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家庭医药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家庭医药宝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85846.jpg)
- 张肇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469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713页
- 文件大小:336MB
- 文件页数:17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家庭医药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一、人体的解剖结构1
(一)头面颈部3
1.头面部3
2.颈部11
(二)躯干与内脏14
1.胸部14
2.腹部18
3.盆、会阴部22
(三)四肢和关节25
1.上肢骨与关节25
2.上肢的肌肉26
3.上肢的神经和血管26
4.下肢骨与关节27
5.下肢的肌29
6.下肢的神经和血管29
二、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31
(一)血液与血液循环31
1.血液31
2.血液循环34
(二)呼吸42
1.肺通气42
2.呼吸气体的交换44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5
4.呼吸的调节46
(三)消化与吸收47
1.消化47
2.吸收51
(四)能量代谢与体温52
1.能量代谢52
2.体温55
(五)肾脏的排泄58
1.肾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特点58
2.肾脏生成尿的过程59
3.尿的浓缩与稀释61
(六)感觉器官63
1.概述63
2.视觉器官64
3.听觉器官66
4.其他感觉器官67
(七)神经系统68
1.反射中枢69
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70
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72
4.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74
5.脑的高级功能75
(八)内分泌77
1.激素作用的特征和原理77
2.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78
3.腺垂体78
4.甲状腺79
5.甲状旁腺80
6.胰岛80
7.肾上腺81
(九)生殖82
1.男性生殖生理82
2.女性生殖生理83
三、遗传与优生85
(一)遗传学基础85
1.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85
2.染色体86
3.基因88
4.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92
5.基因和染色体的传递92
(二)遗传病的传递规律和诊断94
1.遗传病的传递规律94
2.遗传病的诊断106
(三)胚胎发育与出生缺陷110
1.推算胎儿的诞生日110
2.人类生命的开始111
3.胎儿逐月的发育112
4.胎儿的生活环境116
5.出生缺陷的发生117
6.出生缺陷的预防120
(四)计划生育与优生125
1.生殖健康125
2.计划生育的方法和措施127
四、健康与疾病137
(一)健康的概念137
1.健康的含义137
2.衡量健康的标准138
(二)疾病和病因140
1.对疾病的一般认识140
2.疾病的原因141
3.病因的分类144
(三)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47
1.社会规范147
2.社会发展153
(四)免疫学基础158
1.免疫是机体排除“异己”的能力158
2.抗原的概念159
3.抗体的概念162
4.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164
5.变态反应168
6.免疫学预防和治疗171
卫生篇175
五、环境卫生175
(一)人类的环境175
1.原生环境175
2.次生环境177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180
1.大气污染与健康182
2.水体污染与健康187
3.土壤污染与健康192
(三)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194
1.全球气候变暖195
2.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196
3.酸雨197
六、劳动卫生198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198
1.化学性因素199
2.物理性因素199
3.生物学因素199
(二)生产性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200
1.毒物的吸收200
2.毒物在体内的分布201
3.毒物的生物转化201
4.毒物的排泄202
(三)职业中毒的条件及表现形式202
1.职业中毒的条件202
2.职业中毒的表现形式203
(四)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04
1.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204
2.职业中毒的治疗原则204
(五)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205
1.卫生技术措施205
2.卫生保健措施206
3.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206
(六)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206
1.职业病的概念206
2.我国规定的职业病范围207
(七)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及处理原则208
1.职业病的诊断原则208
2.职业病诊断管理209
3.职业病处理210
(八)妇女劳动卫生210
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危害211
2.妇女劳动保护法212
3.妇女劳动保健213
七、生活卫生215
(一)生活用品与健康215
1.家用化学品与健康215
2.家用电器与健康221
3.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与健康224
(二)生活方式与健康228
1.良好生活方式对健康有益228
2.教育对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影响231
3.吸烟与健康232
4.饮酒与健康237
5.性生活方式淫乱240
6.饮食方式不当与健康244
7.闲暇病247
(三)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与健康251
1.饮食行为习惯与健康251
2.个人清洁卫生习惯266
八、心理卫生272
(一)人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272
1.婴儿期272
2.幼儿期273
3.童年期275
4.青春期(少年期)276
5.青年期278
6.中年期280
7.老年期282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283
1.健康的概念283
2.如何判断心理是否健康284
3.心理健康的标准287
(三)心理保健的原则296
1.自我意识良好296
2.社会适应自如297
3.良好的人际关系297
4.积极劳动实践298
(四)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298
1.婴幼儿期心理卫生298
2.儿童期的心理卫生301
3.青少年期心理卫生304
4.中年期心理卫生307
5.老年期心理卫生310
九、饮食与营养313
(一)营养素314
1.蛋白质314
2.脂肪314
3.碳水化合物315
4.能量316
5.无机物317
6.维生素319
7.其他321
(二)食物的营养价值322
1.什么是有营养价值的食物322
2.食物的分类及各类的营养价值323
(三)膳食调配326
1.膳食调配原则326
2.合理安排膳食制度336
3.合理搭配各类食物338
4.一周食谱编制339
5.合理烹饪加工341
(四)食品卫生问题343
1.食物中有害物质的来源343
2.家庭中预防生物性污染食品危害的措施345
十、性卫生347
(一)性生理348
1.性刺激348
2.性反应351
3.性功能的神经生理控制356
(二)性心理357
1.男女性别的心理差异358
2.爱情心理359
3.感觉与性爱364
(三)性功能障碍366
1.男性性交心理障碍367
2.女性性交心理障碍370
3.性交心理障碍的治疗372
保健篇375
十一、儿童保健375
(一)小儿生长发育375
1.小儿体格生长375
2.小儿神经心理发育384
3.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388
(二)母乳喂养与幼儿营养391
1.母乳喂养的好处391
2.母乳喂养技巧392
3.辅食添加和断奶395
4.幼儿期的营养396
(三)计划免疫397
1.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397
2.计划免疫399
(四)卫生习惯的培养402
1.饮食习惯403
2.睡眠习惯403
3.衣着习惯405
4.盥洗习惯405
5.大小便习惯405
十二、青春期发育与保健406
(一)青春期的发育特点406
1.青春期形态发育特点407
2.青春期生理机能发育特点409
3.青春期性发育411
4.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413
5.身体发育水平的自我评价417
(二)青春期卫生与保健423
1.月经初潮与月经期卫生423
2.遗精与手淫425
3.青春期骨发育畸形和脊柱弯曲异常的防治427
4.青少年考试紧张心理430
5.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应注意的问题431
6.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准则433
7.性意识的萌发与性欲的疏导436
8.青少年不要过早恋爱438
(三)体育与卫生440
1.体育锻炼增进健康440
2.体育锻炼的基本卫生要求444
3.女子月经期的体育锻炼449
4.“三浴”锻炼450
5.严寒与酷暑的体育锻炼452
6.学生应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454
7.锻炼的“极点”、腹痛、肌肉痉挛现象456
8.体育锻炼的伤害预防与自我医务监督457
十三、妇女保健459
(一)月经期保健459
(二)孕期保健460
1.怀孕前的打算与安排460
2.孕期卫生462
3.妊娠期常见的症状及处理468
4.妊娠期心理因素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471
5.为什么要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471
6.孕妇自我监护472
(三)分娩与产褥期保健472
1.分娩期保健472
2.产褥期保健476
(四)哺乳期卫生保健478
1.母乳喂养的好处478
2.如何保持充足的乳汁479
3.乳母的营养480
十四、男性保健481
(一)男性的社会心理特点481
1.什么是心理特点481
2.男性的社会心理特点483
(二)男性的不良行为及其纠正488
1.男性的不良行为488
2.出现“不良行为”的可能原因489
3.不良行为的纠正491
十五、中老年保健493
(一)中年保健493
1.更年期的生理变化493
2.注意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鉴别494
3.更年期妇女保健495
4.更年期男性保健495
5.中年人不要忽视定期体检496
6.中年人应注意健脑498
(二)老年保健499
1.衰老浅说499
2.评价老年人健康的现代标准501
3.健康长寿要诀502
4.“长寿之乡”的生活方式504
5.老年人怎样掌握运动适度506
6.老年人例行体检的重要性507
7.健康与长寿不能靠药品508
8.老年人的口腔保健510
9.老年人盛夏养生512
10.老年人冬季养生514
11.老年人应注意冬季避寒防病516
十六、养生健身与康复医学518
(一)养生健身518
1.“自我保健”应该是综合性的518
2.睡眠与健康520
3.家庭三分钟养生术522
4.简言太极拳524
5.简谈气功525
(二)康复医学概要528
1.残疾的概念与分类528
2.康复与康复医学532
十七、医学美容与整容537
(一)医学美容537
1.医学美容,古老而又新兴的第四医学537
2.健美与减肥538
3.东方奇葩,中医美容540
4.美以食为天541
5.清水出芙蓉542
6.美看一双眼543
7.耳饰孔的最佳部位545
8.鼻准丰隆545
9.面部按摩好处多547
10.古老而有效的面膜美容547
11.警惕化妆品的副作用548
(二)美容整形术549
1.哪些疾病应该到美容整形外科就诊549
2.美容整形术前应作的准备550
3.美容整形术后应注意的问题551
4.“肿眼”消除有良法552
5.重现青春的面部除皱术553
6.皮肤磨削术554
7.重睑术后细护理555
8.乳房整形术556
9.脂肪吸引术与超声碎脂术557
10.正确对待脂肪注射术558
11.瘢痕的消除方法559
12.雀斑、老年斑的治疗560
药物篇561
十八、用药常识561
(一)用药途径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561
1.用药途径561
2.药物在体内的过程561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562
1.明确诊断、有的放矢562
2.因人而异、拟定方案563
3.联合用药、妥善搭配563
4.仔细观察、及时调整563
5.正确对待、切忌滥用563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564
1.副作用564
2.毒性作用564
3.继发反应与后遗效应564
4.过敏反应564
5.致突变、致癌与致畸作用565
6.药物依赖性565
(四)小儿用药特点566
1.小儿用药注意事项566
2.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566
(五)老年人用药注意要点567
1.老年人的用药原则567
2.老年人用药的学问570
3.老年人用药应谨慎573
4.老年人应慎用安眠药574
(六)孕妇、哺乳妇女用药注意事项576
1.对药物致畸作用的认识576
2.妊娠期用药的注意事项577
3.部分常用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及致畸作用579
4.哺乳期用药581
十九、常用药物知识583
(一)抗微生物药物583
1.抗生素583
2.抗结核病药594
3.抗真菌药597
4.抗病毒药598
(二)抗寄生虫药物599
(三)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602
1.中枢兴奋药602
2.镇痛药603
3.解热镇痛抗炎药604
4.抗震颤麻痹药607
5.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609
6.脑血管病治疗药611
7.抗精神病药613
8.抗焦虑与镇静催眠药618
9.抗情感障碍药621
10.抗癫痫药626
(四)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628
1.强心药628
2.抗心律失常药629
3.抗高血压药632
4.抗心绞痛药634
5.血脂调节药636
6.抗休克药638
(五)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639
1.祛痰药640
2.镇咳药641
3.平喘药642
4.呼吸兴奋药646
(六)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647
1.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647
2.胃肠解痉药、胃肠动力药及助消化药650
3.导泻药及止泻药652
4.肝胆疾病辅助药及其他653
(七)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656
1.尿路平滑肌松弛剂656
2.前列腺激素调节药657
3.脱水药及利尿药657
4.其他660
(八)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661
(九)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669
1.抗贫血药及促白细胞生成药669
2.止血药与抗凝血药671
(十)抗组胺药675
(十一)激素类及其相关药物678
1.皮质激素及其相关药物678
2.影响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素类药680
(十二)维生素类药物684
(十三)抗肿瘤药689
(十四)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699
1.免疫抑制剂699
2.免疫增强剂701
(十五)减肥药、延缓衰老药与营养药703
1.减肥药703
2.延缓衰老的药物705
3.营养药705
二十、家庭药箱707
(一)家庭药箱的备药原则707
1.普通常备药707
2.特殊常备药708
(二)家庭常备药物的注意事项708
(三)家庭用药的安全措施709
(四)家庭用药应慎重709
二十一、中药知识及常用中成药712
(一)中药常识712
1.中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药物712
2.中药的采集和储存712
3.中药的命名713
4.中药的性能714
5.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715
6.中药的用法715
7.中、西药物合用的相互影响718
8.正确看待滋补药品721
9.附片入药应先熬722
10.马桑果不能随便吃722
11.谨防“雪上一枝蒿”中毒723
(二)传统良方723
1.什么是方剂723
2.方剂组成的原则724
3.方剂的剂型和用法724
4.常用的主要良方725
(三)常用中成药750
1.解表清热、止咳药750
2.清热养阴药755
3.养阴、清热、生津、利湿药756
4.活血通络、宣痹止痛药758
5.益气、健脾、疏肝药762
6.软坚散结、消肿解毒药764
7.益气、调肝、补肾、安神药765
8.其他767
(四)药膳768
1.药膳的特点768
2.药膳与中医辨证治疗的关系770
3.药膳的配伍和禁忌770
4.常用的保健药膳770
医疗篇789
二十二、辨症识病789
(一)常见症状789
1.发热789
2.头痛791
3.水肿791
4.皮肤粘膜出血792
5.胸痛793
6.呼吸困难793
7.咳嗽与咳痰794
8.咯血794
9.心悸795
10.发绀795
11.腹痛796
12.恶心与呕吐797
13.呕血与便血798
14.腹泻799
15.便秘799
16.黄疸800
17.血尿801
18.尿频、尿急、尿痛801
19.尿潴留802
20.尿失禁802
21.意识障碍802
(二)小儿疾病的症状特征804
1.婴儿哭闹804
2.多汗805
3.发热806
4.呕吐807
5.腹痛809
6.呼吸困难811
7.惊厥812
(三)老年病特点814
1.老年人呼吸道疾病814
2.老年人多见的呛咳816
3.隐性心力衰竭要注意817
(四)危重病信号819
1.面色苍白、头晕819
2.黄疸伴解酱油色尿820
3.紫癜821
4.颈部淋巴结肿大822
5.脾肿大823
6.注意无痛隐患824
(五)外科急腹症的特点825
1.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826
2.外科急腹症的病因826
(六)妇科急症及其特点828
1.阴道流血828
2.急性下腹疼痛830
(七)癌症的早期信号834
1.癌症有哪些信号834
2.怎样早期发现癌症835
3.颈部包块是癌症的信号837
4.皮肤发痒是癌症的信号838
5.癌症在皮肤上的信号839
6.脑肿瘤的早期信号840
7.鼻腔出血是癌瘤的信号842
8.鼻咽癌的早期信号844
9.舌癌的早期信号844
10.喉癌的早期信号846
11.肺癌的早期信号847
12.怎样早期发现隐性肺癌848
13.肺癌的特殊信号849
14.食管癌的早期信号850
15.胃癌的早期信号852
16.残胃癌的信号853
17.大肠癌的早期信号854
18.肝癌的早期信号855
19.胰腺癌的信号855
20.泌尿道癌症的早期信号856
21.睾丸肿瘤的早期信号858
22.乳腺癌的早期信号860
23.子宫颈癌的早期信号861
二十三、各科常见疾病基本知识862
(一)内科862
1.感冒的防治862
2.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864
3.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自我防治865
4.哮喘吸药要谨慎868
5.久咳不愈与支原体肺炎869
6.肺气肿的防治870
7.帮助肺心病病人过冬872
8.冠心病病人的合理服药874
9.及早认识急性心肌梗死876
10.心肌梗死后注意事项877
11.心脏病人应注意热浪袭击879
12.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原则880
13.高血压的防与治882
1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884
15.低血压种种887
16.心脏神经官能症888
17.慢性胃炎的防治889
18.消化性溃疡能否治愈891
19.溃疡病的主要并发症892
20.胃病会变癌吗894
21.旅行者腹泻896
22.节假日谨防急性胰腺炎898
23.胆心综合征899
24.贫血概要900
25.缺铁性贫血902
26.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903
27.再生障碍性贫血904
28.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06
29.海洋性贫血907
30.蚕豆病909
3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10
32.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911
33.嗜酸粒细胞增多症912
34.白血病914
35.淋巴瘤918
36.多发性骨髓瘤919
37.恶性组织细胞病921
38.红细胞增多症922
39.过敏性紫癜924
4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25
41.维生素K缺乏症926
42.血友病926
43.急性肾小球肾炎927
4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929
45.慢性肾小球肾炎930
46.隐匿性肾小球疾病931
47.肾病综合征931
48.肾盂肾炎934
49.急性肾功能衰竭936
50.慢性肾功能衰竭939
51.内分泌代谢疾病概要941
52.糖尿病943
53.糖尿病能根治吗945
54.甲充与妊娠946
55.溢乳症及泌乳素瘤947
56.侏儒症948
57.席汉综合征950
58.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951
59.痛风952
60.高脂血症954
61.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956
62.类风湿性关节炎959
63.癫痫960
64.脑血管病962
65.三叉神经痛963
66.偏头痛965
67.多发性周围神经炎966
68.坐骨神经痛968
69.特发性面瘫969
70.震颤麻痹970
71.重症肌无力972
72.腰穿不会使人变傻973
(二)外科975
1.疖975
2.痈976
3.急性蜂窝组织炎976
4.丹毒977
5.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978
6.脓肿978
7.甲沟炎979
8.脓性指头炎980
9.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滑囊炎980
10.手掌深部间隙感染981
11.全身化脓性感染982
12.破伤风985
13.气性坏疽987
14.无芽胞厌氧菌感染989
15.毒蛇咬伤990
16.烧伤993
17.冻伤998
18.常见体表肿瘤1001
19.单纯性甲状腺肿1008
2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1010
21.甲状腺腺瘤和囊肿1012
22.甲状腺癌1013
23.急性乳腺炎1013
24.乳腺囊性增生病1014
25.乳腺纤维腺瘤1016
26.上消化道出血1016
27.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19
28.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1020
29.肠梗阻1022
30.伤寒肠穿孔1024
31.急性阑尾炎1025
3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028
33.腹股沟疝1029
34.直肠肛管周围脓肿1031
35.肛瘘1032
36.痔1034
37.腹部损伤1036
38.脑震荡1038
39.脑挫裂伤1039
40.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040
4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041
42.高血压脑出血1043
43.颅内转移瘤1044
44.胸部损伤1046
45.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外科治疗1049
46.骨折的判断1050
47.外伤性骨折的正确治疗1051
48.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053
49.化脓性骨髓炎1054
50.骨质增生1056
51.肩关节周围炎1058
52.肱骨外上髁炎1059
53.腰痛1060
54.腰椎间盘突出症1061
55.青少年驼背畸形1063
56.青少年胫骨结节骨软骨病1064
57.中老年颈椎病1065
58.老年人股骨颈骨折1067
59.腱鞘囊肿1069
60.周围神经损伤1070
61.怎样早期发现脊柱肿瘤1071
62.肢体恶性骨肿瘤可以不截肢1073
63.婴幼儿外科性呕吐与胃食管返流1074
64.儿童外科性便血1075
65.婴幼儿肠套叠的特点及处理1077
66.小儿腹股沟斜疝1078
67.儿童头颈部包块的常见原因及处理1079
68.小儿歪脖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原则1082
69.儿童桡骨头半脱位1083
70.儿童下肢“生长痛”1084
71.幼儿步态异常的常见原因1085
72.小儿包茎的处理1087
73.小儿隐睾宜早期治疗1088
74.小儿便秘与先天性巨结肠1090
75.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矫治1091
76.小儿先天性胸廓畸形1092
77.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治及预防1093
78.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095
79.小儿肿瘤的特点及预防1096
80.小儿血管瘤宜早治1098
81.泌尿与男性生殖系先天性畸形1099
82.膀胱炎1102
83.前列腺炎1103
84.肾结核1105
85.附睾结核1107
86.尿石症1107
87.肾肿瘤1109
88.膀胱癌1111
89.尿道损伤1113
90.前列腺增生症1114
91.前列腺癌1116
(三)妇产科1117
1.外阴炎和前庭大腺脓肿1117
2.外阴瘙痒1118
3.外阴营养不良1120
4.滴虫性阴道炎1121
5.真菌性阴道炎1122
6.老年性阴道炎1123
7.非特异性阴道炎1124
8.慢性宫颈炎1124
9.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1126
10.子宫脱垂1128
11.子宫肌瘤1129
12.子宫体癌1131
13.卵巢肿瘤1132
1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35
15.痛经1137
16.闭经1138
17.女性淋球菌感染1140
18.流产1141
19.早产1143
20.异位妊娠1143
2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44
22.前置胎盘1146
23.胎盘早剥1147
24.分娩异常1147
25.子宫破裂1149
26.产后出血1150
(四)儿科1151
1.营养不良1151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153
3.维生素D中毒1155
4.维生素A缺乏症1155
5.维生素A中毒1157
6.锌缺乏症1158
7.碘缺乏症1159
8.新生儿黄疸1162
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64
10.新生儿硬肿症1165
11.新生儿破伤风1166
12.幼儿急疹1167
13.脊髓灰质炎1168
14.流行性脑膜炎1170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172
16.麻疹1174
17.流行性腮腺炎1176
18.水痘1176
19.风疹1178
20.婴幼儿腹泻1178
21.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81
22.小儿支气管肺炎1182
23.小儿有哮喘症状的疾病及其防治1184
24.婴幼儿缺铁性贫血1186
(五)口腔科1188
1.儿童牙齿发育异常1188
2.龋病1190
3.乳牙龋病及其防治1192
4.有效的防龋法——窝沟封闭1194
5.龋病的药物治疗1195
6.龋病的修复治疗——充填术1196
7.牙周炎及其防治1198
8.智齿冠周炎1201
9.唇裂和腭裂1202
10.绊舌1203
11.幼儿口齿不清1203
12.口腔癌前病变1204
13.面无善疮1206
14.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1207
15.认真刷牙、减少牙病1208
16.牙刷的选用1210
17.如何选用牙膏1212
18.珍惜乳牙1213
19.保护“六龄牙”终身都受益1213
20.叩齿运动——固齿益寿保健法1215
(六)眼科1216
1.眼病的常见症状1216
2.睑缘炎1220
3.麦粒肿1221
4.霰粒肿1222
5.眼睑的常见恶性肿瘤1222
6.慢性泪囊炎1223
7.急性泪囊炎1223
8.急性传染性结膜炎1224
9.沙眼1225
10.变态反应性结膜炎1226
11.翼状胬肉1228
12.病毒性角膜炎1228
13.细菌性角膜炎1230
14.角膜软化症1232
15.翳子1233
16.角膜葡萄肿1234
17.巩膜炎1235
18.葡萄膜炎1237
19.青光眼1240
20.白内障1244
21.飞蚊症1246
22.视网膜炎1247
23.视网膜脱离1248
24.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251
25.视网膜母细胞瘤1252
26.视神经炎1254
27.视神经乳头水肿1255
28.视神经萎缩1255
29.眼球突出1256
30.屈光不正1258
31.老视1260
32.近视眼的防治1260
33.假性近视1262
34.斜视与弱视1263
35.色盲与色弱1265
36.眼外伤1267
37.遗传性眼病1269
38.眼的老年性改变1272
(七)耳鼻喉科1274
1.慢性鼻炎1274
2.过敏性鼻炎1275
3.鼻窦炎1276
4.鼻出血1277
5.鼻阻塞1278
6.腺样体增生肥大1280
7.扁桃体疾病1280
8.慢性咽炎1281
9.声嘶1282
10.急性喉阻塞1283
11.气管支气管异物1284
12.食道异物1285
13.食管瘢痕性狭窄1286
14.常见外耳疾病1287
15.非化脓性中耳炎1289
16.化脓性中耳炎1290
17.耳鸣1291
18.眩晕与梅尼埃病1292
19.聋哑症1293
(八)皮肤病与性病1295
1.湿疹和遗传过敏性皮炎1295
2.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1296
3.药疹(药物性皮炎)1296
4.接触性皮炎1297
5.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1298
6.银屑病1299
7.脂溢性皮炎1300
8.痤疮1301
9.脱发病1302
10.癣(浅部真菌病)1302
11.带状疱疹1303
12.白癜风1304
13.疥疮1305
14.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1306
15.梅毒1307
16.淋病1307
17.非淋菌性尿道炎1308
18.尖锐湿疣1308
19.生殖器疱疹1309
20.艾滋病1310
(九)传染病1311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1311
2.甲型病毒性肝炎1313
3.乙型病毒性肝炎1314
4.丙型病毒性肝炎1317
5.丁型病毒性肝炎1318
6.戊型病毒性肝炎1318
7.狂犬病1318
8.流行性感冒1320
9.肾综合征出血热1322
10.登革热1324
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25
12.伤寒1326
13.副伤寒1328
14.细菌性痢疾1328
15.细菌性食物中毒1330
16.霍乱1332
17.鼠疫1333
18.炭疽1335
19.白喉1337
20.钩端螺旋体病1339
21.阿米巴病1341
22.疟疾1343
23.败血症1346
24.血吸虫病1348
25.肺吸虫病1351
26.华支睾吸虫病1353
27.蛔虫病1354
28.蛲虫病1356
(十)精神病1358
1.精神分裂症1358
2.躁狂抑郁症1360
3.偏执性精神病1363
4.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1364
5.癫痫性精神病1365
6.感染性精神病1367
7.中毒性精神病1368
8.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370
9.神经官能症1372
10.神经衰弱1373
11.强迫性神经官能症1375
12.恐怖性神经官能症1376
13.焦虑性神经官能症1378
14.抑郁性神经官能症1379
15.疑病性神经官能症1380
16.癔病1381
(十一)肿瘤防治1384
1.鼻咽癌1384
2.肺癌1386
3.食管癌1389
4.胃癌1391
5.大肠癌1394
6.肝癌1397
7.乳腺癌1401
8.子宫颈癌1404
(十二)老年病1406
1.老年人肺结核1406
2.老年人肺炎1409
3.慢性肺心病的自我保健1410
4.老年人心律不齐1413
5.老年人腹泻与便秘1415
6.老年人瘙痒症1416
7.老年骨质疏松症1418
8.老年性痴呆1420
9.老年人失眠1422
10.老人失眠与催眠治疗1423
(十三)职业病1425
1.铅中毒1425
2.汞中毒1427
3.锰中毒1430
4.砷中毒1431
5.刺激性气体中毒1433
6.一氧化碳中毒1436
7.苯、甲苯、二甲苯中毒1438
8.汽油中毒1440
9.有机磷农药中毒1442
10.高分子化合物的职业性中毒1447
11.噪声聋1448
12.振动病1449
13.射频辐射损害1452
14.尘肺1454
15.矽肺1458
16.石棉肺1460
二十四、急救知识1461
(一)人工呼吸1461
1.保持呼吸道通畅1461
2.口对口人工通气1462
3.借助器械控制气道和施行人工通气1462
(二)心脏按压术1464
1.胸外心脏按压术1465
2.开胸心脏按压1465
(三)大出血的紧急处理1466
1.心脏及大血管损伤出血的紧急处理1466
2.大咯血的紧急处理1467
3.大呕血的紧急处理1468
4.大量便血的紧急处理1471
5.腹腔内大出血的紧急处理1472
(四)急性中毒的紧急处理1473
1.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1473
2.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1474
(五)骨折的急救1475
1.抢救休克、挽救生命1476
2.止血、包扎创口1476
3.妥善固定伤肢1476
4.尽快转送1476
(六)触电与溺水的急救1477
1.雷电击伤1477
2.电击伤1477
3.溺水的急救1479
二十五、家庭护理1480
(一)常用护理技术1480
1.消毒、灭菌法1480
2.隔离法1481
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1483
4.口腔护理方法1485
5.皮下注射法1486
6.冷、热敷方法1486
7.留置尿管护理方法1488
8.简易通便法1489
9.胃管喂食护理法1490
10.卧床病人的卧位护理及翻身法1491
(二)常见症状的家庭护理1492
1.呕吐护理1492
2.发热护理1493
3.晕厥护理1493
4.咯血护理1494
5.癫痫护理1494
(三)常见损伤的家庭护理1495
1.擦伤1495
2.挫伤1496
3.扭伤1496
4.刺伤1496
5.切割伤1496
(四)几种病人的家庭护理1497
1.昏迷病人的护理1497
2.瘫痪病人的护理1498
3.癌症病人的护理1499
(五)新生儿的护理1501
1.新生儿的特点1501
2.新生儿的护理1503
(六)早产儿的喂养和护理1504
1.早产儿的喂养1504
2.早产儿的护理1507
二十六、中医知识1508
(一)中医基本知识1508
1.中医是如何诊治疾病的1508
2.什么是阴阳,中医看病为什么要涉及阴阳1509
3.什么是五行,它与中医看病有什么关系1511
4.中医学中的脏腑和西医学中的脏腑有什么不同1512
5.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精”,它与临床诊治有什么关系1513
6.什么是中医学中的“气”,它和临床诊治有什么关系1513
7.什么是中医学中的“血”,它和临床诊治有什么关系1514
8.什么是中医学中的“津液”,它和临床诊治有什么关系1515
9.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神”,如何联系临床诊治疾病1515
10.什么是“经络”,其组成和主要作用有哪些1516
11.什么是“六淫”,它与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关系1517
12.什么是“七情”,它与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关系1518
13.中医学中的“风”是什么意思,与诊治疾病有什么关系1519
14.什么是中医学中的“痰”和“饮”,和疾病有什么关系1519
15.什么是中医的望、闻、问、切1520
16.中医诊病为什么要诊脉、望舌1520
17.给小儿诊病,看指纹是怎么回事1521
18.中医脉诊中的寸、关、尺是什么,诊脉要注意什么1521
19.中医诊病的辨证是怎么回事1522
20.中医辨证有哪些主要内容1523
21.什么是“八纲辨证”,如何运用“八纲”诊病1523
22.什么是“气血津液辨证”1525
23.什么是“脏腑辨证”1527
24.什么是“卫气营血辨证”1527
25.什么是“三焦”,什么是“三焦辨证”1528
26.中医治病的治则是什么1529
27.什么是中医的治法,其具体内容有哪些1530
(二)针刺疗法1532
1.什么是针刺疗法1532
2.针刺常用的手法1532
3.针刺前的准备1532
4.如何处理和预防针刺意外1533
5.针刺的注意事项1534
6.针刺配穴处方的原则1534
7.什么叫针刺的“得气”1534
8.临床常用的穴位1535
人中1535
百会1535
风池1535
印堂1535
攒竹1535
翳风1535
听宫1535
太阳1535
颊车1535
地仓1536
迎香1536
承浆1536
太渊1536
神门1536
列缺1536
合谷1536
曲池1537
外关1537
支沟1537
内关1537
间使1537
肩髃1537
环跳1537
阴门1538
阳陵泉1538
足三里1538
丰隆1538
三阴交1538
绝骨1538
太冲1538
膻中1538
中脘1538
天枢1539
气海1539
关元1539
大椎1539
命门1539
肾俞1539
八髎1539
阿是穴1539
(三)推拿1540
1.什么是推拿1540
2.推拿的注意事项1540
3.常用的推拿手法1541
二十七、诊疗技术知识1542
(一)X线检查与CT1542
1.X线在医学上的用途1542
2.合理用好X线检查1543
3.重视X线检查前的准备1545
4.预防碘造影剂过敏反应1545
5.重视X线防护1546
6.乳房疾病钼靶照片1547
7.透视的妙用1548
8.话说胃肠道钡剂造影1549
9.影像学的里程碑——CT1550
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551
11.临床介入放射学1551
12.不开刀能治病的伽马刀1552
13.颅脑疾病影像方法选择1553
(二)磁共振成像1554
(三)超声检查1555
1.超声检查的种类及用途1556
2.超声检查方法1557
3.超声检查前准备1557
4.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1557
5.腹部超声检查1557
6.心脏超声检查1560
7.妇产科超声检查1563
8.小器官超声检查1566
9.颅脑超声检查1568
10.胃肠道疾病的超声诊断1568
1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1569
12.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1569
(四)心电图检查1569
1.何谓心电图1569
2.心电图导联1569
3.典型心电图1569
4.心电图检查的价值1570
5.窦性心律及异常1571
6.期前收缩1572
7.异位性心动过速1573
8.扑动与颤动1574
9.房室传导阻滞1574
10.预激综合征1575
11.心肌梗死1575
12.房室肥大1575
(五)脑电图1576
1.脑电波形1576
2.检查前的准备1578
3.癫痫的脑电图表现1578
4.脑肿瘤的脑电图表现1579
5.脑炎的脑电图表现1579
6.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表现1580
7.颅脑损伤的脑电图表现1581
(六)医学检验1583
1.一般血液检查1584
2.血液生化检查1593
3.血液免疫学检查1620
4.激素类测定1633
5.尿液检查1646
6.肾脏功能检查1654
7.粪便检查1656
8.脑脊液检查1658
9.浆膜腔穿刺液检查1661
(七)内窥镜诊疗技术1662
1.纤维或电子胃镜(简称内镜)检查1662
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1663
3.纤维或电子小肠镜检查1664
4.纤维胆道镜检查1665
5.纤维或电子大肠镜检查1665
6.腹腔镜检查1666
7.经内镜超声检查(亦称超声内镜)1667
8.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简称纤支镜)1668
9.胸腔镜检查1669
10.膀胱镜检查1669
11.关节镜检查1670
12.宫腔镜检查1671
(八)电疗与磁疗1672
1.电疗法1672
2.磁疗法1679
(九)激光医学1681
1.什么是激光和激光医学1681
2.激光治疗的特点1682
3.门诊常用激光治疗1682
4.激光在外科临床的应用1683
5.激光在妇产科的应用1685
6.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1685
7.激光在耳鼻喉科的应用1685
8.激光在眼科的应用1685
9.激光在内科、神经内科、儿科的应用1686
10.激光治癌1686
11.激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686
(十)器官移植1687
1.肾移植手术的适应证1688
2.肾移植手术的禁忌证1688
3.肾移植的手术时机1689
4.肾移植术前准备1689
5.肾移植手术1691
6.肾移植术后的处理1691
7.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处理1692
8.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1693
9.肾移植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693
(十一)口腔正畸技术1694
1.什么是口腔正畸治疗1694
2.儿童牙颌畸形形成的原因1695
3.常见牙颌畸形矫治的适宜时期1697
(十二)镶牙与牙种植1698
1.牙齿拔除后是否需要镶牙1698
2.牙齿拔除后什么时候镶牙最合适1699
3.部分牙齿缺失后采用哪种修复方式较好1699
4.全口义齿1701
5.戴义齿后的注意事项1702
6.牙种植1704
(十三)放射治疗1705
1.放射治疗的适应证1706
2.放射治疗的禁忌证1707
3.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1708
4.模拟定位机1709
5.治疗计划系统1709
6.放射治疗的方式1710
7.放射治疗反应及其处理1711
8.定期复查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