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解减负难 针对“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新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破解减负难 针对“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新探索
  • 单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017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育-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破解减负难 针对“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新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探讨前的基本约定1

一、概念运用和表达的基本约定1

二、浩瀚的减负研究及其瓶颈4

三、衡量“不当”与否的具体标准8

四、过负与“病症”14

五、本章小结17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分析19

一、现有的概念界定及分析19

二、“过负”概念的复杂性及分析27

三、界定前的病理学思考33

四、“过负”的概念界定及分析35

五、本章小结43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 减负的前提对象及分析46

一、五个类似概念及分析46

二、“负担”的含义组合60

三、“学业负担”概念的分析63

四、本章小结66

参考文献67

第四章 减负的目的68

一、有关减负目的的已有观点68

二、减负的目的论思考69

三、减负的三个直接目的71

四、本章小结73

参考文献74

第五章 漫长而沉重的历史回顾75

一、民国时期的过负简况75

二、改革开放前的过负及其减负77

三、“改革开放”后的过负及其减负81

四、本章小结85

参考文献87

第六章 过重课业负担的表现及其特征89

一、过负的几类表现89

二、机制失灵及五大特征102

三、本章小结108

参考文献109

第七章 国外情况的介绍及分析112

一、苏联的过负及减负问题112

二、当前俄罗斯的过负情况简介119

三、日本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22

四、美国中小学课业负担情况125

五、本章小结136

参考文献137

第八章 减负政策文本的梳理及分析140

一、第一时期有关减负的政策文本140

二、第三时期与减负相关的政策文本146

三、本章小结149

参考文献151

第九章 过重课业负担归因的框架及分析152

一、对“特指性”的解读152

二、从几个基本事实看过负159

三、对几大基本事实的分类167

四、“减负”概念不清下的几种倾向171

五、本章小结174

参考文献175

第十章 读书观、价值观演变及其影响177

一、中国古人的读书观及价值观177

二、1949—1979年间的读书观及价值观180

三、改革开放后的读书观及价值观183

四、本章小结187

参考文献189

第十一章 过重课业负担的背景及其格局分析190

一、二元社会与过负191

二、改革开放与过负192

三、城市化与过负193

四、人口知识化与过负194

五、下岗潮与过负196

六、经济发展的低价战略与过负197

七、本章小结199

参考文献199

第十二章 教育自身的内因作用201

一、高教大众化的实现及其诡异悖论201

二、高校收费、高校的分化及其出路前景对比203

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分化及其择校211

四、升学心理链及竞争链的定型215

五、本章小结218

参考文献219

第十三章 过重课业负担多元合力的驱动222

一、过负的内源及其假问题222

二、外源主体及其问题225

三、最高层决策的惯性及其局限性238

四、本章小结241

参考文献243

第十四章 过重课业负担的制度源头及其作用245

一、教师绩效工资制及其增负效应245

二、左右家长、孩子行为的制度及其增负效应247

三、影响学校行为的制度及其增负效应254

四、新课改的悖论作用257

五、本章小结261

参考文献262

第十五章 出口拥堵及臃肿264

一、普高快速膨胀带来的出口拥堵264

二、高中课程及其课业的臃肿267

三、高中学习时间异常与高考难度异常273

四、高中法定课程及课业本身的臃肿277

五、本章小结279

参考文献280

第十六章 减负的政策建议283

一、以往减负的政策建议及其局限283

二、宏观层面的建议284

三、中观层面的建议287

四、微观层面的建议291

五、认识层面的建议293

六、本章小结296

参考文献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