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000754.jpg)
- 陈成斌,黄东贤,王腾金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510604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水稻-杂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概述1
一、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的诞生1
二、感光型杂交水稻的类型划分2
三、感光型杂交水稻的特点3
(一)早季不能种植3
(二)双亲均为感温性强的早稻类型3
(三)感光性的遗传机理具有特殊性3
四、弱感光型杂交水稻5
(一)弱感光型杂交水稻在分类学上的地位6
(二)弱感光型杂交水稻在早稻、中稻与晚稻中的地位8
(三)弱感光型杂交水稻在南方稻区的地位8
五、弱感光型与感光型杂交水稻的比较11
(一)弱感光型杂交水稻可以早晚季制种11
(二)弱感光型杂交水稻亲本可以配组出感温型组合11
(三)感光型杂交水稻只能晚季制种11
六、弱感光型杂交水稻的意义12
(一)开创了感光型杂交晚稻育种与生产新局面12
(二)实现了杂交水稻的早制晚用13
(三)理顺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推广的关系13
第二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的光温特性14
一、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与短日高温生育期14
(一)水稻品种的感光性15
(二)水稻品种的感温性17
(三)水稻品种的短日照高温生育期17
二、影响水稻生育期的主要因素18
(一)地域因素18
(二)季节因素19
(三)温光因素19
三、杂交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性20
(一)杂交水稻的感光性20
(二)杂交水稻的感温性24
(三)杂交水稻的短日照高温生育期25
(四)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的重叠及变化26
四、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的特点28
(一)早制晚用28
(二)含有野生稻血缘29
第三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的遗传特点34
一、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基础34
(一)显性假说35
(二)超显性假说35
(三)上位性作用假说36
(四)分子多态性关系39
(五)基因差异表达40
二、光温特性的遗传40
第四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与繁制种技术42
一、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42
(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42
(二)代表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47
二、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高产繁制种技术50
(一)常规高产繁制种技术50
(二)博A高产繁制种技术54
(三)弱感光型晚籼组合汕优30选的高产制种技术59
(四)感光型晚籼组合博优64的高产制种技术关键62
第五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关键技术63
一、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的主要技术方法63
(一)有性杂交育种技术63
(二)单倍体育种技术71
(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82
(四)转基因育种技术83
第六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90
一、高大韧新株型育种92
二、抗性育种95
(一)提高水稻主要病虫害抗性96
(二)提高水稻的抗逆性101
三、优质化育种103
四、育种策略104
第七章 野生稻种质利用113
一、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概述113
二、野生稻种质在不育系培育中的应用117
三、野生稻种质在保持系培育中的应用118
四、野生稻种质在恢复系培育中的应用120
五、近年来野生稻利用的重要进展122
六、非AA染色体组野生稻优异种质124
七、广西野生稻优异种质在杂交水稻育种中成功利用的典型案例126
(一)普通野生稻“野5”的成功利用126
(二)田东、田阳野生稻种质的成功利用127
(三)北海野生稻种质的成功利用128
第八章 “桂系大军”主力博A的应用状况130
一、博A的应用背景130
二、博A的应用价值131
三、博优系列在华南稻区晚造的主导作用132
四、博优系列在杂交水稻发展中的贡献133
五、博优系列育种后续研发情况133
(一)破解超高产抗病不育系育种难题134
(二)进入高产优质兼容育种新时期135
(三)育成高产优质西A新不育系136
六、博优系列及其衍生组合138
第九章 华南感光型杂交水稻代表性组合博优64144
一、不育系博A的选育144
(一)不育系选育背景144
(二)不育系博A的诞生145
二、恢复系测64- 7的选育147
三、博优64的特点148
(一)博优64的特征特性148
(二)博优64的生产特性148
四、博优64的高产栽培技术150
五、博优64的制种技术154
第十章 华南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代表性组合155
一、2000年前的博优系列代表性组合155
(一)博优桂99155
(二)博优501157
(三)博优175159
(四)博优4480160
(五)博优25160
(六)博优329161
(七)博优桂168162
(八)博优253163
(九)博优1025165
(十)博优桂55166
(十一)博优212167
(十二)博优988168
(十三)博优晚三168
(十四)博优3550169
(十五)博优938169
(十六)博Ⅱ优968170
(十七)博Ⅱ优213171
(十八)博Ⅱ优961172
(十九)博Ⅱ优3550173
二、2000~2010年的博优系列代表性组合174
(一)博优205174
(二)博优香1号175
(三)博优58176
(四)博优28176
(五)博优781177
(六)博优01178
(七)博优258179
(八)博优315180
(九)博优128181
(十)博优998181
(十一)博优679182
(十二)博优369183
(十三)博优302184
(十四)博优航6号(试验名为博优623)185
(十五)博优290186
(十六)博优352187
(十七)博优691188
(十八)博Ⅱ优270189
(十九)博Ⅱ优859190
(二十)博Ⅱ优15191
(二十一)博Ⅲ优273191
三、2010年后的博优系列代表性组合192
四、非博优系列的代表性组合193
(一)汕优30选193
(二)汕优桂44195
(三)秋优桂99196
(四)秋优1025197
(五)秋优桂168199
(六)Ⅱ优3550200
(七)汕优3550200
(八)美优桂99201
(九)美优138202
(十)美优1025203
(十一)先优95204
(十二)秋优998205
(十三)威优111205
(十四)先农16号206
(十五)中浙优2838207
(十六)丰优416207
(十七)丰优191208
(十八)三香优714209
(十九)中优218210
(二十)T优6135211
(二十一)岳优9113211
(二十二)培两优210212
(二十三)美优198213
(二十四)天优3550214
(二十五)美优998215
(二十六)秋长优3号216
(二十七)K优451217
(二十八)玉香88217
(二十九)丰两优一号218
(三十)振优988219
(三十一)K优8602220
(三十二)天优998221
(三十三)中百优1号222
(三十四)天丰优85222
(三十五)三香优786223
(三十六)宜香99E-4224
(三十七)龙优673225
(三十八)Ⅱ优851226
(三十九)准两优893227
(四十)先农18号228
(四十一)中浙优1号229
(四十二)中浙优8号230
(四十三)陵两优472231
(四十四)隆两优340232
(四十五)辐优21233
(四十六)新两优901234
(四十七)丰源优358234
(四十八)欣荣优2984235
(四十九)泸香658236
(五十)甬优6号237
(五十一)金稻优998238
(五十二)双优2088239
(五十三)龙丰优1号239
(五十四)兆丰优9928240
(五十五)永丰优9802241
(五十六)兆丰优8008242
(五十七)孟两优907243
(五十八)犇优317244
(五十九)群优3550245
五、2010年前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代表性组合246
(一)国稻1号246
(二)国稻3号247
(三)丰优299248
(四)Ⅱ优航1号249
(五)淦鑫688251
附录1 广西弱感光及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团队253
一、李丁民团队253
(一)国家杂交水稻育种功臣——李丁民253
(二)李丁民团队的主要贡献266
(三)李丁民团队成员介绍271
二、王腾金团队282
(一)著名水稻育种家——王腾金282
(二)王腾金团队成员介绍285
附录2 育种家谈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关键292
一、李丁民谈感光型杂交晚稻组合选育292
二、万邦惠等谈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分类294
三、韦仕邦谈籼型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选育296
四、覃惜阴谈野生稻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应用299
五、廖民宗谈弱感光杂交水稻育种301
六、梁世荣谈弱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机理302
参考文献303
致谢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