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发展 理论 实践 趋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 理论 实践 趋势
  • 洪银兴,孙宁华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443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发展 理论 实践 趋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发展经济学1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目标13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发展目标13

一、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3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6

三、发展是第一要务17

四、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21

第二节 经济成长的阶段和经济起飞24

一、经济成长阶段24

二、经济起飞25

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28

一、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28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机衔接30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34

第一节 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模型34

一、经济增长模型及其扩展35

二、内生增长36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39

一、增长不等于发展39

二、全要素生产率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41

三、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44

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48

第三节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49

一、要素的替代和补充49

二、提高投入要素质量51

三、规模经济52

四、科技进步55

第三章 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拉动力58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平衡式58

二、经济增长主拉动力的改变59

第二节 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60

一、经济发展战略基点的调整61

二、扩大内需63

第三节 培育消费力和提高居民收入66

一、培育和提高消费力66

二、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效率71

第四节 缩小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的全面提升74

一、消费需求增长的趋势74

二、缩小收入差距78

第四章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84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84

一、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84

二、“世界末日模型”88

三、发展的代价90

第二节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3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94

二、生态文明97

三、绿色GDP10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102

一、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102

二、向自然资源投资104

三、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体制安排107

第五章 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111

第一节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111

一、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111

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特征114

第二节 创新驱动的基本要素116

一、新增长理论和知识经济116

二、知识资本积累120

三、人力资本积累124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协同创新129

一、科技创新路线图和国家创新体系129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132

三、国家创新能力建设135

第六章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138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138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容138

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142

第二节 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44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决定性因素144

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146

三、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148

第三节 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152

一、我国的制造业现状152

二、新型工业化154

三、产业创新和升级157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机制159

一、产业结构的市场选择159

二、政府作用和产业政策161

第七章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166

第一节 我国二元结构现状166

一、二元结构理论166

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168

三、克服二元结构的重点转向171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173

一、改造传统农业173

二、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177

三、农业制度创新181

第三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186

一、城市反哺农村186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187

三、农民城镇化190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195

第一节 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说明195

一、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196

二、工业区位理论197

三、城市功能199

四、累积性因果关系200

五、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203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协调205

一、先富帮后富205

二、推动生产要素流向不发达地区207

三、增长极及其扩展效应209

四、城市群和城市现代化211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215

一、重塑经济地理215

二、中心和外围的对接218

三、建设统一市场221

第九章 投资拉动和金融发展225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225

一、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225

二、经济增长中的投资需求及其缺口229

第二节 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233

一、金融的发展功能233

二、从金融压制走向金融深化236

三、金融现代化238

第三节 风险投资和科技金融242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242

二、发展科技金融的制度安排246

第四节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249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假说249

二、虚拟经济导致金融风险251

三、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55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25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开放型经济259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效应260

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263

三、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268

第二节 由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270

一、比较优势理论271

二、我国的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不可持续272

三、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内涵276

第三节 发展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278

一、利用国际发展要素的全球化背景278

二、以获取创新要素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转型281

三、改善利用外资的投资环境283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的制度推动288

第一节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288

一、发展和制度不可分288

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291

三、改革与发展相协调292

第二节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295

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296

二、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298

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02

第三节 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310

一、发展经济学对政府作用的认识310

二、经济发展的政府推动312

三、政府作用要尊重市场规律314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配制度317

一、分配和发展绩效的不可分性317

二、分配的激励功能319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22

参考文献325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