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输血技术(师) 中级 201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输血技术(师) 中级 2017版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311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输血技术(师) 中级 201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生理学1

第一节 血液1

第二节 血液循环10

第二章 生物化学20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0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7

第三节 酶35

第四节 DNA的生物合成46

第五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5

第六节 基因表达调控71

第七节 血液的生物化学77

第三章 医学微生物学85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85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88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89

第四节 消毒灭菌90

第五节 细菌感染与免疫92

第六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95

第七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98

第八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00

第九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02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106

第一节 免疫器官和组织106

第二节 抗原10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110

第四节 补体系统113

第五节 细胞因子116

第六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117

第七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18

第八节 B淋巴细胞121

第九节 T淋巴细胞122

第十节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25

第十一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27

第十二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29

第十三节 超敏反应131

第十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135

第十五节 移植免疫138

第十六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140

第十七节 免疫预防142

第五章 输血医学伦理学144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原则144

第二节 医患关系146

第三节 输血医学的伦理原则149

第四节 献血和输血的伦理准则151

第五节 献血和输血的伦理管理152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153

第六章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15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5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54

第三节 《血站管理办法》154

第四节 《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154

第五节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54

第六节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54

第七节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154

第八节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154

第九节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WS-T203-2001)154

第十节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154

第十一节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155

第十二节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55

第十三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55

第十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55

第十五节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156

第十六节 《艾滋病防治条例》156

第十七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156

第十八节 消毒技术规范(2002)-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61

第十九节 《血液储存要求》161

第二十节 《血液运输要求》162

第二十一节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162

第二十二节 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162

第七章 输血信息化管理163

第一节 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论163

第二节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168

第三节 条形码技术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72

第八章 各系统疾病诊断基础176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176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190

第三节 内科系统疾病195

第四节 外科疾病216

第五节 妇产科疾病218

第六节 新生儿疾病221

第九章 流行病学226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特点226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32

第十章 输血的质量管理250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论250

第二节 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概念251

第三节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及特点252

第四节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255

第五节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259

第六节 输血技术标准化管理261

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264

第一节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264

第二节 质量手册266

第三节 程序性文件269

第四节 作业指导书271

第五节 记录274

第六节 文件的编写、执行、管理278

第十二章 基本统计28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统计量281

第二节 正态分布294

第三节 常用统计学方法299

第十三章 临床输血307

第一节 内科输血307

第二节 外科输血318

第三节 妇产科输血323

第四节 儿科输血327

第五节 器官移植的输血332

第六节 自身输血337

第七节 血浆代用品与红细胞代用品343

第三篇 专业知识347

第十四章 安全献血347

第一节 确定低危献血者347

第二节 献血者的教育、动员和招募350

第三节 献血者的选择353

第四节 血液采集355

第五节 献血后护理和咨询357

第六节 献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置359

第七节 献血后的生理恢复360

第八节 献血记录361

第九节 献血者的保留363

第十节 献血者的关爱365

第十五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368

第一节 血液成分制备原理368

第二节 血液成分单采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370

第三节 单采血小板370

第四节 单采其他成分371

第十六章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运输和发放372

第一节 血液保存发展概述372

第二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373

第三节 血液及其成分的冷冻保存379

第四节 全血及其成分运输的基本要求383

第五节 全血及其成分的发放385

第十七章 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原理389

第一节 输血相关传染病概述389

第二节 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390

第三节 输血相关艾滋病/HIV感染394

第四节 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其他疾病399

第五节 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401

第十八章 免疫血液学409

第一节 染色体409

第二节 血型遗传409

第三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410

第四节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411

第五节 白细胞抗原系统415

第六节 血小板血型系统420

第十九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输注423

第一节 全血输注423

第二节 红细胞输注424

第三节 粒细胞输注426

第四节 血小板输注427

第五节 血浆与冷沉淀输注428

第六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输注)429

第七节 输血疗效评估433

第二十章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435

第一节 免疫相关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435

第二节 非免疫相关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441

第三节 经血传播的输血相关性疾病446

第四篇 专业实践能力451

第二十一章 临床输血管理451

第一节 输血流程管理451

第二节 血液库存管理453

第三节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457

第二十二章 标本的采集464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464

第二节 抗凝剂的选择465

第二十三章 红细胞检查467

第一节 红细胞计数467

第二节 血红蛋白测定468

第三节 血细胞比容测定470

第二十四章 白细胞检查473

第二十五章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基本方法475

第一节 筛查试验475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476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478

第二十六章 血浆蛋白质检查483

第一节 主要血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和临床意义483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测定、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486

第二十七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488

第二十八章 献血者沟通493

第一节 献血的知情同意493

第二节 献血后检测结果的告知493

第三节 献血者隐私的保护494

第四节 无偿献血保持495

第二十九章 血液的采集497

第三十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500

第一节 红细胞制剂的种类和制备500

第二节 浓缩血小板制剂502

第三节 血浆制品及冷沉淀的制备503

第四节 射线辐照的血液成分505

第五节 白细胞滤除血液成分506

第六节 单采血小板506

第七节 冷冻红细胞507

第三十一章 输血相关疾病检测技术510

第一节 输血相关疾病检测的一般要求510

第二节 输血相关疾病的检测方法511

第三节 艾滋病检测技术517

第四节 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的检测技术520

第五节 输血相关梅毒的检测技术521

第六节 输血相关疟疾检测522

第七节 输血相关HTLV-Ⅰ/Ⅱ检测522

第八节 输血相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523

第九节 其他输血相关疾病523

第三十二章 免疫血液学技术524

第一节 白细胞抗原系统524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系统529

第三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534

第四节 输血相关检测技术555

第三十三章 质量控制564

第一节 血液采集、制备的质量控制564

第二节 全血及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565

第三节 原辅材料质量控制577

第四节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580

第五节 工艺卫生质量控制585

输血技术(师)考试大纲587

输血技术(中级)考试大纲6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