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动词认知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动词认知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1916406.jpg)
- 张国宪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100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动词-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动词认知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韵律与功能的互动1
第一章 动作动词的音节与句法成分1
1.引言1
2.句法功能差异考察2
3.句法功能差异10
第二章 动作动词的音节与搭配功能11
1.引言11
2.动作动词对名词的选择限制11
3.动作动词对动词的选择限制18
4.动作动词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19
5.动作动词对量词的选择限制22
6.余言23
第三章 动作动词的音节与语用功能24
1.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在语体上的语用功能差异24
2.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在句类上的语用功能差异26
3.单双音节动作动词与使用者的关系27
第四章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29
1.引言29
2.句法功能差异29
3.组合功能差异32
4.余论35
第五章 “V单”短语与“N双”短语探异37
1.引言37
2.“V单”短语与“V双”短语内部结构差异37
3.“V单”短语与“V双”短语外部功能差异43
4.“V单”短语与“V双”短语语义差异44
5.余言47
第六章 “V双+N双”短语的理解因素48
1.引言48
2.与名词有关的因素50
3.与动词有关的因素58
4.结构的节律62
5.结语64
第七章 双音节动词功能增殖探源65
1.引言65
2.音节动词的功能增殖与双音化65
3.双音节动词的功能增殖与内部构成方式67
4.双音节动词的功能增殖与使用频率69
5.双音节动词的功能增殖与语义71
6.双音节动词发展展望73
第八章 韵律引发词汇化的个案分析74
1.事实观察74
2.对语言事实的解释75
3.“很”的演化79
4.“很”的进一步语法化及其表征81
5.词汇化的诱因和“很”的语法定性85
第二编 动词配价的理论和实践89
第九章 有关汉语配价的几个理论问题89
1.配价的性质89
2.配价的确定91
3.配价的类别96
4.配价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的关系97
第十章 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99
1.三价索取动词及其特点99
2.三价索取动词的句法选择102
3.三价索取动词对语义的选择110
第十一章 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114
1.三价形容词的确定及其特性114
2.与补足语的组配116
3.句式对价载体和语义角色的制约117
4.配价方法上的反思120
第三编 词语和构式的语法化123
第十二章 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123
1.引言123
2.“了”再语法化的演化路径125
3.“了”再语法化的后果135
第十三章 “不然”的主观化阶度及其功能地位146
1.引言146
2.“不然”的语法化及其主观化历程147
3.“不然”的主观化阶度定位及其功能地位153
第十四章 双宾语结构式的语法化渠道与“元”句式语义161
1.引言161
2.问题的提出和基本的假设161
3.双及物结构的句法实现及其动词语义限制165
4.“给予”义双及物句法结构式的语法化渠道173
5.南方方言对嬗变轨迹的证明180
6.双宾语结构式的“元”句式语义183
第四编 句法位置的语义研究186
第十五章 句法位置对同现关系的制约186
1.以句子为坐标的同现关系研究186
2.句位对句法同现的制约187
3.位置对语义同现的制约190
4.余论192
第十六章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194
1.问题的提出194
2.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条件分析195
3.夺事的句位走向与距离象似动因200
4.双宾结构的句式意义203
第十七章 典型补语的非可控句位义209
1.问题的提出209
2.典型补语的基本句位义210
3.结果补语的非可控句位义及其语义行为212
4.余论224
第十八章 黏合式动补结构中结果补语的客观义和已然义226
1.引言226
2.客观义228
3.已然义238
4.结语240
第五编 汉语的标记现象242
第十九章 “的”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242
1.引言242
2.三种性质不同的“的”243
3.“的1”的句法功能244
4.“的2”的语义功能248
5.“的3”的语用功能252
6.余论257
第二十章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258
1.引言258
2.语法上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259
3.语义上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261
参考文献269
后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