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 总体工程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 总体工程设计
  • 许克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818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高速铁路-铁路工程-总体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 总体工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既有武广线概况1

1.1.1 修建简历1

1.1.2 既有京广线主要技术标准1

1.1.3 技术设备概况2

1.1.4 主要运营特征3

1.2 新建高速铁路必要性分析5

1.2.1 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5

1.2.2 项目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5

1.2.3 项目建设必要性5

1.3 武广高铁项目概况7

1.3.1 研究范围及设计年度7

1.3.2 沿线自然特征7

1.3.3 项目构成9

1.3.4 全线主要工程概况9

第2章 经济与运量12

2.1 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12

2.1.1 社会经济概况12

2.1.2 交通运输结构13

2.2 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15

2.2.1 研究区域确定15

2.2.2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结构15

2.2.3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17

2.3 路网构成18

2.3.1 客运专线18

2.3.2 快速及普通铁路18

2.4 武广高铁客运量预测19

2.4.1 运量预测思路和方法19

2.4.2 全国铁路客运量需求预测19

2.4.3 无高铁时武广通道趋势客运量预测21

2.4.4 有高铁时武广通道客运量预测25

2.4.5 高铁和既有线客流密度、客车对数29

2.5 武广通道货运量预测31

2.5.1 地方运量31

2.5.2 通过运量31

2.5.3 武广通道货流密度预测32

2.6 国家要求的远景年输送能力32

第3章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33

3.1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33

3.2 主要技术标准比选34

3.2.1 设计速度34

3.2.2 最小曲线半径37

3.2.3 最大坡度38

3.3 主要技术标准推荐意见39

第4章 运输组织40

4.1 运输组织模式40

4.1.1 跨线列车最高速度研究40

4.1.2 运输组织方案41

4.2 客车开行方案41

4.2.1 高铁与既有线分工41

4.2.2 客车开行原则42

4.2.3 客车开行方案42

4.3 车站分布原则50

4.4 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51

4.4.1 武广高铁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51

4.4.2 武广既有线区间通过能力及适应情况分析52

4.4.3 列车运行图编制基本原则53

4.5 天窗设置方式53

第5章 走向方案与线站设计54

5.1 引入武汉枢纽方案54

5.1.1 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规划54

5.1.2 引入武汉枢纽方案研究56

5.1.3 引入武汉枢纽主要工程概况58

5.2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方案60

5.2.1 长沙(株洲)枢纽客运系统规划60

5.2.2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方案研究62

5.2.3 引入长沙(株洲)枢纽主要工程概况65

5.3 引入衡阳枢纽方案66

5.3.1 衡阳枢纽概况66

5.3.2 衡阳枢纽总图67

5.3.3 引入衡阳枢纽方案研究68

5.3.4 引入衡阳枢纽主要工程概况70

5.4 引入广州枢纽方案71

5.4.1 广州枢纽客运系统规划71

5.4.2 新广州站站址选择74

5.4.3 引入广州枢纽主要工程概况75

5.5 区间线路走向方案76

5.5.1 概况76

5.5.2 岳阳五尖大山地段76

5.5.3 长沙城区暨浏阳河段77

5.5.4 郴州南岭地段80

5.5.5 粤北大瑶山地段84

5.5.6 韶关天子岭段88

5.6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89

5.6.1 线路平面89

5.6.2 线路纵断面91

5.6.3 曲线超高及线路允许速度97

5.7 站场设计99

5.7.1 车站分布99

5.7.2 站场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100

5.7.3 车站设计103

5.7.4 客运设施108

第6章 土建工程设计110

6.1 路基工程110

6.1.1 路基工程概况110

6.1.2 路基主要技术标准111

6.1.3 一般路基设计114

6.1.4 路基沉降控制设计119

6.1.5 特殊条件路基设计122

6.1.6 过渡段路基结构与变形控制设计124

6.1.7 填料设计125

6.1.8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127

6.1.9 路基防排水128

6.1.10 路基变形观测130

6.2 桥涵工程135

6.2.1 桥涵工程概况135

6.2.2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35

6.2.3 基础工程设计138

6.2.4 墩台设计142

6.2.5 常用跨度桥梁设计146

6.2.6 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特殊桥梁结构148

6.2.7 涵洞工程设计156

6.3 隧道工程157

6.3.1 隧道工程概况157

6.3.2 主要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158

6.3.3 洞口设计160

6.3.4 隧道结构设计162

6.3.5 长大隧道设计168

6.3.6 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188

6.4 轨道工程190

6.4.1 轨道工程概况190

6.4.2 主要设计原则191

6.4.3 跨区间无缝线路192

6.4.4 正线无砟轨道设计193

6.4.5 正线有砟轨道设计208

6.4.6 其他线路轨道设计208

6.4.7 道岔设计209

6.4.8 扣件类型及技术参数211

6.5 接口工程213

6.5.1 站前工程间接口213

6.5.2 站前与站后工程接口216

6.6 精密测量和变形观测230

6.6.1 精密控制测量230

6.6.2 沉降变形观测231

第7章 四电工程设计234

7.1 牵引供电234

7.1.1 概述234

7.1.2 牵引变电235

7.1.3 接触网237

7.2 电力244

7.2.1 电力概述244

7.2.2 用电负荷分布及其等级244

7.2.3 供电原则及供电方案245

7.2.4 变配电所245

7.2.5 柴油发电机组247

7.2.6 10/0.4kV变电所247

7.2.7 10/0.4kV箱式变电站248

7.2.8 沿线区间用电负荷供电方案248

7.2.9 隧道供电及照明248

7.2.10 电力线路250

7.2.11 低压配电及室外照明250

7.2.12 SCADA、BAS、FAS250

7.2.13 其他251

7.3 通信251

7.3.1 通信概述251

7.3.2 传输网252

7.3.3 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253

7.3.4 数据网组网方案254

7.3.5 移动通信业务网254

7.3.6 调度通信系统255

7.3.7 会议电视系统256

7.3.8 应急救援指挥以及隧道应急通信系统256

7.3.9 通信综合网管系统257

7.3.10 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257

7.3.11 电源系统257

7.3.1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257

7.3.13 通信线路259

7.3.14 车站、段(所)综合布线系统259

7.3.15 通信电源及通信信号机房环境监控系统260

7.3.16 其他260

7.4 信号260

7.4.1 信号概述260

7.4.2 信号总体设计原则263

7.4.3 信号网络系统263

7.4.4 列控系统266

7.4.5 联锁系统276

7.4.6 调度集中系统(CTC)279

7.4.7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280

7.4.8 信号综合供电系统280

7.4.9 系统防雷及接地281

7.5 四电集成281

7.5.1 四电系统集成总体方案281

7.5.2 四电系统优化设计282

第8章 信息系统及防灾系统285

8.1 信息系统285

8.1.1 信息系统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285

8.1.2 车站票务系统286

8.1.3 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287

8.1.4 动车段所管理信息系统288

8.1.5 其他信息系统289

8.2 防灾系统设计290

8.2.1 防灾系统工程概况290

8.2.2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290

第9章 动车组设备及综合维修293

9.1 动车组运用及维修设备293

9.1.1 动车组选型293

9.1.2 动车组交路296

9.1.3 动车组运用维修设施296

9.1.4 武汉动车段298

9.1.5 广州动车段301

9.1.6 长沙动车运用所303

9.2 综合检测与维修304

9.2.1 维修体系304

9.2.2 维修机构设置305

9.2.3 维修设施设计307

9.2.4 综合检测与综合维修310

第10章 房屋建筑313

10.1 房屋建筑概况313

10.1.1 建筑总规模313

10.1.2 客站概况314

10.2 客站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316

10.2.1 客站主要设计原则316

10.2.2 站房的主要技术标准317

10.3 武汉站设计318

10.3.1 概况318

10.3.2 站区规划319

10.3.3 功能布局319

10.3.4 建筑造型321

10.4 广州南站321

10.4.1 概况321

10.4.2 站区规划322

10.4.3 功能布局323

10.4.4 建筑造型324

10.5 长沙南站324

10.5.1 概况324

10.5.2 功能布局325

10.5.3 建筑造型326

10.6 衡阳东站326

10.6.1 概况326

10.6.2 功能布局326

10.6.3 建筑造型327

10.7 其他客站设计328

10.8 暖通空调卫生设备333

10.8.1 主要设计原则333

10.8.2 设计说明333

10.9 给水排水334

10.9.1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334

10.9.2 设计标准与设计原则334

10.9.3 给水设计335

10.9.4 污水处理设计336

10.9.5 特殊隧道排水337

第11章 环境保护339

11.1 声环境影响预测339

11.1.1 声环境影响预测339

11.1.2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340

11.2 噪声治理工程设计340

11.2.1 噪声防治措施比选340

11.2.2 噪声治理原则340

11.2.3 噪声防治措施总汇341

11.3 噪声治理效果342

11.3.1 噪声动态检测情况342

11.3.2 环保验收声环境影响意见344

11.3.3 噪声防治经验与教训344

第12章 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345

12.1 施工组织方案345

12.1.1 工期目标研究345

12.1.2 施工组织进度计划346

12.2 主要大临设施347

12.3 控制性工程简介348

12.3.1 控制性工程概况348

12.3.2 重点控制性工程349

12.4 概预算350

第13章 经济评价351

13.1 评价基础资料351

13.1.1 评价依据及范围351

13.1.2 基础资料351

13.1.3 基本参数352

13.2 财务评价352

13.2.1 财务评价指标352

13.2.2 财务分析及结论353

13.3 国民经济评价353

13.3.1 评价原则和方法353

13.3.2 评价的主要价格换算系数及社会折现率354

13.3.3 费用分析354

13.3.4 效益分析354

13.3.5 主要评价指标计算356

13.3.6 敏感性计算分析356

13.3.7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356

13.4 综合评价357

第14章 项目建设及运营初步成效358

14.1 项目建设简况358

14.1.1 开工日期358

14.1.2 关键工程节点工期358

14.1.3 联调联试及试运行359

14.2 武广运营初步成效359

14.2.1 运营初期运量359

结束语363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