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国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蕾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5587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2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1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国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1
序言21
前言 社会中的科学素养1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2
第三节 研究范围6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6
二、日本国民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8
三、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素养发展宏观历程10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10
一、研究架构10
二、研究方法12
第一章 萌芽阶段的1868年—20世纪50年代:“实用主义”14
第一节 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4)14
一、社会语境综述14
二、“文明开化”运动的精神构造16
三、岩仓使节团西洋之行17
四、理科教育的发展18
五、实业教育的大力提倡22
六、社会中的科学教育23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至战后初期(1914—1959)24
一、社会语境综述24
二、理科教育的发展26
第三节 小结28
第二章 启动阶段的20世纪60、70年代:“普及启蒙”30
第一节 社会语境综述30
第二节 理科教育的改革31
一、美国SCIS体系的引进与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32
二、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33
三、理科教育改革的不足33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普及事业35
一、生活改善普及事业35
二、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普及36
三、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科学普及37
四、科学普及相关活动37
第四节 科学素养概念相关研究的起步39
一、“科学素养”相关研究的发端39
二、20世纪70年代“科学素养”概念的特征40
第五节 小结41
第三章 曲折阶段的20世纪80、90年代:“疏远理科”42
第一节 社会语境综述42
第二节 “疏远理科”社会现象43
一、背景要因45
二、对策:“科学技术理解的增进”48
第三节 理科教育改革49
一、20世纪80年代的理科教育改革49
二、面向新世纪的理科教育改革50
第四节 20世纪末科学素养概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52
一、美国的科学素养相关研究对日本的影响52
二、日本国科学素养概念的特征54
第五节 小结55
第四章 全盛时期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上)57
第一节 社会语境及现实问题58
一、依旧持续的“疏远理科”现象58
二、科学技术实用主义之弊端的显现61
第二节 理科教育的现状62
一、新《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62
二、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63
第三节 公众理解科学模式的转变(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64
第四节 21世纪日本科学传播事业发展战略65
一、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的科学传播相关政策66
二、政府的其他相关科技政策69
第五章 全盛时期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与社会”(下)74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智慧》计划74
一、计划委员会74
二、组织机构76
三、成果报告77
四、意义与成果78
第二节 国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最强动力——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80
一、JST的概况80
二、JST的科学传播事业网络体系81
三、JST的作用86
第三节 日本企业的CSR理念——以索尼教育财团为例87
一、沿革与组织87
二、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的援助企划88
三、中小学教员研修与培训89
四、代表性活动90
五、CSR的长期目标91
第四节 小结91
第六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93
第一节 引论93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一:水俣病公害(1956)94
一、水俣病的缘起94
二、水俣病引发的科学技术相关伦理思考96
三、水俣病的教训97
第三节 案例分析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危机(2011)98
一、核泄漏事件总括98
二、PUS缺失模型路线的挫折:从缺失到对话的转变99
三、紧急事态中的科学素养100
第四节 经验与教训102
结束语:历史特征与当代启示105
第一节 日本国民科学素养培育的历时特征105
第二节 日本科学素养培育史是一部亲美的借鉴史106
第三节 日本理科教育的主要特征107
第四节 日本国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未来展望107
第五节 对我国的启示108
一、中国科学素养培育分层论108
二、我国企业界的责任意识109
参考文献110
附录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