制性降压药物与方法157
一、常用控制性降压药物157
二、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159
第六节 控制性降压的监测与管理161
第十四章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163
第一节 呼吸道梗阻163
一、舌后坠163
二、分泌物、脓痰、血液、异物阻塞气道164
三、返流与误吸164
四、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164
五、气管受压164
六、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敏性喉头水肿165
七、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165
第二节 呼吸抑制166
一、中枢性呼吸抑制166
二、外周性呼吸抑制166
三、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166
第三节 低血压与高血压166
一、低血压及其防治167
二、高血压及其防治167
第四节 心肌缺血168
一、有关的生理知识168
二、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169
三、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169
四、心肌缺血的防治169
第五节 体温升高或降低169
一、机体产热和散热170
二、体温调节170
三、低体温170
四、体温升高171
第六节 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172
一、术中知晓172
二、苏醒延迟173
第七节 咳嗽、呃逆、术后呕吐、术后肺感染175
一、咳嗽175
二、呃逆176
三、术后呕吐176
四、术后肺感染177
第八节 恶性高热179
第十五章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180
第一节 基本监测180
一、循环功能监测180
二、呼吸功能监测181
三、其他监测181
四、ASA的基本监测标准182
第二节 特殊监测182
一、心功能监测182
二、血红蛋白监测183
三、麻醉深度监测183
四、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183
第十六章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185
第一节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185
一、麻醉期间的液体选择185
二、围术期体液的改变186
三、围术期间的液体治疗188
四、围术期体液治疗的麻醉管理192
第二节 血液保护194
一、血液保护的意义194
二、血液保护的方法194
第三节 成分输血196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196
二、成分输血的种类197
第十七章 胸科手术的麻醉199
第一节 剖胸和侧卧位对呼吸循环的影响199
一、剖胸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199
二、侧卧位对呼吸生理的影响200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00
一、麻醉前评估201
二、麻醉前准备202
第三节胸科手术麻醉的特点与处理203
一、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204
二、单肺通气205
第四节 常见胸科手术的麻醉处理207
一、肺部手术207
二、食管手术208
三、纵隔手术210
四、气管重建术211
第十八章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213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13
一、麻醉前评估213
二、麻醉前准备214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215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215
二、急性心脏压塞手术的麻醉216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216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217
一、病理生理217
二、麻醉处理217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手术的麻醉218
一、二尖瓣狭窄219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20
三、主动脉瓣狭窄221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22
第五节 冠心病手术的麻醉223
一、术前病情估计224
二、术前药物治疗224
三、麻醉处理225
四、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226
第六节 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227
第七节 大血管手术的麻醉228
一、麻醉前评估228
二、麻醉选择228
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229
四、麻醉处理229
第八节 体外循环230
一、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230
二、体外循环的实施231
三、体外循环的监测232
四、体外循环的管理232
五、体外循环并发症232
六、心肌保护及进展233
第十九章 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235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35
第二节 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235
第三节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236
第二十章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239
第一节 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239
一、概念239
二、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240
第二节 颅脑手术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241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241
二、麻醉选择242
第三节 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和处理242
一、概念242
二、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243
三、颅内高压的处理243
第四节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245
第五节 常见颅脑手术的麻醉特点245
一、颅脑创伤245
二、后颅凹手术247
三、脑血管手术247
四、垂体瘤手术248
五、脑膜瘤摘除术248
第六节 脊髓手术的麻醉特点249
第二十一章眼、耳鼻喉科手术的麻醉250
第一节 眼科手术的麻醉250
一、特点和对麻醉的要求250
二、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250
三、麻醉选择252
四、麻醉操作及注意事项252
第二节 耳鼻喉科手术的麻醉253
一、特点和对麻醉的要求253
二、麻醉前访视和麻醉前用药254
三、麻醉选择255
四、几种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256
第二十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259
第一节 麻醉特点259
一、病情特点259
二、手术影响和要求260
三、综合序列治疗260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260
一、基本内容260
二、特殊情况的麻醉前评估261
第三节 麻醉选择与管理263
一、麻醉选择263
二、呼吸和循环管理263
三、颅内压监测与控制264
四、控制性降压和低温技术264
第四节 术后处理与康复265
第二十三章 腹部外科与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266
第一节 腹部外科与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前病情评估及处理266
第二节腹、盆腔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268
一、局部麻醉268
二、椎管内麻醉268
三、全身麻醉268
第三节 常见腹、盆腔手术的麻醉处理269
一、胃肠手术麻醉269
二、胆道手术麻醉269
三、胰腺手术麻醉270
四、肝手术麻醉271
五、门脉高压症和脾切除术麻醉272
六、肾、输尿管手术麻醉273
七、盆腔手术麻醉274
八、急腹症病人手术麻醉274
第二十四章 烧伤病人的麻醉276
第一节 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276
一、现场急救276
二、初步诊察及治疗276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麻醉278
一、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改变278
二、术前评估和准备279
三、麻醉药物选择280
四、术中管理281
五、监测282
六、烧伤手术常用麻醉方法282
第二十五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283
第一节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283
第二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与麻醉选择283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283
二、麻醉方法选择284
第三节 四肢手术的麻醉284
一、肩部和上肢手术的麻醉284
二、下肢手术的麻醉286
三、断肢(指)再植术的麻醉287
第四节 脊柱手术的麻醉289
一、脊髓外289
二、脊柱侧凸290
三、退行性脊柱疾患292
四、脊柱再次手术的椎管内麻醉292
第二十六章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293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麻醉293
一、病因学293
二、临床特征293
三、术前评估294
四、术前准备294
五、麻醉方法295
六、并发症的防治296
第二节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296
一、术前准备297
二、麻醉管理297
三、麻醉后处理299
第三节 皮质醇增多症手术的麻醉处理299
一、术前准备299
二、麻醉管理300
第四节 糖尿病人的手术麻醉301
一、糖尿病人的病理生理301
二、临床特征301
三、麻醉前准备302
四、麻醉方法303
第五节 其他内分泌病人的麻醉304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手术麻醉304
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手术麻醉304
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的麻醉304
第二十七章小儿麻醉305
第一节 小儿发育的生理学特点305
一、呼吸系统305
二、循环系统306
三、肾脏及液体平衡306
四、肝脏307
五、胃肠系统307
六、体温调节307
七、中枢神经系统307
第二节 小儿麻醉药理学特点307
一、吸入麻醉药308
二、静脉麻醉药物309
三、肌肉松弛药310
第三节 麻醉前准备310
一、术前访视310
二、术前禁食311
三、术前用药311
第四节 麻醉管理311
一、麻醉诱导311
二、特殊的小儿麻醉装置313
三、小儿区域麻醉313
四、麻醉期间监测314
五、围术期液体管理314
第五节 麻醉后处理315
第二十八章 妇产科麻醉316
第一节 妇科手术的麻醉316
一、妇科手术麻醉的特点316
二、麻醉选择316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316
第二节 产科麻醉318
一、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晌318
二、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的影响322
三、产科手术的麻醉323
四、新生儿窒息与急救327
第二十九章 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330
第一节 老年生理及药理特点330
一、生理特点330
二、药理特点332
第二节 老年病人的麻醉特点334
一、麻醉前准备及评估334
二、麻醉前用药336
三、麻醉处理及选择336
四、麻醉处理原则340
第三节 术后常见并发症340
一、呼吸系统功能障碍340
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340
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41
四、疼痛342
第三十章 血液病病人的麻醉343
第一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和术前准备343
一、贫血343
二、凝血异常344
三、恶性血液病345
第二节 术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346
一、术前准备346
二、麻醉前用药347
第三节 血液病病人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347
一、麻醉选择347
二、麻醉特点及处理原则348
三、术中管理348
四、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50
第四节 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监测及常用血制品和药物350
一、围术期出、凝血功能监测350
二、围术期常用血制品和药物351
第三十一章 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354
第一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估计与病情特点354
一、严重创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354
二、严重创伤病人的特点358
第二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特点358
第三节 麻醉前急救及治疗359
第四节 麻醉处理原则360
一、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360
二、肌肉松弛药的应用362
三、麻醉过程监测363
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363
第五节 几种常见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364
一、胸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364
二、腹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365
三、脊柱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365
四、挤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处理366
第六节 术后并发症防治366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66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7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367
第三十二章 常见器官移植手术的麻醉368
第一节 肾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368
一、肾移植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368
二、麻醉前准备369
三、麻醉处理原则370
四、术中监测371
五、术后监测治疗371
第二节 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372
一、肝移植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372
二、麻醉前准备373
三、麻醉处理原则374
四、术中监测375
五、术后监测及管理375
第三十三章 高原地区病人的麻醉377
第一节 我国的高原分布及气候特征377
第二节 高原低压低氧对机体的影响378
一、高原习服与适应378
二、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378
第三节 常见高原病的处理379
一、急性高原病379
二、慢性高原病381
第四节 高原地区手术病人的麻醉382
一、麻醉前准备382
二、麻醉选择及实施383
三、手术麻醉后的处理384
第三十四章 腔镜手术的麻醉385
第一节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385
一、腹腔镜手术操作对生理的影响385
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及处理386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389
第二节 胸腔镜手术的麻醉390
一、麻醉前的准备与评估390
二、麻醉的选择390
三、手术中监测390
四、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390
五、并发症及处理391
第三节 经尿道腔镜手术的麻醉391
一、麻醉选择392
二、术中监测392
三、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392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392
第三十五章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394
第一节 麻醉的特殊性394
一、工作环境的特殊性394
二、造影剂或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394
三、技术操作的危险性395
第二节 麻醉处理原则395
第三节 常用的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395
一、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395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与介入性治疗的麻醉396
三、气管、支气管镜检查与支气管造影的麻醉398
四、食管镜检查治疗的麻醉399
五、CT与MRI检查的麻醉399
六、膀胱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401
七、其他各种光纤维镜检查与治疗的麻醉401
第三十六章 非住院病人的麻醉402
第一节 病人选择与麻醉前评估402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403
第三节 麻醉选择与麻醉管理404
第四节 术后管理406
第三十七章 药物依赖与戒断407
第一节 基本概念407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分类408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机制409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09
一、临床表现409
二、诊断411
第五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412
第六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病人的麻醉处理413
一、病理生理特点413
二、麻醉处理414
第七节 麻醉辅助脱毒415
一、术前准备415
二、脱毒过程416
三、适应证417
四、禁忌证417
五、并发症417
第三十八章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419
第一节 麻醉恢复期419
第二节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监测和治疗420
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420
二、循环系统的监测和处理421
三、神志观察421
四、体温监测422
第三节 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标准422
第四节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和管理423
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423
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