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典型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非典型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
  • 班小辉著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78751970217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非典型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4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0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13

第一章 非典型劳动者基本问题的厘定16

第一节 非典型就业与非典型劳动关系16

一、非典型就业的范围16

二、非典型就业的类型24

三、非典型劳动关系的界定29

第二节 非典型劳动者的界定32

一、非典型劳动者的概念32

二、非典型劳动者从属性的特征33

三、非典型劳动者的类型化——基于从属性的标准38

本章小结39

第二章 劳动关系的非典型化与劳动者保护的困境41

第一节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发展动因41

一、生产模式的推动——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41

二、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驱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47

三、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就业市场性别图像的变迁49

四、就业的需求——政府与劳动者的因素51

五、分享经济的增长——雇佣的松散化53

第二节 非典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现实困境56

一、非典型劳动者的低质量就业困境56

二、非典型劳动者的非自愿性就业困境59

三、非典型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权利保护困境66

四、非典型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困境70

本章小结73

第三章 非典型劳动者的平等待遇权75

第一节 非典型劳动者平等保护的理论基础75

一、关于非典型劳动者差别待遇的理论争议75

二、非典型劳动者平等保护的正当性基础79

第二节 非典型劳动者平等保护的立法考察85

一、国际和区域立法规范85

二、大陆法系——以德国、日本为例88

三、英美法系——以英国、美国为例93

第三节 非典型劳动者平等保护的可操作性问题97

一、确定合适的可比较对象97

二、相同类型工作的界定102

三、限定可比较对象的单位范围107

四、平等待遇的抗辩与豁免108

本章小结114

第四章 非典型劳动者的就业转换权115

第一节 就业转换权的理论基础115

一、基于劳动者发展权的需要115

二、劳动法倾斜保护理念的体现116

三、打击隐蔽性雇佣关系的需要117

四、保障女性就业权利的平等119

第二节 就业转换机会的保障120

一、促进非典型劳动者与典型劳动者的相互转换120

二、促进非典型劳动者向典型劳动者的单向转换126

三、强制性的就业转换129

第三节 就业转换能力的保障131

一、明确非典型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131

二、注重非典型劳动者职业培训的特殊性132

本章小结134

第五章 非典型劳动者的集体劳动权136

第一节 集体谈判内部利益的平衡138

一、排他性代表工会模式——以美国为例138

二、复数主义工会模式——以日本为例142

第二节 集体谈判层级的回应144

一、跨国家层级的集体谈判145

二、企业层级以上的集体谈判146

第三节 集体合同效力的扩张机制147

一、自动扩张与申请扩张相结合的模式——以日本为例147

二、申请扩张与强制扩张相结合的模式——以德国为例148

本章小结150

第六章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中非典型劳动者的保护151

第一节 非典型劳动者保护主体范围扩张的理论基础151

一、劳动法分层保护理论152

二、中间类型主体理论153

第二节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回应156

一、国际劳工组织公约适用主体的层次性156

二、关于劳动承包者保护的立法尝试159

三、丰富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与方式161

第三节 相关国家关于中间类型主体的立法实践169

一、意大利法中“连续和协作的合同关系”工人170

二、德国法中“类似雇员”主体172

三、英国法中非雇员身份的“工人”177

四、加拿大法中“依赖型承揽人”185

本章小结188

第七章 我国非典型劳动者立法保护之局限与完善189

第一节 我国非典型劳动者立法保护之局限189

一、我国非典型用工立法态度的矛盾189

二、非典型劳动者平等保护的制度缺陷193

三、非典型劳动者职业发展保障的不足197

四、非典型劳动者集体权利保障的不足201

五、我国立法对劳动关系灰色地带回应的不足204

第二节 我国非典型劳动者立法保护之完善210

一、修正我国非典型用工的立法态度210

二、加强与细化非典型劳动者的平等待遇权214

三、促进我国非典型劳动者的就业转换222

四、注重非典型劳动者参与集体协商的特殊性229

五、积极回应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232

结论240

主要参考文献244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