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 赵宬斐,吴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398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的现代化11

一、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推进党的现代化12

(一)民主集中制的溯源12

(二)“民主集中制”两种文本校勘19

(三)民主集中制的现代性输出23

(四)对民主集中制的范式解读25

二、党内组合式民主创新与发展29

(一)党内组合式民主发展背景29

(二)党内组合式民主创新模式分析31

(三)党内民主创新发展趋势分析37

三、增强党内程序民主中“授权”,消除其“空转”40

(一)程序民主中“授权”的逻辑41

(二)民主的过程主要是“授权”的过程45

(三)程序民主中“授权”的保障机制48

(四)党内民主选举程序显现出“空转”问题51

(五)党内选举程序存在“空转”的缘由分析56

(六)党内民主选举程序“空转”的破解策略60

四、促进党内“确认型选举”与“竞争性选举”对接与兼容65

(一)党内“确认型选举”与“竞争性选举”的状况分析66

(二)党内“确认型选举”存在的问题69

(三)党内“竞争性选举”的可行性与突破性73

(四)党内“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发展状况78

(五)“确认型选举”与“竞争型选举”的衔接与融合84

第二章 促进党内选举与协商民主良性互动90

一、党内协商式选举的路径探索90

(一)党内“协商式选举”的内涵及特征92

(二)党内“协商式选举”发展的前提、关键与原则95

(三)党内“协商式选举”路径探索100

(四)党内“协商式选举”的前瞻及反思103

二、党内“公推直选”的制度供给能力及协商效能106

(一)党内“公推直选”的内涵及其发展沿革106

(二)增强党内“公推直选”中的民主协商效能109

(三)提升“公推直选”制度供给与民主协商能力路径113

三、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双向逻辑演进119

(一)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及价值取向119

(二)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双向互动演进124

(三)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性表现128

(四)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机制分析135

(五)完善基层党内选举与协商民主机制,增进共识138

第三章 加强党的适应性变革,提升治理能力141

一、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定位141

(一)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的移植与生成142

(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与社会的介入与定位145

(三)中国社会的结构性调整与政党能力再造149

二、加强执政党在特色政党制度中调适性能力建设153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主体间状况分析154

(二)拓展党际和谐空间是政党主体间调适的基础156

(三)严格遵守宪法和有关程序是政党主体间调适的关键157

(四)协商民主之路是政党主体间合作的根本性路径选择159

第四章 加强党的话语软实力,提升其领导力162

一、执政党话语的调整与转化能力163

(一)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政党话语诉求164

(二)文化软实力视域中党的话语结构特征及其转化166

(三)文化风险境遇下执政党话语权面临的挑战169

(四)加强党的话语能力建设,提升其文化软实力173

二、多元舆论场中执政党的舆论引导能力178

(一)多元舆论场的形成与内涵178

(二)多元舆论场中的表达与传播特征181

(三)多元舆论场对执政党的舆论引导能力造成影响185

(四)多元舆论场中提升执政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190

三、促进意识形态领域中“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196

(一)意识形态的党派性态度分析197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范式的变迁199

(三)由革命的逻辑到规范的逻辑204

(四)意识形态范式变迁带来的启迪206

第五章 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化解执政风险209

一、后危机时代中党的治理策略与路径210

(一)后危机时代政党的生存境遇211

(二)后危机时代政党变革与治理能力214

(三)要与时俱进地重塑政党形象220

二、风险境遇中政党治理能力的再造与提升221

(一)风险社会对政党治理能力的挑战与影响222

(二)风险境域中政党替代性治理模式的建构226

(三)风险境域中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突破与调整229

三、政治新常态下加强对“山头主义”的治理233

(一)政治新常态下“山头主义”的风险性危机233

(二)“山头主义”形成的轨迹、原因及实质237

(三)当前“山头主义”的表现及特征239

(四)清除“山头主义”的对策与路径240

第六章 增强执政党的现代性,促进其能力建设245

一、从政党“移植”到本土化政党建构246

(一)政党政治的缘起:士绅阶层瓦解与知识分子转向246

(二)民族意识的现代性启蒙与中国式政党的产生249

(三)模仿的现代性与中国政党的现代性试错252

(四)本土化政党的开启与现代性自觉意识254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性探索的深层解读259

(一)解放政治:革命现代性的探索259

(二)中心主义与边缘意识263

(三)对整体性革命的现代性诉求269

(四)革命范式的转向与规范逻辑的累积271

三、自觉践行党内政治规矩,优化党内政治生态275

(一)“党内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主线275

(二)对党内政治规矩内涵的理解与认知278

(三)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关键在于践行党内政治规矩289

四、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现代性”与“民族性”双重建构295

(一)政党发展的两种向度:“现代性”和“民族性”296

(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政党执政的基本价值取向299

(三)全球化时代加强“现代性”与“民族性”双重建构302

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