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理论方法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理论方法及应用
  • 罗小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5013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水污染-允许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理论方法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域纳污能力概述1

1.1 水域纳污能力基本概念1

1.1.1 水域纳污能力概念由来1

1.1.2 水域纳污能力的组成与分类2

1.1.3 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概念5

1.2 水域纳污能力研究进展6

1.2.1 国内外水域纳污能力研究进展6

1.2.2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9

第2章 水功能区水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15

2.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5

2.1.1 污染源分类15

2.1.2 污染源调查16

2.1.3 污染源评价31

2.2 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与评价36

2.2.1 水质监测36

2.2.2 水质评价43

第3章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理论与发展50

3.1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50

3.1.1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由来50

3.1.2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主要内容50

3.2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程序52

3.2.1 数学模型法计算程序52

3.2.2 污染负荷法计算程序53

3.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存在的局限性54

3.3.1 设计水文条件的局限性55

3.3.2 计算方法的不完善57

3.3.3 模型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59

3.3.4 污染源调查分析的不确定性61

3.3.5 其他方面的局限性62

3.4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发展与拓展62

3.4.1 设计水文条件的发展方向62

3.4.2 计算方法的发展方向64

3.4.3 计算范围的拓展研究65

3.4.4 计算指标的拓展研究66

3.4.5 河流纳污能力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67

3.4.6 湖(库)纳污能力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68

3.4.7 生态纳污能力的拓展研究69

第4章 河流纳污能力数学模型计算法70

4.1 基本资料收集70

4.1.1 自然环境资料70

4.1.2 社会环境资料71

4.1.3 水环境现状调查72

4.1.4 河流水功能区划成果72

4.2 污染物的确定73

4.2.1 水污染物分类73

4.2.2 污染物指标的确定程序73

4.3 设计水文条件75

4.3.1 概述75

4.3.2 设计水文条件的确定77

4.4 水质模型选择80

4.4.1 概述81

4.4.2 一般河流水质模型分类介绍82

4.4.3 重金属水质模型91

4.4.4 有毒有机物模型93

4.5 模型参数确定97

4.5.1 水力参数97

4.5.2 耗氧系数102

4.5.3 复氧系数104

4.6 纳污能力计算模型推求106

4.6.1 零维计算模型106

4.6.2 一维计算模型107

4.6.3 二维计算模型110

4.6.4 河网地区纳污能力计算模型113

4.6.5 重金属纳污能力计算模型115

4.7 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与检验115

4.7.1 基本资料的合理性分析115

4.7.2 计算条件简化和假定的合理性分析116

4.7.3 数学模型选用、参数确定的合理性分析与检验117

4.7.4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与检验117

第5章 湖(库)纳污能力数学模型计算法119

5.1 基本资料收集119

5.1.1 水文资料119

5.1.2 水环境现状调查119

5.1.3 湖(库)水功能区划成果120

5.2 污染物的确定120

5.3 设计水文条件120

5.3.1 概述120

5.3.2 由径流资料推求设计时段的入湖径流121

5.3.3 利用水量平衡法推求设计时段入湖流量123

5.3.4 水库设计水文条件的确定123

5.4 水质模型选择124

5.4.1 湖(库)均匀混合模型125

5.4.2 湖(库)非均匀混合模型127

5.4.3 湖(库)富营养化模型133

5.4.4 湖(库)分层模型135

5.4.5 重金属水质模型137

5.4.6 有毒有机物水质模型137

5.4.7 水质数值模拟软件简介137

5.5 模型参数确定143

5.5.1 耗氧系数143

5.5.2 氮氧系数144

5.5.3 其他144

5.6 纳污能力计算模型推求144

5.6.1 湖(库)均匀混合模型144

5.6.2 湖(库)非均匀混合模型146

5.6.3 湖(库)富营养化模型147

5.6.4 湖(库)分层模型148

5.7 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与检验150

第6章 水域纳污能力污染负荷计算法151

6.1 基本资料收集151

6.1.1 资料收集范围151

6.1.2 资料收集内容151

6.2 污染物的确定152

6.3 实测法152

6.3.1 工作程序152

6.3.2 工作内容153

6.4 调查统计方法154

6.4.1 工作程序154

6.4.2 工作内容155

6.5 估算法155

6.5.1 工作程序155

6.5.2 工作内容156

6.6 合理性分析与检验156

第7章 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计算157

7.1 三峡水库概况157

7.2 水功能区划158

7.3 库区水环境现状160

7.3.1 库区污染源160

7.3.2 干流水质163

7.3.3 主要支流水质168

7.4 纳污能力分析范围170

7.5 计算方案171

7.6 设计水量拟定171

7.6.1 拟定原则171

7.6.2 设计水量确定171

7.7 计算方法及参数拟定174

7.7.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模型174

7.7.2 初始断面背景浓度确定178

7.7.3 二维模型不同求解方式比较178

7.8 库区纳污能力分析179

7.8.1 蓄水前179

7.8.2 135m蓄水位方案180

7.8.3 156m蓄水位方案181

7.8.4 175m蓄水位方案182

7.9 库湾纳污能力分析182

7.9.1 设计水量拟定182

7.9.2 计算方法183

7.9.3 计算结果184

7.10 成果分析184

7.10.1 总体纳污能力分析184

7.10.2 岸边纳污能力分析185

7.10.3 小结186

第8章 长江干流水域纳污能力计算187

8.1 水功能区187

8.1.1 一级水功能区划187

8.1.2 二级水功能区划188

8.2 纳污能力计算原则189

8.3 纳污能力研究范围189

8.4 设计水量拟定189

8.4.1 干流主要控制断面设计水量189

8.4.2 主要支流控制断面设计水量190

8.4.3 水功能区边界宽度191

8.4.4 岸边流速、流量193

8.5 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确定195

8.5.1 水质目标值的确定195

8.5.2 水质模型195

8.5.3 综合自净系数196

8.5.4 横向扩散系数199

8.5.5 纵向离散系数201

8.5.6 初始断面背景浓度确定201

8.6 纳污能力计算结果203

8.6.1 省级行政区纳污能力203

8.6.2 水资源分区纳污能力204

8.6.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205

第9章 武汉江段多指标和动态纳污能力计算208

9.1 武汉江段概况208

9.2 武汉江段水功能区划208

9.3 水文条件210

9.4 水质条件217

9.5 模型率定与验证218

9.6 计算结果223

参考文献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