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灵长类研究与保护丛书 黑叶猴的行为生态与保护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灵长类研究与保护丛书 黑叶猴的行为生态与保护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046936.jpg)
- 黄乘明,周岐海,李友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3902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叶猴属-行为生态学;叶猴属-保护生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灵长类研究与保护丛书 黑叶猴的行为生态与保护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黑叶猴的形态、分布、种群现状与保护1
1.1 分类与形态2
1.1.1 分类2
1.1.2 外形4
1.2 分布与栖息地6
1.2.1 分布6
1.2.2 栖息地6
1.3 起源与进化9
1.3.1 叶猴的起源与进化9
1.3.2 黑叶猴、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的起源与进化11
1.4 种群现状11
1.4.1 历史记载11
1.4.2 种群数量12
1.5 保护状况与管理13
1.5.1 保护区管理14
1.5.2 保护区的宣传教育14
1.6 野外放归15
1.6.1 野外放归的基础15
1.6.2 放归项目的启动16
1.6.3 放归的理论探讨16
1.7 研究和保护的未来17
1.7.1 黑叶猴的研究方向17
1.7.2 黑叶猴的保护策略18
1.8 人猴关系19
第2章 黑叶猴的研究方法21
2.1 野外研究地点概况21
2.2 栖息地植被调查方法22
2.2.1 峡谷植被调查22
2.2.2 峰丛谷地植被调查22
2.2.3 峰丛洼地植被调查23
2.3 食性及营养成分分析24
2.3.1 食性的观察24
2.3.2 食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4
2.3.3 营养成分的研究方法25
2.4 行为生态学研究方法25
2.4.1 野外活动时间分配研究方法25
2.4.2 笼养黑叶猴育幼行为研究方法26
2.4.3 笼养黑叶猴社会行为研究方法27
2.5 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方法31
第3章 黑叶猴的食性和采食生物学33
3.1 食性33
3.1.1 灵长类的食性33
3.1.2 黑叶猴采食的部位33
3.1.3 黑叶猴的食谱34
3.2 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4
3.2.1 灵长类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4
3.2.2 黑叶猴食物的季节性变化35
3.3 黑叶猴的食物选择47
3.3.1 果实营养的影响48
3.3.2 种子营养的影响49
3.3.3 树叶营养的影响50
3.3.4 食物中水分的影响53
3.3.5 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56
3.4 矿物质摄取与食虫行为59
3.4.1 矿物质摄取59
3.4.2 食虫行为59
3.5 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食性的影响60
第4章 黑叶猴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63
4.1 日活动节律63
4.1.1 灵长类日活动节律63
4.1.2 黑叶猴日活动节律65
4.1.3 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67
4.2 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季节性变化68
4.2.1 灵长类日活动时间分配68
4.2.2 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69
4.2.3 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季节性变化72
4.3 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年龄差异73
4.3.1 灵长类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年龄的关系73
4.3.2 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与年龄的关系74
4.4 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4
4.4.1 栖息地破碎化对广西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4
4.4.2 栖息地破碎化对贵州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76
第5章 黑叶猴的家域与漫游行为78
5.1 灵长类的家域与漫游行为78
5.1.1 家域与漫游行为78
5.1.2 家域与夜宿地和水源79
5.1.3 家域与其他生态因素79
5.2 家域的面积80
5.2.1 灵长类家域面积80
5.2.2 黑叶猴家域面积及其与食性的关系80
5.2.3 影响家域大小的其他因素83
5.3 黑叶猴家域的利用84
5.3.1 漫游与家域的关系84
5.3.2 家域的利用方式85
5.3.3 家域与觅食87
5.3.4 家域的重叠性88
5.4 黑叶猴日漫游行为89
5.4.1 日漫游距离89
5.4.2 生态因素对日漫游行为的影响89
第6章 黑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93
6.1 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93
6.1.1 栖息地的意义93
6.1.2 山体部位的选择和利用94
6.2 林层的选择和利用100
6.3 夜宿地的选择和利用102
6.3.1 灵长类对夜宿地的选择和利用102
6.3.2 黑叶猴夜宿地数量103
6.3.3 黑叶猴夜宿地特征105
6.3.4 夜宿地在家域中的分布106
6.3.5 黑叶猴入宿行为107
6.3.6 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因素107
第7章 黑叶猴的人工种群与笼养行为112
7.1 黑叶猴人工种群112
7.1.1 养殖历史112
7.1.2 人工种群分布112
7.2 笼养黑叶猴的繁殖行为115
7.2.1 繁殖生理周期115
7.2.2 交配的行为模式115
7.2.3 雌-雄交配的选择116
7.2.4 白天的交配时间分配117
7.2.5 繁殖的月份变化117
7.2.6 繁殖的季节性118
7.2.7 生殖间隔119
7.2.8 哺乳期母幼关系119
7.2.9 阿姨行为123
7.2.10 雄猴与幼猴关系127
7.3 笼养黑叶猴的社会行为128
7.3.1 攻击行为与屈服行为128
7.3.2 友好行为131
7.3.3 和解行为134
参考文献135
非人灵长类学名索引157
非人灵长类(不含黑叶猴)中文名索引159
附录Ⅰ 中国黑叶猴不同地理种群采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161
附录Ⅱ 部分叶猴的食物组成、家域面积和日漫游距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