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
  • 刘海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8016841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社会形态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和社会发展观念1

(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1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念2

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提出和发展3

(一)“五形态”论的提出和发展3

(二)“三形态”论的提出6

三、本书的写作意义、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7

第一章 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发展线索问题的研究状况11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发展线索问题的争论11

二、社会形态发展图式的几种类型22

(一)单线论22

(二)多线论23

(三)双线论26

第二章 社会形式系统的结构及其分层30

一、社会形式系统及其构成要素30

二、社会形式系统的内部分层33

三、交换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34

(一)自给经济35

(二)商品经济36

(三)直接社会化经济37

第三章 具体社会形态的历史考察38

一、社会形态的判断标准38

二、原始社会的特征和类型40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40

(二)原始社会的特征42

(三)原始社会的普遍性和多样性44

三、奴隶社会的特征和类型47

(一)奴隶社会的特征47

(二)奴隶社会的类型50

四、封建社会的特征和类型54

(一)封建社会的特征54

(二)封建社会的类型58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类型76

(一)资本主义及其特征76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类型77

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87

(一)设想的依据87

(二)设想的内容90

第四章 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相关问题分析91

一、关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问题91

(一)马克思之前的东方观93

(二)马克思关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思想的形成脉络96

(三)结论108

二、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109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条件的分析109

(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方法论意义113

三、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115

(一)资本主义不是古已有之,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15

(二)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是内因为主、内外因共同所致120

(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工场手工业”阶段主要发生在农村123

(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最终确立三个阶段所需的条件和建立的基础各不相同127

第五章 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规律性136

一、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普遍性和规律性136

(一)社会形态衔接顺序规律性的静态动态分析137

(二)农村公社的残余在东西方社会都曾有不同程度的遗存145

二、社会形态衔接顺序规律性的原因分析147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变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147

(二)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社会形态由低到高发展151

(三)原生性社会发展和派生性社会发展相互渗透形成“同步效应”158

三、社会形态衔接顺序规律性的历史哲学思考163

第六章 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多样性167

一、社会形态衔接顺序多样性的表现形式167

(一)社会形态更替路径的复杂性167

(二)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类型171

(三)社会形态纵向的跨越发展和横向的不平衡性175

二、社会形态衔接顺序多样性的原因分析176

(一)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176

(二)各个民族交往发展程度的不同178

(三)不同社会形态共存所引起的“牵引超越”作用179

(四)政治因素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81

(五)主体选择的作用181

第七章 社会形态衔接顺序是多对矛盾关系的辩证统一183

一、规律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183

(一)从发展线索来看是规律和道路的统一183

(二)从横向比较来看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85

二、“五形态”与“三形态”的辩证统一188

(一)马克思提出的人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两种“三形态”论的关系188

(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关系191

三、纵向演进与横向扩散的辩证统一192

四、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196

第八章 全球化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200

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201

二、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道路和方式多样化,和平过渡还是暴力革命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202

三、全球化使变革社会的力量多样化,并对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了挑战205

四、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209

五、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全球性问题向全世界扩散,加速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进程211

参考文献215

后记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