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 葛荃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1608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政治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说1

一、现代政治文化研究概说2

(一)现代政治文化的一般理论3

(二)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11

二、传统中国“道”的专制21

(一)道的基本内涵22

(二)孔儒之道25

(三)圣王以“道”治天下28

第一讲 政治价值(—):传统中国的君权至上政治价值结构32

一、价值与政治价值32

二、传统政治价值结构34

(一)君权至上34

(二)父权至尊49

(三)伦常神圣54

(四)均平理想57

(五)明哲保身63

第二讲 政治价值(二):“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实现66

一、人性自觉与人的本质66

二、“人道”原则与对个体人的压抑70

三、圣化:“人”的价值的实现75

四、结语:主体意识的断层与民族精神81

第三讲 政治角色:士人的政治存在与政治心态83

一、道与王的同一和冲突84

二、孔子的选择与士人的政治存在样态90

(一)在道与王的夹缝中求生存90

(二)士人的五种出路93

三、士人阶层的从属参与型政治心态98

四、从士人到知识分子101

(一)知识分子的规定性与士人精神102

(二)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104

第四讲 政治人格:从小人到圣人112

一、从等级身份到政治人格112

二、小人人格的“反道德”特质及其政治表现116

(一)小人人格特质分析116

(二)小人的政治表现与境况119

三、君子人格的道德特性与政治功能124

(一)君子的道德规定性124

(二)君子的政治功能132

(三)君子人格与君主政治135

四、乡愿与伪君子137

(一)狂、狷与乡愿138

(二)关于伪君子146

五、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149

(一)圣论与圣人人格150

(二)内圣外王与修齐治平:儒家文化的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155

(三)圣化文化与圣人宰制社会161

第五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一):从臣民观到公民意识167

一、君主政治与臣民观念167

(一)臣民的忠君义务观168

(二)权利主体意识的缺失171

二、“尽人皆奴仆”的臣民心态174

三、在实践中学会做公民176

第六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二):“公私观”三境界182

一、境界一:“以君为本”的公私观182

二、境界二:“以民为本”的公私观187

三、境界三:“以人为本”的公私观195

四、从“以民为本”到“以公民为本”197

第七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三):中国传统制衡观念与政治运作201

一、西方文化中的政治制衡观念201

二、中国传统的制衡观念及其价值构成206

(一)和同论与道义制衡206

(二)道义制衡的价值结构208

三、中国传统制衡观念的困境与观念的转换211

(一)制衡方式:苍白无力的道德规劝211

(二)走出传统制衡观念的困境222

第八讲 政治伦理(—):君臣之道与贤人政治225

一、为君之道226

(一)敬天法祖,尊师重道226

(二)立公去私,任贤纳谏231

(三)励精图治,勤政爱民239

二、为臣之道242

(一)忠君之道242

(二)治民与恤民246

三、贤人政治与清官期盼248

(一)贤人政治模式248

(二)所谓“清官期盼”256

第九讲 政治伦理(二):忠孝之道与传统义务观261

一、忠孝三境界261

(一)孝道三境界262

(二)忠德三境界265

二、忠孝之道的逻辑统一与实际选择的两难性269

(一)忠孝统一269

(二)忠孝难两全270

三、忠孝义务与极度扩张型亲情义务观273

第十讲 政治社会化:传统中国的“教化”之道279

一、“政治社会化”一般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社会化279

(一)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人279

(二)传统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特点284

二、教化之道289

(一)学校教化289

(二)循吏的教化功能与表彰循吏294

(三)表彰直言、忠义、孝悌与义门298

(四)地方绅士的教化功能302

(五)教化与移风易俗304

三、政治录用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庸人体制307

(一)政治录用与教化307

(二)庸人体制与精英政治311

第十一讲 政治哲学之政治信仰:政治合法性思维与中国化信仰理性315

一、合法性理论与中国上古时代政治合法性思维特点315

(一)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合法性理论范式315

(二)中国上古三代政治合法性认识的思维特点317

二、先秦诸子的政治合法性论证方式319

(一)“圣化”思想319

(二)“君天同极”论320

(三)“主阳臣阴”说322

(四)“君道同体”观323

(五)从君主的产生论证政治合法性324

(六)先秦诸子政治合法性论证的理论特点325

三、汉儒的合法性论证方式327

(一)从天人关系论证政治合法性327

(二)与政治合法性相关的理论问题329

四、传统中国的信仰理性与恩宠政治文化性格332

(一)思辨理性与中国化信仰理性的规定性分析332

(二)恩宠政治文化性格:权力崇拜与“造神”情结338

第十二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善恶两分与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342

一、善恶两分的绝对化政治思维定式342

(一)东林士人群体的“非此即彼”认知模式343

(二)“善恶两分”的致思逻辑347

(三)“童稚思维”的文化遗患350

二、中国传统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353

(一)政治主体两层次说353

(二)传统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354

第十三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二):托古改制与归返原典政治思维358

一、“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358

(一)托古思维的源流358

(二)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的致思逻辑361

(三)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的“历史合理”与当下流弊365

二、“归返原典”政治思维特点369

(一)清代汉学的“求是”治学宗旨370

(二)理学批判与归返原典政治思维373

第十四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三):比类逻辑与“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381

一、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381

(一)比类逻辑思维三要点382

(二)比类逻辑与君主政治的认知和运作385

(三)“死的”何以拖住“活的”?389

二、斗争哲学与“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392

(一)斗争哲学:“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理念之源393

(二)“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致思逻辑397

(三)“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流弊与反思399

第十五讲 传统中国的公共性探析402

一、传统中国的社会性认知与实践402

二、传统中国的社会性与现代公共性辨析404

(一)价值内涵405

(二)关注的问题与国家组织目标410

(三)操作方式亦即实现路径411

三、传统中国社会领域三层次说413

四、转型中国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承续415

五、作为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416

(一)历史认知与历史感417

(二)主观投射与主观投射过度417

(三)学术研究的“非唯一功利性”418

第十六讲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代结语)420

一、王权主义提出的政治学价值421

二、王权主义提出的政治文化研究价值422

三、走出王权主义即走出中世纪423

参考文献426

后记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