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枣强县志 1989-200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枣强县志 1989-2006
  • 枣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6278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078页
  • 主题词:枣强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枣强县志 1989-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

概述1

限前历史述略8

大事记13

第一编 建置区划39

第一章 建置沿革39

第一节 位置39

第二节 边界与面积39

第三节 沿革40

第二章 行政区划41

第一节 区划变动41

第二节 乡镇概况42

第三节 村庄名表46

第二编 自然环境65

第一章 气候65

第一节 日照65

第二节 温度67

第三节 降水69

第四节 气压和风71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72

第六节 物候74

第二章 土地资源78

第一节 土种分布78

第二节 使用结构78

第三节 农用地收益81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86

第一节 水文地质状况86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86

第三节 水质87

第四节 动态87

第五节 可用量与需求量88

第四章 环境保护94

第一节 环境状况94

第二节 环境监测96

第三节 环境治理98

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100

第五节 管理机制101

第三编 居民105

第一章 人口105

第一节 人口数量105

第二节 人口结构106

第三节 人口变动118

第四节 计划生育119

第二章 语言122

第一节 流行语123

第二节 谣谚 俗语 俏皮话126

第三节 交往语129

第四节 网语133

第五节 方言与推广普通话135

第三章 风俗138

第一节 传承俗138

第二节 显变俗141

第三节 新兴俗150

第四节 纠歪风151

第四编 经济综览187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187

第一节 农业体制改革187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188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190

第二章 经济发展193

第三章 经济结构194

第四章 居民收支201

第一节 居民收入201

第二节 居民支出207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213

第一节 农村小康建设213

第二节 文明生态村建设216

第五编 基础设施219

第一章 交通219

第一节 公路建设219

第二节 公路运输222

第三节 公路与运输管理227

第四节 铁路230

第二章 电力232

第一节 设施建设233

第二节 经营管理236

第三章 邮政241

第一节 网络与业务241

第二节 企业管理246

第四章 电信247

第一节 电信公司247

第二节 电信业务248

第三节 经营体制250

第五章 水利251

第一节 地上水利工程251

第二节 地下水利建设253

第三节 防汛抗旱258

第四节 水利管理260

第六编 城乡建设269

第一章 管理机构269

第一节 局内机构269

第二节 下属机构269

第二章 建设规划270

第一节 县城规划270

第二节 村镇规划270

第三章 县城建设271

第一节 街道改造271

第二节 供水排水274

第三节 供暖供气276

第四节 公共交通277

第五节 绿化美化277

第六节 环境卫生280

第四章 村镇建设281

第一节 乡镇建设281

第二节 村庄建设283

第五章 房地产业285

第一节 住房管理285

第二节 住房新制287

第三节 楼房建设288

第七编 农业299

第一章 种植业299

第一节 机构人员299

第二节 作物种类300

第三节 品种更新303

第四节 栽培新技术305

第五节 病虫草害防治307

第六节 农业开发308

第二章 林果业310

第一节 林木种类310

第二节 植树造林311

第三节 果业发展316

第四节 管理经营321

第三章 养殖业321

第一节 畜禽种类322

第二节 特种皮毛动物养殖330

第三节 管理服务333

第四章 农业机械338

第一节 农机种类338

第二节 农机新技术339

第三节 农机管理340

第八编 工业 建筑345

第一章 工业体制345

第一节 县办工业345

第二节 乡镇工业354

第三节 民营工业359

第二章 皮毛产业370

第一节 产业特色370

第二节 原料、产品与工艺372

第三节 购销市场375

第四节 皮毛交易会377

第五节 交流考察379

第六节 骨干企业380

第七节 专业村户386

第八节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391

第三章 玻璃钢产业397

第一节 产业地位397

第二节 原料、产品与技术400

第三节 玻璃钢城402

第四节 主要企业404

第四章 建筑业407

第一节 建筑实体408

第二节 建筑管理411

第九编 商贸服务业417

第一章 国营商业417

第一节 机构与公司417

第二节 批发与零售417

第三节 饮食与服务418

第四节 体制改革419

第五节 贸易行政执法421

第二章 物资流通422

第一节 机构人员422

第二节 经营改革423

第三节 所有制变革424

第三章 石油经营425

第一节 机构人员425

第二节 购销业务425

第三节 网点建设426

第四章 医药经营与监管427

第一节 医药经营427

第二节 药品监督管理428

第五章 烟草专卖431

第一节 机构人员431

第二节 购销业务431

第三节 行业管理432

第六章 粮油贸易432

第一节 机构人员432

第二节 经营业务433

第三节 体制改革435

第七章 对外贸易436

第一节 机构人员436

第二节 出口商品436

第三节 业务经营437

第八章 供销合作商业437

第一节 机构与企业437

第二节 机制转换438

第三节 企业改制439

第四节 体系创新439

第九章 棉花经营440

第一节 机构变化440

第二节 收购政策441

第三节 改制发展442

第十章 盐业专营444

第一节 机构设置444

第二节 业务经营444

第三节 市场管理444

第十一章 民营商业445

第一节 县城商业445

第二节 农村商业448

第三节 餐饮服务451

第十编 财税金融457

第一章 财政4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7

第二节 管理体制457

第三节 县财政收支458

第四节 县财政管理462

第五节 乡镇财政管理463

第二章 税务464

第一节 机构464

第二节 税制465

第三节 税种465

第四节 税收467

第五节 管理471

第三章 金融473

第一节 金融机构473

第二节 货币流通477

第三节 储蓄存款478

第四节 信贷结算481

第五节 保险业务483

第六节 债券、彩票、股票485

第十一编 经济综合管理489

第一章 计划管理4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9

第二节 计划编制489

第三节 体制改革489

第四节 项目引进490

第二章 统计管理490

第一节 机构490

第二节 普查490

第三节 调查491

第四节 信息492

第五节 监督492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493

第一节 机构设置493

第二节 市场管理493

第三节 企业管理495

第四节 合同管理495

第五节 商标管理496

第六节 广告管理500

第七节 个体户管理500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5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1

第二节 计量管理50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502

第四节 质量管理503

第五章 物价管理504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4

第二节 物价监控504

第三节 收费管理505

第四节 价格评估505

第五节 物价检查506

第六节 物价信息506

第六章 审计管理506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6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507

第三节 工商企业审计507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508

第五节 外资审计508

第六节 专项资金审计508

第七节 经济责任审计509

第七章 安全生产管理509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9

第二节 宣传教育510

第三节 安全检查认证510

第四节 安全生产排查510

第八章 农村公有资财管理511

第一节 三提五统511

第二节 村财乡管512

第三节 村干部待遇513

第九章 土地管理5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514

第二节 监督监察514

第三节 农业用地管理515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517

第十二编 党派 群团52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枣强县地方组织523

第一节 党员523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532

第三节 组织机构535

第四节 党务工作541

第五节 重要决策552

第二章 群众团体564

第一节 工会564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56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569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572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573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575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57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79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579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58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584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589

第二章 人民政府589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589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607

第三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08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608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611

第三节 主要工作614

第四节 工作机构619

第十四编 民政623

第一章 机构设置623

第一节 县级机构623

第二节 乡镇机构624

第二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624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624

第二节 村(居)民自治625

第三章 优抚安置626

第一节 拥军优抚626

第二节 退役土兵及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631

第四章 救灾救济633

第一节 困难救济633

第二节 受灾救济634

第三节 救灾捐赠634

第五章 社会福利635

第一节 农村“五保”供养635

第二节 福利彩票发行636

第三节 社会福利生产637

第六章 婚葬管理638

第一节 婚姻登记638

第二节 殡葬改革639

第七章 其他社会事务管理641

第一节 收养登记641

第二节 地名管理642

第三节 民间组织管理643

第十五编 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663

第一章 劳动人事663

第一节 劳动管理663

第二节 人事管理664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668

第二章 社会保障670

第一节 养老保险670

第二节 工伤保险672

第三节 失业保险673

第四节 医疗保险673

第十六编 政法677

第一章 公安67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77

第二节 打击犯罪678

第三节 安全保卫683

第四节 治安管理684

第五节 户政管理688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691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692

第八节 消防管理695

第二章 检察69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98

第二节 刑事检察699

第三节 经济检察702

第四节 法纪检察704

第五节 监所检察70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706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706

第八节 技术检察707

第三章 审判70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707

第二节 审判制度709

第三节 审判活动709

第四节 审判监督715

第四章 司法行政71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716

第二节 法制宣传718

第三节 民事调解718

第四节 公证工作719

第五节 律师事务719

第六节 法律服务720

第十七编 军事725

第一章 兵役制度725

第二章 机构人员726

第一节 县人武部726

第二节 武警县中队727

第三章 征兵工作728

第一节 征集条件728

第二节 审批程序728

第三节 新兵接送729

第四章 民兵建设729

第一节 组织729

第二节 活动730

第三节 训练730

第五章 国防教育731

第一节 机构与阵地731

第二节 教育活动731

第十八编 教育科技749

第一章 教育749

第一节 教育管理749

第二节 教师队伍751

第三节 办学条件752

第四节 学前教育753

第五节 小学教育755

第六节 中学教育762

第七节 其他教育766

第八节 教育经费767

第二章 科技768

第一节 科技机构769

第二节 科技队伍770

第三节 科技管理771

第四节 科技成果772

第五节 科技普及775

第六节 科学测报777

第十九编 文化电视781

第一章 文化781

第一节 实体与场所781

第二节 著述与创作786

第三节 书画与摄影795

第四节 民间工艺801

第五节 牌匾与装裱803

第六节 群众娱乐807

第七节 文物与收藏812

第八节 修志编史823

第九节 档案工作829

第十节 文化市场830

第十一节 管理机构832

第二章 电视8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843

第二节 设备设施845

第三节 节目编播846

第二十编 卫生 体育849

第一章 医疗卫生849

第一节 医疗机构849

第二节 医疗队伍853

第三节 医疗技术855

第四节 卫生防疫858

第五节 妇幼保健861

第六节 医疗管理862

第二章 体育 健身8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组织865

第二节 场所与设施865

第三节 全民健身866

第四节 学校体育876

第五节 竞技赛事878

第二十一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81

第一章 创建活动881

第一节 创建文明县城882

第二节 创建文明村镇883

第三节 创建文明行业883

第四节 创建文明单位884

第五节 创建文明家庭(户)887

第六节 制定道德规范888

第二章 全国道德模范889

第一节 林秀贞889

第二节 王文忠897

第三章 文明新风899

第一节 见义勇为899

第二节 助人为乐900

第三节 爱岗敬业901

第四节 余热生辉902

第五节 捐资助学903

第六节 热心公益903

第七节 孝亲敬老904

第八节 扶孤助残905

第九节 克己奉公905

第二十二编 人物913

第一章 传略与世家913

第一节 传略913

第二节 世家(家世)976

第二章 事略984

第一节 党政军界984

第二节 教科文卫界997

第三节 工商业界1001

第三章 名表1011

第一节 先进模范人物名表1011

第二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表1014

第三节 旅居台湾、香港部分人士名表1025

第四节 旅居海外部分人士名表1028

索引1039

后记10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