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
  •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9440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资源调查;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资源评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第2章 考察的意义和目标4

2.1 考察背景和意义4

2.2 我国南极地质与矿产资源考察的简要历史回顾5

2.3 考察地区概况7

2.3.1 南极大陆地质概况7

2.3.2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概况11

2.3.3 考察地区地质概况12

2.4 考察目标17

第3章 考察主要任务18

3.1 考察内容及路线18

3.1.1 第29次队东南极拉斯曼丘陵1:2.5万地质填图及矿产资源考察19

3.1.2 第29次队南极半岛—斯科舍弧—福克兰群岛地质与矿产资源考察22

3.1.3 第30次队东南极格罗夫山地质与矿产资源考察28

3.1.4 第30次队维多利亚地新站站区1:2 000地质填图32

3.1.5 第31次队东南极北查尔斯王子山地质与矿产资源考察34

3.1.6 第31次队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质与矿产资源考察38

3.2 考察设备42

3.3 考察人员及分工43

3.4 考察完成的工作量43

第4章 考察主要数据与样品49

4.1 样品与数据获取的方式49

4.1.1 野外地质矿产考察与样品的获取49

4.1.2 地震台站布设与数据采集处理49

4.1.3 样品鉴定测试与数据的获取49

4.2 获取的主要样品50

4.3 获取的主要数据79

4.4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79

4.5 数据的总体评价80

第5章 主要分析与研究成果81

5.1 南极大陆深部结构研究81

5.1.1 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沿线地壳结构81

5.1.2 南极大陆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90

5.2 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矿产资源潜力分析98

5.2.1 普里兹湾东北部太古宙冰下地质演化98

5.2.2 普里兹湾—查尔斯王子山地区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构造热事件与超大陆重建133

5.2.3 埃默里冰架东缘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构造变形过程143

5.2.4 拉斯曼丘陵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变质—岩浆作用及夕线石成因152

5.2.5 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泛非期地质演化177

5.2.6 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的矿产资源及潜力分析214

5.3 北维多利亚地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及矿产资源潜力分析253

5.3.1 特拉诺瓦湾难言岛地质填图及早古生代岩浆作用253

5.3.2 北维多利亚地地区的矿产资源及潜力分析269

5.4 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矿产资源潜力分析279

5.4.1 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中新生代岛弧岩浆作用与增生过程279

5.4.2 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地区的矿产资源及潜力分析297

第6章 考察的主要经验与建议316

6.1 考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亮点总结316

6.1.1 南极大陆及相邻海域高精度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的获取316

6.1.2 东南极古太古代冰下陆块的发现及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性质的确定317

6.1.3 东南极雷纳造山带中新元古代(格林维尔期)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319

6.1.4 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中新生代大洋俯冲/增生过程的调查研究322

6.1.5 中山站临近区域矿产资源考察的实现及西南极成矿规律的总结323

6.2 考察的主要成功经验326

6.3 考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26

6.4 对未来科学考察的建议327

参考文献330

附件361

附件1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361

附件2 承担单位及主要人员一览表362

附件3 考察工作量一览表364

附件4 考察要素图件一览表365

附件5 发表论文一览表366

附件6 考察样品一览表368

致谢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