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云南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897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古建筑-建筑艺术-云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云南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地理文化2
第二节 聚落智慧2
一、云南聚落形态构成3
二、云南聚落形态特征4
第三节 民居类型5
一、滇西北高寒地区6
二、滇西北寒温地区6
三、滇西、滇中温和温热地区9
四、滇西南、滇东南湿热温热地区14
五、滇南干热地区20
六、滇东北温和山区21
第四节 天地人居23
一、天——气候条件23
二、地——地理地貌23
三、人居——民族构成23
第五节 “和而不同”26
上篇:基因与特征31
第二章 滇西北地区传统建筑特色分析31
第一节 天·地31
一、气候条件31
二、地理环境32
第二节 人·居32
一、人文历史32
二、社会文化34
三、聚落特征35
四、建筑特征41
第三节 风格·元素52
一、空间模式52
二、建筑造型56
三、材料建造62
四、细部装饰69
第四节 特征·特色73
一、风格意象73
二、成因分析73
第三章 滇中地区传统建筑特色分析78
第一节 天·地78
一、气候条件78
二、地理环境81
第二节 人·居83
一、人文历史83
二、社会文化91
三、聚落建筑91
第三节 风格·元素106
一、空间模式106
二、建筑造型119
三、材料建造121
四、细部装饰125
第四节 特征·特色130
一、风格意象与成因分析130
二、滇中滇东北传统建筑特征的流变131
第四章 滇西、滇南地区传统建筑特色分析134
第一节 天·地134
一、气候条件134
二、地理环境135
第二节 人·居136
一、人文历史136
二、社会文化139
三、聚落建筑141
第三节 风格·元素148
一、空间模式148
二、建筑造型158
三、材料建造164
四、细部装饰168
第四节 特征·特色172
一、风格意象172
二、成因分析172
三、滇西、滇南传统建筑特征177
下篇:传承与创新181
第五章 云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81
第一节 寻根乡土181
第二节 传统承启182
第三节 地域特色193
第六章 滇西北地区当代建筑地域特色分析198
第一节 来龙去脉198
第二节 肌理协调198
一、建筑肌理特征与协调方式198
二、案例解析200
第三节 环境应答203
一、环境特征与应答方式203
二、案例解析204
第四节 变异适度207
一、空间变异与适应方式207
二、案例解析209
第五节 材料建构212
一、材料工艺与建构方式212
二、案例解析212
第六节 符号点缀217
一、建筑符号与点缀方式217
二、案例解析219
第七节 滇西北地域建筑创作特点及问题220
第七章 滇中滇东北地区当代建筑地域特色分析223
第一节 来龙去脉223
一、“中体西用”的中国正统民族样式223
二、由中国正统的民族样式传统转换到地方的民间传统226
三、对多元的传统形式(小传统)共性特征的提取228
四、由单纯的对形式的探讨转向对传统空间及形式的现代重构231
五、基于现代建筑地区性的跨文化表达232
第二节 肌理协调236
一、建筑肌理特征与协调方式236
二、案例解析239
第三节 环境应答243
一、环境特征与应答方式243
二、案例解析244
第四节 变异适度248
一、空间变异与适应方式248
二、案例解析248
第五节 材料建构251
一、材料工艺与建构方式251
二、案例解析253
第六节 符号点缀258
一、建筑符号与点缀方式258
二、案例解析258
第七节 滇中城市建筑地域特色的问题264
第八章 滇西、滇南地区当代建筑地域特色分析268
第一节 来龙去脉268
一、体现国家意志的纪念碑性建筑269
二、对朴素的现代建筑的探索270
三、对于形式/形状的热情270
第二节 肌理协调270
一、建筑肌理特征与协调方式270
二、案例解析271
第三节 环境应答274
一、环境特征与应答方式274
二、案例解析275
第四节 变异适度280
一、空间变异与适应方式280
二、案例解析280
第五节 材料建构286
一、材料工艺与建构方式286
二、案例解析286
第六节 符号点缀292
一、建筑符号与点缀方式292
二、案例解析292
第七节 滇西、滇南地域建筑创作特点及问题299
第九章 结语 继往开来,殊途同归301
参考文献303
后记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