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补虚祛寒不生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补虚祛寒不生病](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930744.jpg)
- 史锁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917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补虚-基本知识;祛寒-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补虚祛寒不生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快速诊断你“虚”在哪儿14
第一章 先来识别你是哪种“虚”、“寒”17
1.虚有很多种,调养前需先弄清18
2.大多数人体寒由阳虚引起20
3.虚、寒是百病之源21
4.在家如何补虚祛寒24
第二章 阳“虚”的人,老是怕冷31
1.手脚冰凉,用金匮肾气丸温补32
2.经常大汗淋漓,也属于阳虚33
3.发病慢、病愈慢,是阳虚在作怪33
4.阳虚的自我诊断方法34
5.总是手脚冰凉,多按阳池穴35
6.经常怕冷的人,可艾灸肾俞穴,补阳气36
7.刮拭背部补阳气,力度要适中37
8.刮痧补阳气,首选膻中穴和百会穴38
9.要祛寒湿,一定要拔水分穴、丰隆穴38
10.多喝红茶,少喝凉茶、绿茶39
11.多晒背部,补一身之阳气39
12.夏天不贪凉,冬天要保暖40
13.这样吃,补阳气41
第三章 阴“虚”的人,爱上小火43
1.阴虚就是体内的血、津液不足44
2.阴虚的人,问题出在肺和肾45
3.话多、汗多、久病失血、纵欲耗精都易导致阴虚45
4.阴虚的自我诊断方法46
5.然谷穴——专治阴虚火旺的大补阴丸47
6.头晕、眼睛干涩找太冲穴、行间穴48
7.出汗、失眠多梦,就揉少海穴48
8.刮拭肾俞穴,阴阳同补49
9.女性祛斑,常刮三阴交穴49
10.刮拭肾经、膀胱经,让肾充分发挥自我调节的潜能50
11.口不渴也要勤补水51
12.滋补肾阴的良药——女贞子51
13.阴虚的人“虚不受补”,最忌大补52
14.怎么吃,补阴气53
第四章 气“虚”的人,疲乏无力55
1.三种“气”不足,造成人体气虚56
2.感冒爱找卫气虚的人57
3.一活动就出冷汗,也是气虚57
4.气虚的自我诊断方法58
5.脾胃壮则气足,补气就要健脾和胃59
6.“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60
7.按摩太渊穴,补益肺气61
8.人参补气,但不可多食62
9.气虚要温补,慎用拔罐63
10.注重情绪调理,不要过悲和过思63
11.久卧伤气,温和运动可健脾利肺64
12.气虚的人,吃什么65
第五章 血“虚”的人,面色苍白67
1.三大原因造成血虚68
2.女子以血为本,血足皮肤才红润69
3.血虚和西医讲的贫血不是一回事70
4.血虚的自我诊断方法71
5.改善血虚,调理脾胃是关键72
6.刺激血海穴,让气血充足73
7.多管齐下,改善肝血虚74
8.血虚的人,这样吃75
第六章 体内寒凉是疾病的根源77
1.肺脏受寒,咳嗽不止78
2.气温一低,胃最先受凉79
3.常按手三里穴,胃部不再寒80
4.骨痛的时候,就是肾“着凉”了81
5.宫寒的人难受孕82
6.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重要83
第七章 疾病趁“虚”而入,家庭调养有良方85
1.感冒86
用黄芪、党参泡茶,补足气,不感冒86
家备生姜,吃出温暖来87
重点按摩头部穴位,如印堂穴、太阳穴、风池穴88
用艾条灸大椎穴、关元穴88
在肺俞穴上做敷贴88
感冒了,这样吃90
2.慢性支气管炎92
用半夏煮粥,空腹食用治咳嗽92
常吃百合,润肺生津93
用艾条灸膏肓穴、足三里穴94
在涌泉穴敷贴大蒜膏94
练习太极拳,能补肺益气94
这样吃,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6
3.支气管哮喘98
用虫草炖鹌鹑,补肾阳、滋肺阴98
会吃山药,远离气喘99
按摩阑门穴、气海穴,使气血和畅100
在百劳穴、肺俞穴敷贴白芥细辛膏100
用吴萸附片粉贴涌泉穴100
吃这些,可预防支气管哮喘102
4.消化性溃疡104
用荷叶做汤,可缓解吐血、便血104
木耳汤饮,益胃护膜105
按摩足部、腹部、腰骶,改善胃肠功能106
用艾条灸脾俞穴、胃俞穴106
5.冠心病108
常吃苦瓜,可降血糖108
海带炒豆腐,养心平肝109
依据病情,施用针灸法110
三种按摩法,缓解冠心病、心绞痛110
用丹参川芎膏敷贴心俞穴、内关穴110
6.中风112
用龟血做羹,缓解中风后遗症112
食谱加入黄芪,可防治中风112
三伏天敷贴膏方,缓解冬日症状113
夏季服用汤剂,可防治中风113
日常生活需注意114
多种手法,全方位按摩114
7.冻疮116
胡椒根炖蛇肉,温阳活血116
生姜羊肉汤,缓解冬日冻疮116
中药泡茶,祛寒通络117
自制药酒,搽洗治疗冻疮117
夏日敷贴膏方,预防冬季冻疮118
经常搓手,促进血液循环119
8.阻塞性肺气肿120
巧用核桃,消痰止咳120
常吃猪肺,以脏补脏121
点按足部对应反射区,如肺及支气管反射区122
用艾炷灸肺俞穴、风门穴等122
用白芥细辛粉做药饼贴于天突穴122
9.肺源性心脏病124
夏季多吃猪腰,壮肾理气124
川贝母,肺、心兼顾125
每日按摩迎香穴,以防感冒诱发此病126
针灸并用,刺激膻中穴、肺俞穴126
冷水洗脸,增强耐寒力126
肺源性心脏病,可以这样吃128
10.类风湿性关节炎130
牛尾砂锅,补气又养血130
日常生活需注意131
乌梢蛇补肝气,祛寒除湿气131
隔姜或附子饼艾灸,效果更好132
利用三伏天,敷贴疼痛关节处132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这样吃134
11.肩周炎136
要益气活血,就吃山楂136
用桂圆煮粥,补心脾137
针刺、艾灸肩周阿是穴138
按摩手法轻重,要看病情138
肩周炎,就这样吃140
12.颈椎病142
牛肉暖胃,常吃补气血142
日常生活需注意143
用葛根煮粥,减轻颈椎痛143
按摩颈椎治病,要因人而异144
用艾条悬灸风池穴、大杼穴144
颈椎病,可以这样吃146
13.多汗148
黑豆做豆浆,防止自汗148
用黄芪煮粥149
症状不同,按摩手法有别150
中药汤剂,补气止汗150
多汗,要这样吃152
14.手足癣154
大蒜炒丝瓜,可清热毒154
苦参防风粥,调理手足癣155
洗脚时,双足相互按摩156
用中药泡茶,预防湿性足癣156
用中药泡脚,防治夏季足癣157
15.肺脓肿158
口干、易出血,就喝百合猪肺汤158
用南沙参煲汤、煮粥、泡茶159
多种手法,按摩头部各穴160
练习防感操,提高免疫力160
16.支气管扩张162
冰糖蒸雪梨,清肺化痰162
慈菇炒银鱼,适合肝火犯肺者163
用清肺化痰膏,敷贴肺俞穴164
日常生活需注意165
轻轻拍击胸背,排痰引流165
17.慢性肾炎166
用茯苓、黑芝麻煮粥,健脾益气166
用玉米须泡茶,消退浮肿167
常喝茅根茶,消除水肿、血尿167
按摩足部反射区,对症治疗168
18.失眠170
用酸枣仁煮粥,宁心安神170
用莲子煮粥,改善睡眠171
用酸枣、莲子,也可泡茶171
多种按摩方法,共同对付失眠172
睡前悬灸百会穴,镇静安神睡眠好172
附录:虚寒体质易患疾病速查表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