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界观的创立与哲学史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世界观的创立与哲学史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2064393.jpg)
- 王让新主编;李弦,谢霄男,叶先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338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世界观的创立与哲学史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1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1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16
第二节 《提纲》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20
一、“新”的世界观萌芽:主客同一的实践哲学20
二、“新”的批判对象:从对“天国”的批判到对“尘世”的批判22
三、“新”的主旨指向: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23
第三节 唯物史观是“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统一24
一、唯物史观首先是一种“历史观”24
二、唯物史观还是一种“世界观”27
三、唯物史观是“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统一29
第一章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创立32
第一节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世界观32
一、传统本体论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样式32
二、传统本体论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征35
第二节 近代知识论哲学的世界观38
一、近代知识论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样式38
二、近代知识论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征41
第三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践转向”44
一、“新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4
二、“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48
三、“新世界观”的“革命”50
第二章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真理观的传承与创新53
第一节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真理观53
一、古希腊本体论哲学的真理观54
二、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的真理观59
第二节 近代知识论哲学的真理观59
一、经验论的真理观60
二、唯理论的真理观62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63
第三节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真理观的传承与创新66
一、传统哲学真理观的根本困境67
二、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真理观的传承与创新69
三、马克思真理观的价值意蕴71
第三章 马克思对近代唯物论的批判与超越74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74
一、自然唯物主义75
二、人本唯物主义78
三、历史唯物主义79
第二节 近代唯物论的主要内容80
一、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80
二、人本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83
第三节 马克思对近代唯物论的批判与超越86
一、马克思原始稿本的意蕴阐发86
二、马克思对近代唯物论的批判88
三、马克思对近代唯物论的超越90
第四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93
第一节 宗教的异化理论梳理93
一、宗教异化理论的两种概念辨析94
二、相关哲学家的宗教异化理论概述97
第二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理论的开创性工作100
一、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几个根本观点101
二、全面把握费尔巴哈的“世俗基础”103
三、费尔巴哈宗教异化批判的逻辑进路105
第三节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解构、建构与重构107
一、解构: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阐明宗教的世俗基础108
二、建构:马克思感性实践观的建立111
三、重构: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113
第五章 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扬弃116
第一节 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116
一、古希腊哲学思维的抽象性117
二、中世纪神性思维的至高性119
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性和理性思维的复兴119
四、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121
第二节 费尔巴哈对“天国”的倒立122
一、费尔巴哈反宗教的思想123
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认识论124
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126
第三节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128
一、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自然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128
二、马克思实现了对于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原则的超越130
三、马克思实现了对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132
第六章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学的超越135
第一节 “人的本质”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135
一、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求索136
二、中世纪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138
三、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140
第二节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论断143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人的本质”143
二、从感觉论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146
三、从“类”和“种”的视角规定“人的本质”148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规定151
一、人是现实的人151
二、人的本质是劳动154
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
第七章 马克思对宗教社会基础的批判159
第一节 神的宗教传统159
一、希伯来神学:孕育基督教的母体159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神学发展的顶峰163
三、近代哲学家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对人的新的精神征服167
第二节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170
一、“爱的宗教”是一种无神的信仰170
二、“爱的宗教”是一种纯粹情感的宗教173
三、“爱的宗教”是一种以“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哲学世界观175
第三节 马克思对宗教社会基础的批判178
一、理解个人及其宗教感情不能脱离社会关系179
二、理解个人及其宗教感情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181
三、理解个人及其宗教感情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因素183
第八章 马克思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揭示185
第一节 社会生活本质理论的神秘主义倾向185
一、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于彼岸世界185
二、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此岸世界188
第二节 马克思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揭示190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90
二、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192
三、一切神秘的东西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95
第三节 关于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现代阐释198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198
二、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大地”200
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202
第九章 马克思对直观唯物主义的能动改造206
第一节 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超越206
一、马克思最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206
二、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理解207
三、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自然认识的偏颇208
四、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半截子的唯心史观208
第二节 马克思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209
一、关于“人”209
二、关于市民社会210
三、关于实践212
四、自在之物214
五、自由215
第三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217
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实践性217
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历史性219
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人文性221
四、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的辩证性223
第十章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发展225
第一节 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225
一、十八世纪以前的古典市民社会理论226
二、十八世纪以后的近代市民社会理论226
三、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228
第二节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几种观点230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230
二、关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几种不同观点237
第三节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独特贡献与现实意义240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独特贡献240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242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定位245
第一节 传统形而上学对本体论的回答——以黑格尔为例245
一、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本体构建了他的庞大的哲学体系246
二、黑格尔哲学为“人的崇高何以可能”提供了根据246
第二节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哲学革命248
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50
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5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定位255
一、正确理解《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科学内涵255
二、“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哲学主题257
后记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