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现途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郝晨光,于丹丹编著 著
-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02784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11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19页
- 主题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现途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2
1.2 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7
1.3 生态文明与几种经济形式的关系7
1.3.1 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7
1.3.2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8
1.3.3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8
1.4 建设生态文明与实施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11
1.4.1 有利于提高发展可持续性12
1.4.2 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型12
1.4.3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13
1.5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14
1.5.1 国家高度重视利用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14
1.5.2 多个部门重视制定生态文明政策14
1.5.3 重视利用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15
1.5.4 多地政府也重视利用针对性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15
1.5.5 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15
1.5.6 积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16
1.5.7 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制度改革16
1.5.8 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与考核办法的完善16
1.5.9 利用金融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17
第2章 赤峰先民的生态观与社会实践18
2.1 赤峰地区发展史19
2.2 先民的生态意识21
2.2.1 匈奴的生态意识22
2.2.2 蒙古族的生态意识25
2.3 先民生态观对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29
第3章 上世纪赤峰的经济和生态建设30
3.1 经济基础设施建设30
3.1.1 电力供应方面30
3.1.2 采矿方面30
3.1.3 冶炼方面32
3.1.4 石材、石灰研发等方面32
3.1.5 中药、化学原料生产方面33
3.2 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34
3.2.1 环境污染状况34
3.2.2 污染治理36
3.3 林业生态建设38
3.3.1 “三北”防护林建设40
3.3.2 用材林建设41
3.3.3 经济林建设42
3.3.4 薪炭林建设43
第4章 新时期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44
4.1 赤峰市产业发展现状46
4.2 赤峰市能源收与支48
4.2.1 能源条件48
4.2.2 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49
4.2.3 能源结构情况50
4.3 赤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基础50
4.3.1 生态足迹需求量计算51
4.3.2 生态足迹供给量计算51
4.3.3 生态足迹计算52
4.3.4 生态承载力分析53
4.3.5 生态压力54
4.4 碳资源与碳排放54
4.4.1 碳资源54
4.4.2 碳排放55
4.4.3 碳均衡57
第5章 警示与借鉴59
5.1 生态警示59
5.1.1 农村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59
5.1.2 并不能幸免的城市饮用水61
5.2 生态建设借鉴61
5.2.1 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服务的作用与影响61
5.2.2 规划和措施对生态服务和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作用与影响63
5.2.3 科学和生态服务在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作用64
5.2.4 科学研究、生态服务和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途径65
5.2.5 雨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工程研究66
第6章 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70
6.1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与目标70
6.1.1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及现状70
6.1.2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73
6.1.3 相关低碳名词与释义75
6.1.4 中国的低碳经济政策77
6.1.5 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79
6.2 实现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政策措施80
6.2.1 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发展支持80
6.2.2 发展低碳经济,培育低碳产业81
6.2.3 实施低碳化管理,加强节能减排82
6.3 案例分析——以赤峰市为例83
6.3.1 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发展83
6.3.2 加快低碳工业产业发展,推进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83
6.3.3 开展低碳城市创建,建设绿色、人文、宜居的生态城市85
6.3.4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富民强市战略88
6.3.5 提升层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91
6.3.6 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碳汇资源95
6.3.7 加强低碳经济体系研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95
6.4 实施低碳经济的建议95
第7章 生态文明建设设想与展望100
7.1 提高城市人文素质100
7.1.1 积极培养生态公民100
7.1.2 提高低碳意识103
7.2 树立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会103
7.3 改变垃圾处理方式,综合利用垃圾104
7.4 调整森林经营方式107
7.4.1 水在森林体系中的作用107
7.4.2 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必要性分析108
7.4.3 气候变化对森林水资源的影响108
7.5 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