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兽医真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兽医真菌学
  • 汪昭贤主编 著
  • 出版社: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2056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兽医真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兽医真菌3

第一章 真菌学概论3

第一节 真菌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上的地位3

第二节 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4

第三节 真菌的生理——影响真菌生长和繁殖的因素13

第四节 真菌的分类及命名15

第五节 兽医真菌学研究简史16

第二章 病原真菌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二节 皮肤癣菌31

一、毛癣菌属(Trichophyton)31

二、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40

三、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47

第三节 皮下感染真菌48

一、嗜皮菌属(Dermatophilus)48

二、着色真菌属(Fonsecaea)49

三、鼻孢子菌属(Rhinospordium)51

四、孢子丝菌属(Sporotrichum)52

五、蛙粪霉属(Basidiobolus)53

六、放线菌属(Actinomyces)54

七、诺卡氏菌属(Nocardia)57

八、链霉菌属(Streptomyces)60

第四节 全身感染性真菌64

一、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64

二、芽生菌属(Blastomyces)68

三、球孢子菌属(Coccidiodes)71

第五节 条件性病原真菌73

一、隐球酵母菌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73

二、假丝酵母属(念珠菌属)(Candida)75

三、犁头霉属(Absidia)83

四、毛霉属(Mucor)86

五、根毛霉属(Rhizomucor)89

六、根霉属(Rhizopus)91

七、被孢霉属(Mortierella)94

八、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95

九、红酵母属(Rhodotorula)96

十、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97

第三章 产毒素真菌99

第一节 曲霉属(Aspergillus)99

一、曲霉属的分类地位99

二、属的特征99

三、曲霉属的鉴定方法100

四、曲霉属的命名102

五、种群概念102

六、曲霉属“种群”鉴定103

七、曲霉属主要产毒菌的形态120

第二节 青霉属(Penicillium)138

一、青霉属的分类地位138

二、属的特征138

三、青霉属的鉴定方法139

四、青霉属的分类142

五、青霉属主要产毒菌的形态147

第三节 镰刀菌属(Fusarium)180

一、镰刀菌属的基本形态182

二、镰刀菌的命名法187

三、镰刀菌的分类系统191

四、镰刀菌产毒菌种类和形态242

第四节 其他产毒真菌265

一、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265

二、长喙壳属(Ceratocystis)266

三、毛壳菌属(Chaetomium)267

四、芽枝霉属(Cladosporium)269

五、麦角属(Claviceps)270

六、附球霉属(Epicoccum)271

七、蠕孢霉属(Helminthosporium)272

八、漆斑菌属(Myrothecium)273

九、节卵孢霉属(Oospara)274

十、拟青霉属(Paecilomyces)274

十一、茎点霉属(Phoma)276

十二、丝核菌属(Rhizoctonia)276

十三、瘤孢霉属(Sepedonium)277

十四、葡萄穗霉属(Stachybotnys)278

十五、木霉属(Trichderma)280

十六、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281

十七、轮枝孢霉属(Verticillium)282

十八、白僵菌属(Beanveria)283

十九、弯孢霉属(Curvularia)284

二十、帚霉属(Scopulariopsis)285

二十一、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286

二十二、地霉属(Geotrichum)287

二十三、拟黑粉霉属(Ustilaginoidea)289

二十四、腥黑粉菌属(Tilletia)290

二十五、黑粉菌属(Ustilago)291

二十六、柄锈菌属(Puccinia)292

参考文献295

第二篇 饲料真菌、真菌毒素的污染及防制349

第四章 饲料中真菌的污染349

第一节 常用饲草、饲料真菌区系349

一、饲料真菌名录349

二、常用饲草、饲料的真菌区系352

第二节 饲草、饲料真菌带菌量及检出率354

一、饲草、饲料中真菌的带菌量354

二、各类饲料中真菌检出率355

第三节 饲料真菌的地理分布364

一、饲料真菌的地理分布特点364

二、气候变化对真菌生长繁殖的影响365

第五章 饲料中的真菌毒素368

第一节 饲料产毒真菌名录368

第二节 致癌性真菌378

第三节 饲料中真菌毒素种类、性状380

一、黄曲霉毒素(Aflatoxin)380

二、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382

三、多色曲霉素类(Versicolorin Group)383

四、赭曲霉素类(Ochratoxins)383

五、单端孢霉烯类毒素(Trichothecenes)384

六、松孢菌素类(Cytochalasins)392

七、红青霉毒素类(Rubratoxin)394

八、震颤原毒素类(Tvemorgen)395

九、内酯毒素(Toxinctactones)399

十、娄地青霉素类(Roquefortines)400

十一、Epipolythiopiperazin 3.6-diones401

十二、交链孢霉素类(Alternaria toxins)402

十三、裸麦酸(Secalonle Acids)403

十四、畸形素(Malformins)404

十五、岛青霉素类(Penicilliumis landicum toxins)405

十六、甘薯毒素(Sweet Potato toxin)406

十七、绿毛霉醇类(Viridiol)407

十八、曲霉菌毒素(Aspergillus toxins)407

十九、青霉菌毒素类(Penicillium toxins)410

二十、镰刀菌毒素类(Fusarium toxin)413

二十一、麦角生物碱(Ergotalkaloids)416

二十二、羽扇豆毒素(Lupinosis)417

二十三、豆类丝核菌素(Slaframine)417

二十四、3-硝基丙酸(3-NPA)417

二十五、毒蕈(Fungi)418

二十六、毒树枝状菌毒素(Dendrodochium toxicum)421

二十七、玉米穗乾腐病毒素(Diplodia toxin)422

二十八、三苯素(Tevphenyllin)422

二十九、黄子囊素(Xanthoascin)422

三十、孢子镰刀菌素(Sporofusariogenin)423

三十一、黄西林-X(Xanthocillin-X)423

三十二、山扁豆酸(Endocrocin)423

三十三、节卵孢霉毒素类(Oospora toxins)424

三十四、玫红毒素B(Roseotoxin B)425

三十五、芽枝霉素(Cladosporin)425

三十六、其他真菌毒素425

第六章 防霉与去毒427

第一节 引起饲料霉变的因素427

一、真菌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性427

二、真菌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性429

第二节 饲料贮藏中霉变及品质变化430

第三节 防霉技术430

一、相对湿度与水分430

二、温度431

三、氧气432

四、霉菌432

第四节 真菌毒素去毒技术439

一、物理法440

二、化学法443

三、生物降解法446

参考文献447

第三篇 动物真菌病453

第七章 概述453

第八章 皮肤癣菌病458

第九章 皮下真菌病464

第一节 嗜皮菌病464

第二节 着色真菌病474

第三节 鼻孢子菌病475

第四节 孢子丝菌病476

第五节 虫霉菌病478

第六节 足分支菌病479

第七节 放线菌病481

第十章 全身性真菌病484

第一节 流行性淋巴管炎484

第二节 非洲组织孢浆菌病489

第三节 组织孢浆菌病489

第四节 芽生菌病491

第五节 巴西芽生菌病492

第六节 球孢子菌病492

第十一章 条件性真菌病494

第一节 念珠菌病494

第二节 无名假丝酵母菌病498

第三节 隐球菌病499

第四节 毛霉菌病505

第五节 曲霉菌病513

第六节 其他条件性真菌病530

一、非播散性霉菌病(Adiaspiromycosis)530

二、金担子菌病(Aurecqasidiomycosis)530

三、头孢子菌病(cephaloriomycosis)530

四、镰刀菌病(Fusariomycosis)530

五、地丝菌病(Geotrichosis)530

六、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531

七、褐藻丝状菌病(Bhaeohydhomyuisis)531

八、红酵母菌病(Rhodotorulosis)531

九、帚霉菌病(Scopulariopsosis)531

十、球拟酵母菌病(Torulopsosis)531

参考文献532

第四篇 动物真菌中毒病559

第十二章 概述559

第十三章 黄曲霉毒素中毒561

第十四章 杂色曲霉毒素中毒568

第十五章 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毒素中毒572

第十六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577

第一节 T-2毒素中毒578

第二节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584

第三节 藨草镰刀菌醇中毒585

第四节 雪腐镰刀菌烯醇类毒素中毒586

第五节 葡萄状穗霉毒素中毒588

第十七章 红青霉毒素中毒591

第十八章 震颤源毒素中毒593

第一节 烟曲霉震颤素中毒593

第二节 青霉震颤素中毒594

第三节 雀稗性蹒跚594

第十九章 内酯毒素中毒596

第一节 展青霉素中毒596

第二节 青霉酸中毒601

第二十章 葚孢霉素中毒603

第二十一章 交链孢霉素中毒605

第二十二章 黑斑病甘薯毒素中毒608

第二十三章 岛青霉毒素中毒611

第一节 岛青霉黄变米中毒611

第二节 黄绿青霉黄变米中毒612

第三节 桔青霉黄变米中毒613

第二十四章 镰刀菌毒素中毒614

第一节 串珠镰刀菌毒素中毒614

第二节 丁烯酸内酯中毒620

第三节 赤霉烯酮中毒623

第二十五章 麦角生物碱中毒630

第二十六章 流涎胺中毒636

第二十七章 羽扇豆毒素中毒637

第二十八章 松孢菌素类中毒638

第二十九章 3-硝基丙酸中毒640

第三十章 毒蕈中毒(毒蘑菇)643

第一节 肝损害型毒蘑菇643

第二节 神经精神型毒蘑菇644

第三节 胃肠炎型毒蘑菇645

第四节 溶血型毒蘑菇645

第五节 诊断与治疗646

第六节 预防647

第三十一章 其他真菌毒素中毒649

第一节 毒树枝状菌毒病649

第二节 黑穗病菌和腥黑穗病菌中毒650

第三节 锈病菌中毒651

第四节 稻曲菌中毒652

参考文献653

第五篇 真菌与真菌毒素检测技术677

第三十二章 病原真菌检验技术677

第一节 常规检查677

一、采集标本677

二、直接检查677

三、培养检查678

四、动物接种683

五、病理组织学检查684

六、滤过紫外线检查685

第二节 特殊检查685

一、染色检查685

二、生化试验686

三、药敏试验687

四、营养试验688

五、免疫试验(皮肤试验)689

六、毛发穿孔试验690

七、菌落切片检查691

第三十三章 饲料真菌检验技术692

第一节 饲料的选择与寄送692

一、禾秸、干草等样品的选取692

二、谷物及配合饲料的选取692

三、青贮饲料的选取692

四、生长中草本植物的选取692

第二节 饲料感观分析692

一、禾秸、干草等粗饲料693

二、谷类(大麦、燕麦、小麦及其他)693

三、粉状饲料693

第三节 饲料的显微镜检查693

一、样品的直接检查693

二、培养真菌的显微镜检查694

第四节 真菌的分离培养694

一、试验器皿的准备694

二、分离和纯化真菌的方法695

三、各类样品真菌分离培养方法698

四、分离培养结果判断700

第五节 真菌鉴定方法701

一、肉眼和低倍镜下观察形态和特征702

二、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或子实体结构与形态703

第六节 饲料真菌带菌量卫生标准704

第三十四章 真菌染色与培养基制备705

第一节 真菌染色705

一、涂片的制备705

二、染色剂与染色方法706

第二节 常用培养基制备710

一、培养基的类型711

二、制备培养基的注意事项711

三、常用真菌培养基的制备712

第三十五章 饲料真菌毒素检测技术727

第一节 生物检测法727

一、真菌抑制法727

二、豌豆发芽抑制法728

三、鸽子呕吐试验728

四、动物皮肤试验729

五、小白鼠的毒性试验730

六、小白鼠、大白鼠子宫增重试验731

七、抑制鸡胚孵化731

八、幼虾毒性试验732

九、雏鸭灌胃试验法732

十、黄曲霉毒素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抑制试验733

十一、其他方法734

第二节 物理化学检测法734

一、微柱筛选法735

二、薄层色谱法(TLC)736

三、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773

四、其他化学检测法778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法780

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780

二、放射免疫(RLA)检测法787

三、单克隆(McAb)技术789

第四节 饲料中真菌毒素限量793

一、黄曲霉毒素793

二、赭曲霉毒素A796

三、T-2毒素797

四、展青霉素797

五、粮食中麦角的限量标准797

参考文献799

附录805

附录Ⅰ 抗真菌药物805

附录Ⅱ 名词解释810

附录Ⅲ 中、英文词汇表815

热门推荐