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180290.jpg)
- 赵朕,王一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97878021450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亲属手足情拒绝后门——丁文江与丁文渊2
亲情厚谊成美谈——冯友兰与冯沅君3
冷却的手足情——鲁迅与周作人4
江阴的“刘氏三杰”——刘半农与刘天华和刘北茂5
光耀史册的黎氏兄弟——黎锦熙与黎锦晖7
未了的姑侄情——汪静之与曹诚英10
子承父业的小说家——陈蝶仙与陈小蝶11
父亲劝她不必上大学——林语堂与林太乙13
仕途蹭蹬结金銮——李鸿章与张佩纶14
我国儿童电影的代表——郑正秋与郑小秋15
无可挽回的遗憾——陈歌辛与陈钢17
伦敦大学的校友——伍光建与伍蠡甫18
一次痛打,改“邪”归正——钱基博与钱钟书20
对女儿“无为而治”——杨荫杭与杨绛22
祖孙三代的辉煌——陈宝箴与陈散原和陈寅恪23
斗争前沿的“父子兵”——闻一多与闻立鹤25
婚恋灵犀相通的知己——丁玲与冯雪峰29
情到深处甘为妾——康有为与何旃理30
夫唱妇随的恩爱夫妻——梁启超与李惠仙31
“发乎情,止乎理”——梁启超与何蕙珍32
遵从母命的婚姻——胡适与江冬秀33
“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胡适与韦莲司35
牵心动魄的爱——胡适与曹诚英37
擦出爱的火花——胡适与徐芳39
未能如愿的闺中密友——胡适与洛维茨40
“长相思,泪难干”——梁实秋与程季淑41
偶然邂逅的恋情——梁实秋与韩菁清43
母亲包办的婚姻——鲁迅与朱安45
爱,在水到渠成时——鲁迅与许广平46
单恋的悲哀——吴宓与毛彦文47
“又爱又恨”的“怨偶”——梁宗岱与沉樱48
“你是我的感情归宿”——胡风与梅志49
甘愿为爱作出牺牲——朱自清与陈竹隐50
闪电婚姻不久长——郁达夫与王映霞51
她给了他诗的灵感——郭沫若与安娜52
延续了姐姐的“情”——郭沫若与于立群53
颠沛流离的恋情——郭沫若与安琳54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邵洵美与盛佩玉55
异邦人的婚外情——邵洵美与项美丽56
表兄妹结为连理——罗烽与白朗57
他忽视了妻子的人格——戴望舒与穆丽娟58
没有真爱的结合——徐志摩与张幼仪59
未能兑现的爱——徐志摩与林徽因60
身陷囹圄,夫妻离散——谢冰莹与符号61
婚礼上咬破手指写血书——谢冰莹与贾伊箴62
一枚胸针定了情——萧乾与文洁若63
合作默契生恋情——梅兰芳与孟小冬65
心存感激,以身相许——杜月笙与孟小冬66
亡命私奔的同居——徐悲鸿与蒋碧微67
“大慈大悲”的心迹——徐悲鸿与孙多慈69
七年恩爱,终生不忘——徐悲鸿与廖静文70
“约法三章”定情缘——老舍与胡絜青72
奉父母之命的“娃娃亲”——茅盾和孔德沚73
没有亲自保存的合影——茅盾与秦德君74
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与萧珊75
暗礁潜伏的爱情之旅——曹禺与郑秀77
幽丽闺秀动心怀——曹禺与方瑞78
“纵横的写遍了相思”——冰心与吴文藻79
“更知何日重逢君”——石评梅与高君宇81
完美婚姻秘诀:“给”与“受”——林语堂与廖翠凤83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卞之琳与张充和85
孤独早逝的爱情——李金发与朱亚凤86
爱,激发了诗的灵感——李金发与屐妲87
同舟共济的伴侣——李金发与梁智因88
斩不断,理还乱的爱——萧三与叶华和甘露89
同事一夫的历史遗迹——马寅初与张桂君和王仲贞90
情书铺就百年之好——罗家伦与张维桢91
“秋风”与“萧萧叶”的默契——朱生豪与宋清如92
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张友鸾与崔伯萍95
“秋迟”铭刻心头遗憾——张大千与李秋君96
不能释怀的异国红颜——张大千与池春红98
如胶似漆的忘年恋——刘海粟与成家和99
爱,要道合,还要志同——李苦禅与凌嵋琳100
“我的事,我做主”——徐迟与陈松101
覆水难收的婚姻悲剧——叶浅予与罗彩云和梁白波103
义演中迸发出爱的火花——叶浅予与戴爱莲105
仓促成婚,勉力维持——叶浅予与王人美106
“人天无据,灵会难期”——费孝通与王同惠107
苦命鸳鸯成眷属——鲁藜与刘西颖109
伴山伴海的情谊——冯亦代与黄宗英110
及时救助落难才女——萧军与萧红112
颠沛流离中的伴侣——萧红与端木蕻良113
患难与共的夫妻——吴晗与袁震114
父亲认可了他们的恋爱——钱钟书与杨绛115
友朋为公义不徇私情——丁文江与胡适119
“见到了一线光明”——丁玲与鲁迅 120
大师与平民的真挚友谊——胡适与袁瓞121
偶像的坍塌——梁漱溟与章士钊122
一诺千金捐助革命——孙中山与张静江123
弥留之际的友情——萧红与骆宾基124
怀柔与软化——林语堂与蒋介石125
情绝于利——林语堂与赛珍珠126
提携与感恩——林语堂与谢冰莹127
志趣道不同的同乡同龄人——陶行知与胡适128
惜才——张爱玲与柯灵129
为抗日组建“老子军”——张一麐与李根源130
共事中义结金兰——章太炎与李根源131
意气相契的东西二帝——章太炎与邹容132
“始终不渝的朋友”——巴金与萧乾133
“实秋最像一朵花”——冰心与梁实秋134
反对派里的同情者——梅兰芳与胡适136
同行相惜——梅兰芳与卓别林137
艺术无国界——梅兰芳与泰戈尔138
忘年交——梅兰芳与吴清源139
志趣相投——梅兰芳与张謇140
送风——梅兰芳与丰子恺141
戏观一致——程砚秋与徐悲鸿142
解怨——程砚秋与田汉143
工作中结成挚友——程砚秋与吴祖光144
一见如故——程砚秋与贺龙145
他们的友谊经得起考验——沈从文与巴金146
合说相声演“帽戏”——梁实秋与老舍147
附庸风雅的黑老大——章太炎与杜月笙149
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瞿秋白与鲁迅150
建立在“鲁迅关系”上的友情——彭真与萧军151
相交相忆五十年——曹聚仁与周作人152
大胆尝试用新人——胡适与沈从文153
雪中送炭的情谊——老舍与赵家璧155
他们一起编教材——沈丛文与杨振声157
落魄时的忘年交——陈独秀与台静农158
敬与亲如叔侄——张爱玲与胡适159
友谊之路不平坦——陈砚秋与俞振飞160
敬醋并存——张爱玲与苏青161
“爬翁”启发他写小说——鲁迅与钱玄同162
同声相应的作家——鲁迅与茅盾164
胡适爱才,一厢情愿——翁文灏与胡适165
是挚友,也是诤友——洪深与郑正秋166
“和稀泥”的朋友——赵清阁与沉樱168
《阿Q正传》的催生者——鲁迅与孙伏园169
有朋自爱俪园来——柯灵与李恩绩170
十七年尔汝旧交——刘半农与周作人171
难得的知己——马叙伦与章太炎172
师生“实在只有先生一人”——章太炎与周作人176
受恩知报的门生——周作人与废名17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作人与俞平伯178
从争辩到共鸣——周作人与梁实秋179
“相逢一笑泯恩仇”——梁漱溟与冯友兰180
两度求师——吕凤子与徐悲鸿181
创始之功不可没——胡适与冯友兰182
心有灵犀一点通——胡适与吴景超183
心灵默契,诗句传情——胡适与杨振声184
师生、朋友和论敌——胡适与瞿秋白185
奖掖史学才俊——胡适与吴晗186
是师生,也是同仁——胡适与废名187
信赖、扶植与推荐——鲁迅与周文188
注意分寸的交往——鲁迅与马珏189
关系密切的得意门生——鲁迅与胡风190
先生鼓励她写作——鲁迅与陈学昭191
道不同而与之相谋——鲁迅与废名192
慷慨解囊,资助流亡作家——鲁迅与萧军、萧红193
师生情,深似海——鲁迅与台静农195
拳拳难忘的师生情——郁达夫与刘大杰196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女编剧——洪深与赵清阁198
启蒙导师与挚友——郑振铎与王任叔199
受到无辜的株连——胡风与绿原200
“一日为师,终身敬之”——何其芳与俞平伯201
给老师当红娘——丁玲与瞿秋白202
相携相助的师友——朱湘与徐霞村203
拜师学诗——苏曼殊与章太炎204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李叔同与丰子恺205
不骂不相识——章太炎与黄侃206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臧克家与闻一多208
“伯乐”的眼力——包天笑与周瘦鹃209
“老夫子”为她取艺名——郑正秋与宣景琳210
我国第一个“电影皇后”——郑正秋与胡蝶212
举荐悉心呵护青年才俊——胡适与杨振宁216
热心编辑与“鬼才作家”——施蛰存与穆时英217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徐志摩与沈从文218
鼓励与举荐——老舍与许地山219
生活无着时的援手——冯铿与马宁220
“何必低首求同群”——陈师曾与齐白石221
奖掖青年的好范例——郭沫若与傅抱石222
乡党挚友反目,分道扬镳——丁玲与沈从文226
没有蔡元培就没有鲁迅——蔡元培与鲁迅227
他们有共同的话题——鲁迅与冯雪峰228
是同乡,也是同窗——冯雪峰与姚蓬子229
携手进行教育实验——叶圣陶与王伯祥230
扶植与关怀——巴金与罗淑231
难忘的乡党情怀——巴金与艾芜232
若无觐庄,定无《尝试集》——胡适与梅光迪233
五次同事的好同窗——李何林与李霁野234
同道志同道合结成忘年交——陈布雷与宋教仁239
校长为教师谎报学历——蔡元培与陈独秀240
《悲惨世界》首译者——陈独秀与苏曼殊241
同道之谊真情绵绵——康有为与张元济242
不寻常的见义勇为——李大钊与陈独秀243
一份杂志缔结的终生友谊——李大钊与章士钊244
善意的嘲笑——梁启超与胡适245
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与赵元任246
从保皇派到共产党员——杨度与李大钊247
友情真挚光照日月——李大钊与周作人248
恩人变仇敌——萧乾与曹禺250
难得的三次相处——闻一多与梁实秋251
没有卸掉的精神包袱——胡风与巴金252
宗派情绪的恶果——胡风与周扬253
忘年交成了陌路人——胡风与舒芜254
关系密切的得意门生——胡适与鲁迅257
不忘旧情的朋友——胡适与陈独秀258
志不同者,道难合——胡适与周作人260
他们都喜欢拜伦的诗——鲁迅与苏曼殊261
共同耕耘俄苏文学——鲁迅与孟十还262
“为着同一的目标”——郭沫若与鲁迅263
困顿之时得救助——沈从文与郁达夫265
恩恩怨怨的交往——陈独秀与刘师培266
反反复复,有分有合——孙中山与章太炎267
未能实现的出版宏愿——鲁迅与张静庐269
幕后的高参——梅兰芳与齐如山270
舞台演出,浑然天成——梅兰芳与余叔岩271
《夜来香》的缘分——黎锦光与李香兰272
雪中送炭的情谊——老舍与赵家璧274
启蒙导师与挚友——郑振铎与王任叔275
创造社的两位元老——郭沫若与张资平276
意气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与夏丐尊277
因误会而反目——鲁迅与林语堂279
一面之缘——陈云与鲁迅280
因自尊而疏远——胡风与萧红281
冰释前嫌携手战斗——鲁迅与冯乃超282
宽容化解了矛盾——胡适与郁达夫283
因女师大风潮而反目——周作人与陈西滢284
他们演出了“双簧戏”——钱玄同与刘半农286
上下枪杆子延请笔杆子——陈布雷与蒋介石290
讨伐到死不收兵——辜鸿铭与袁世凯291
守护宪政挑战总统——胡适与蒋介石292
秀才与兵的较量——刘文典与蒋介石293
政敌的玉帛之交——汪精卫与善耆294
革命元老的草根情怀——吴稚晖与蒋介石295
纤笔一支谁与似?——毛泽东与丁玲296
建立在“鲁迅关系”上的友情——彭真与萧军297
带着大家前进的向导——周恩来与郭沫若298
少年中国学会的小勤务——李大钊与秦德君299
无权拆狱空叹息——潘汉年与杨帆300
解聘违纪名教授——闻一多与刘文典301
对立意气之争酿恶果——刘师培与章太炎304
目标不同绝难相谋——梁启超与袁世凯305
两位宗师的论战——章太炎与康有为306
政见各异难共处——章太炎与梁鼎芬307
实现南北统一的努力——李大钊与吴佩孚308
同门异户的“芥蒂”——周扬与丁玲309
志不同,道也不合——黄侃与胡适311
受鄙视的后生——章太炎与胡适312
愿长相亲不相鄙——章士钊与胡适313
锦鸡,总是漂亮的鸟类——周扬与冯雪峰315
文人相轻?——林语堂与曹聚仁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